趙坤的落網如同捅了馬蜂窩。儘管警方行動迅速,消息封鎖嚴密,但犯罪團夥顯然通過某種內部預警機製或趙坤失聯本身,敏銳地察覺到了危險。他們意識到,“小卉”不僅沒有屈服,反而可能已經與警方合作。
沉寂了不到半天,一場針對小卉的、更加惡毒和瘋狂的反撲,如同潰堤的濁浪,洶湧而來。
首先是小卉本人的社交賬號。她的微信、qq突然湧入大量陌生人的好友申請和辱罵消息,各種不堪入目的詞彙和人身攻擊充斥著她的收件箱。緊接著,在一些匿名的校園論壇、本地的八卦貼吧裡,開始出現大量關於“東海理工某姓女生”的帖子。
帖子的內容極具煽動性和誤導性:
「八一八那個借了裸貸還裝清純的姓學姐!」
「現在的女大學生真是又當又立,借錢買包包的時候不想想後果?」
「拜金女活該!自己愛慕虛榮欠了債,還有臉報警?」
「據說照片很勁爆哦,有沒有兄弟眾籌一波,把照片買出來共享?」
這些帖子刻意隱去了小卉的全名,但院係、年級等細節卻模糊地指向她,足以讓認識她的人對號入座。帖子下麵,水軍帶節奏,不明真相的網友跟風辱罵,偶爾有微弱的聲音為其辯解,也迅速被淹沒在汙言穢語之中。
更可怕的是,有人將小卉被模糊處理、但依稀能辨認出輪廓和宿舍背景的不雅照的局部如下巴、手臂等)和馬賽克極薄的版本,開始在一些境外色情網站和加密聊天群內傳播、叫賣!並附上了小卉真實的姓名、學校和專業!
“他們怎麼敢!他們這是要徹底毀了小卉!”林曉看著老周監控到的網絡輿情報告,氣得渾身發抖,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這種利用輿論進行公開處刑的方式,比直接的威脅更殘忍,它旨在徹底摧毀一個女孩的社會人格和生存空間。她幾乎能想象到小卉此刻正麵臨著怎樣的地獄。
蘇晴第一時間聯係小卉,發現她的手機已經關機,微信和qq也全部處於離線狀態。
“不好!小卉可能崩潰了!”蘇晴臉色煞白。
“聯係她室友!立刻!確認她的人身安全!”餘年當機立斷,同時聯係王警官,“王隊,對方在進行瘋狂的輿論報複和隱私泄露,受害者情緒可能極端不穩定,請求立刻派女警和心理輔導員介入,確保其絕對安全!”
幸運的是,警方和校方反應迅速。當蘇晴通過校方聯係到小卉的輔導員和室友時,她們已經在宿舍找到了蜷縮在床角、目光呆滯、不言不語的小卉,她的手機被扔在地上,屏幕碎裂——那是在看到網絡上的滔天惡意後,她絕望地砸壞的。
她被立即送往學校心理谘詢中心,由專人進行保護和心理疏導。但網絡上的濁浪,已然形成。
“我們必須反擊!”林曉擦掉眼淚,眼神變得堅定而銳利,“不能讓他們這樣肆意汙蔑!我們可以發聲明,澄清事實,揭露他們的陰謀!”
“沒那麼簡單。”餘年搖頭,語氣凝重,“在這種輿論漩渦裡,單純的辟謠效果有限,甚至會引發更激烈的反彈。人們往往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拜金女’、‘活該’這種標簽,很容易迎合某些人的陰暗心理。我們現在下場辟謠,很可能被對方引導成‘洗地’、‘公關’,反而坐實了他們的部分指控。”
“那怎麼辦?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小卉被他們這樣毀掉嗎?”林曉不甘心地問。
“當然不。”餘年目光冷靜,大腦飛速運轉,“輿論戰,我們不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他們想把水攪渾,把焦點轉移到對受害者的道德審判上,我們就要把焦點拉回到犯罪本身!”
他迅速部署:
“蘇晴,你以記者身份,聯係幾家靠譜的、有公信力的媒體,不是去辟謠小卉的個人情況,而是從宏觀角度,撰寫深度報道,揭露‘裸貸’產業鏈的運作模式、其巨大的社會危害性,特彆是他們如何利用輿論脅迫受害者、逃避法律打擊的新手段。要將這件事,定性為有組織犯罪對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挑戰,而不是一個孤立的女大學生的‘私德’問題!”
“老周,固定所有網絡誹謗、侵犯隱私的證據,追溯發帖源頭和水軍ip,這些都將成為未來指控他們誹謗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有力證據。同時,嘗試技術手段,儘可能屏蔽、舉報那些傳播最廣、影響最惡劣的帖子和圖片。”
“林曉,你協助蘇晴整理法律依據,重點研究關於網絡暴力、誹謗、侵犯隱私權的相關法條和判例,以及如何為受害者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我們要讓外界看到,法律是站在受害者這一邊的!”
“那我們呢?我們能為小卉做什麼?”林曉追問,她渴望能直接為那個正在承受痛苦的女孩做點什麼。
“我們正在做。”餘年看著她,眼神深邃,“徹查此案,將每一個參與其中的罪犯繩之以法,徹底鏟除這個毒瘤,就是對小卉,以及所有像她一樣的受害者,最好的支持和保護。讓正義得到伸張,讓罪惡受到懲罰,這才是能真正洗刷汙名、撫平創傷的方式。”
他頓了頓,補充道:“同時,通過官方渠道,向校方和警方建議,對此類針對受害者的網絡暴力行為進行嚴厲的法律追究,抓幾個典型,以儆效尤。要讓那些人知道,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他們的每一次點擊和辱罵,都可能帶來法律的代價。”
濁浪滔天,試圖淹沒個體的聲音。但餘年知道,越是如此,越不能自亂陣腳。他必須用更強大的事實、更堅定的法律意誌,在這片汙濁的輿論泥潭中,開辟出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這不僅是為了小卉,更是為了對抗這種試圖用輿論殺人於無形的卑劣手段。
風暴已然升級,從暗處的敲詐勒索,轉向了明處的輿論絞殺。這場戰鬥,關乎一個人的清白,更關乎正義能否在喧囂中依然發出它應有的聲音。
喜歡明暗法則請大家收藏:()明暗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