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盛總部會議室內,李振宇與七大供應商相對而坐。
氣氛不再像往日那般劍拔弩張,但仍透著幾分微妙與試探。
“各位會長能夠做出明智選擇,我很欣慰。”
李振宇開門見山,將一份合作協議推到會議桌中央:
“這是強盛聯盟的合作條款,請各位過目。”
金成煥率先拿起文件仔細閱讀,眉頭漸漸皺起:
“李會長,這第三條要求我們每家分出30的生產線設備,第五條要求共享倉庫基地...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樸社長也立即附和:
“是啊!這不等於把我們的命脈都交出來了嗎?”
李振宇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走到懸掛的漢城地圖前:
“各位,請問你們單獨作戰時,誰能接下現代建設那種規模的項目?”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
“我要求各位分出部分產線和設備,不是為了吞並你們,而是為了整合資源。”
李振宇指向地圖上的幾個點:
“我們將在這裡建立三個大型物流樞紐,集中存放原材料,統一調度。這樣不僅能降低倉儲成本,還能提高配送效率。”
李炳哲疑惑地問:
“那我們的獨立性...”
“品牌獨立,運營整合。”
李振宇斬釘截鐵:
“你們保留自己的品牌和客戶關係,但生產計劃和物流調度由聯盟統一管理。這樣既能保持各位的獨立性,又能發揮規模效應。”
金成煥若有所思:“具體能帶來什麼好處?”
“第一,成本降低30以上。”李振宇列出數據,“集中采購原料,集中倉儲物流,集中調度運輸,每個環節都能省錢。”
“第二,訂單量翻倍。”他繼續道:
“現代建設已經承諾,隻要聯盟建成,所有項目優先采用我們的服務。而且因為規模效應,我們可以接下以前接不了的大項目。”
“第三”李振宇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各位將從殘酷的價格戰中解脫出來。聯盟將製定統一的價格標準,避免惡性競爭。”
樸社長仍然猶豫:
“但是分出30的設備...”
“這些設備不是白要。”
李振宇解釋道:
“聯盟將按評估價租賃這些設備,各位每年都能獲得穩定的租賃收入。同時,這些設備產生的利潤,還會按比例分紅。”
他走到窗前,指著樓下川流不息的卡車:
“想象一下,當漢城所有的建築工地上,跑的都是我們聯盟的卡車;所有的工地用的都是我們聯盟的材料。那是什麼概念?”
金成煥眼中閃過精光:
“李會長是說...”
“沒錯!”
李振宇轉身,目光炯炯:
“我們要做漢城建築供應鏈的規則製定者!而各位,將是這個規則的共同製定者!”
他拋出最後一個誘惑:
“聯盟隻收取10的管理費,用於運營成本和繼續擴張。剩下的利潤,全部按各位的貢獻度分配。”
這個條件讓所有供應商都動容了。
10的管理費遠低於市場水平,而聯盟帶來的規模效應確實誘人。
李炳哲第一個表態:
“我同意!這筆賬算得過來!”
其他供應商也紛紛附和。
隻有金成煥還在做最後的掙紮:
“李會長,能不能少分一些設備?25如何?”
李振宇堅定地搖頭:
“30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最低要求。再少就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聯盟就失去了意義。”
他緩和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