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聯盟的光鮮外殼下,裂痕依舊清晰可見。
儘管宋在浩爭取到了司機薪資的上調,暫時平息了一部分不滿,但深層次的管理混亂和信任危機並未解除。
趙敏俊撥付的資金如同潑進沙漠的水,消耗速度驚人。
麵對困局,宋在浩這個在韓進被埋沒了二十年的老將,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務實精神。
他深知,坐在華辦公室裡聽彙報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深入一線。
他連續幾天泡在混亂的調度中心,親自坐在調度員旁邊,聽著他們手忙腳亂地接電話、對路線、派車輛。
他發現係統落後、信息不互通是效率低下的根源。
他沒有李振宇那套超前的智能調度係統,隻能憑借自己二十多年的經驗。
硬是手工繪製出幾條核心乾線的最佳路徑圖,強製要求調度員優先按此派單,暫時減少了空駛率和路線錯誤。
年輕調度員:
“社長,仁川這批貨客戶要求中午前到,但現在隻有一輛半掛車空著,裝不滿虧本啊!”
宋在浩指著手工路線圖:
“把這批貨和這批發往水原的散貨拚到一起!走我畫的這條二號乾線,先在仁川裝一部分。
再到水原卸一部分同時裝上新貨,最後去目的地。
雖然繞一點,但總比空跑強,立刻計算時間,跟客戶溝通。
就說為確保安全‘優化路徑’,稍晚兩小時到,運費打8折!”
調度員恍然大悟,連忙照辦。
宋在浩的辦法笨拙、效率遠不如強盛的智能係統,但卻是傳統模式下能想到的最優解。
同時宋在浩他脫下西裝,換上便服,親自跟車跑長途,與司機同吃同住。
在高速公路休息區,他買來燒酒和烤肉,和一群滿身油汙的司機圍坐在一起。
...
...
在休息區中
老司機抱怨:
“宋社長,您給的工資是高了,但這活兒乾得憋屈啊!車老是壞,路上沒個照應,心裡不踏實。
以前在強盛,車壞了打個電話,附近的加盟商或者救援隊很快就到。”
宋在浩給他倒滿酒,誠懇地說:
“老哥哥,你的話我記心裡了。車的問題,我在拚命解決,新訂的車很快就到。
救援體係,我現在沒法像強盛那樣全麵鋪開,但我向你保證。
隻要在路上出問題,打總部電話,我宋在浩就是砸鍋賣鐵。
也會立刻派人派錢來解決!絕不讓兄弟們困在路上!”
他當場寫下自己的私人電話號碼遞給幾個老師傅:
“有事,直接打給我!”
這番掏心窩子的話和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一些司機的尊重和信任,暫時穩定了軍心。
...
...
由於四海缺乏像建築聯盟那樣的穩定訂單源。
因為陸運是大哥的,趙敏俊不可能繞過大哥,讓自己的海運部門同其合作)
宋在浩並沒有在乎四海聯盟社長的麵子。
經常親自出馬,挨家拜訪那些被強盛“忽略”或者對價格極其敏感的中小企業。
小老板:
“宋社長,久仰久仰。
你們四海的價格確實比強盛低一點,但你們剛起步,時效和服務能保證嗎?
我這批貨可耽誤不起。”
宋在浩放下身段,語氣近乎懇切:
“金社長,我宋在浩在物流行業乾了二十多年,彆的不敢說,信譽和這張老臉還是值的。
您的貨,我親自盯著調度,全程跟蹤。
如果出現延誤或破損,我照價三倍賠償!
而且,如果您現在簽年度合約,我可以在現有低價上再給您9折。
隻求您給我們四海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憑借低價、個人信譽和近乎賭博的承諾,他艱難地撬來了一些訂單。
雖然利潤微薄,但至少讓車隊有貨可拉,維持著基本的運轉。
...
...
宋在浩在這幾個月裡,要不親自盯著調度,要麼就是去尋找訂單。
每天就住在辦公室,一有電話就立刻接起,每天大腦都時刻不停地運轉。
有時一天都吃不了一頓飯。
撒錢+宋在浩的玩命努力,竟然真的產生了一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