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聳肩:
“上麵的人隻關心成本,質量過得去就行。”
李振宇沒有說話,但眼中閃過一絲不認同。
他挽起袖子,主動幫助工人搬運砂石,一邊乾一邊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和困難。
中午時分,工人們聚在一起吃盒飯。
李振宇也領了一份,自然地坐在工人們中間。
“李會長,您怎麼在這吃飯?”
一個管理人員急忙跑來:“項目部準備了午餐...”
李振宇擺手打斷他:“這裡就很好,我想和兄弟們多聊聊。”
工人們驚訝地得知這個與他們一起乾活的年輕人竟然是一家公司的會長,頓時拘謹起來。
李振宇擺擺手:“緊張什麼,我這次是來學習的。”
他打開盒飯,邊吃邊問:“大家覺得工地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一陣沉默後,一個大膽的年輕工人開口:
“安全問題!上麵天天喊安全第一,但連基本的安全裝備都不配齊。”
另一個接話:“還有工期安排太緊,老是趕工,容易出事。”
工人們你一言我一語,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李振宇認真聽著,不時點頭,在筆記本上記錄。
下午,李振宇來到模板安裝區。
他注意到工人們正在費力地搬運和安裝木模板,效率很低。
“為什麼不用鋁合金模板?”
他問現場工程師:“雖然初期投入大,但可以重複使用,長期來看更劃算。”
工程師有點驚訝地看著他,豎了一個大拇指:“行家呀?我們也提過建議,但上麵說成本太高。”
李振宇幫助工人安裝模板時,一個老木工看他動作生疏,忍不住指點:
“小夥子,手要這樣放,力氣用得少,還固定得牢。”
李振宇虛心接受指導,反複練習了幾次,直到老木工點頭認可:
“學得挺快嘛!”
鄭秀妍在項目部辦公室處理完文件,忍不住來到工地尋找李振宇。
她驚訝地發現他正在腳手架旁與工人們一起搬運材料,滿身灰塵,卻笑得十分暢快。
“李會長,您怎麼...”鄭秀妍哭笑不得。
李振宇抹了把汗:“鄭小姐來得正好。我剛才發現幾個問題,想跟你聊聊。”
他領著鄭秀妍走到一邊,認真地說:
“第一,材料配送不及時,經常導致停工待料。第二,施工工藝落後,比如混凝土配比還是人工測量。第三,安全投入不足,工人缺乏必要防護裝備。”
鄭秀妍驚訝地記錄著:
“這些確實是我們麵臨的問題。但改進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短期投入換來長期效益。”
李振宇堅定地說:
“比如鋁合金模板,雖然初期成本高,但能重複使用上百次,實際成本比木模板低得多。又比如自動配比係統,能提高混凝土質量,減少返工風險。”
他指著遠處的工人:
“最重要的是,改善工作條件和安全裝備,能提高工人積極性,減少事故。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鄭秀妍若有所思:
“但父親和董事會更關注短期財務報表...”
“這就是問題所在。”
李振宇一針見血指出:“大企業往往被短期業績束縛,不敢做長期投入。而我們這些創業者,反而能夠放眼長遠。”
這時,那個老木工走過來,拍拍李振宇的肩膀:
喜歡從赤貧到半島財閥請大家收藏:()從赤貧到半島財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