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韓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兼經濟企劃院長官金東兗一位以務實、注重效率和技術官僚出身著稱的政治家)。
在一次內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聽取了下屬關於物流行業近期激烈競爭的彙報。
當他看到關於強盛物流“聯盟”模式的分析報告。
以及韓國海運與之合作提升效率的評估數據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強盛物流,有點意思。”
金東兗推了推眼鏡,對身旁的官員說:
“這個強盛物流,有點意思。
你看,他們沒有像某些企業那樣,一味靠資本蠻力擴張,搞價格戰內耗。
而是通過模式創新,比如這個‘聯盟’共享信息和訂單。
和韓國海運的優勢互補,實實在在地提升了整個鏈條的效率。
尤其是他們專注於服務中小企業的定位,很有價值,這能有效激活經濟毛細血管的活力。”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對舊模式的不滿:
“相比之下,那種單純依靠體量壓製、甚至可能妨礙公平競爭的做法。
長遠來看,並不符合國家提升整體競爭力的戰略需求。”
幾天後,經濟企劃院公布了新一期“創新型中小企業重點扶持計劃”名單。
在眾多高科技、出口導向型企業的名字中,“強盛物流”赫然在列!
這一紙公文,如同一聲驚雷!
雖然扶持資金對韓進而言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義巨大!
這意味著強盛可以獲得低息貸款、稅收優惠、以及政府項目優先考慮等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雖然扶持金額對於韓進這樣的巨無霸來說不值一提,但政治象征意義卻極其重大。
這等於向整個商界宣告:政府欣賞並支持強盛這種創新型企業。
這無疑給那些還在觀望的潛在合作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
...
“老吳,你看到新聞了嗎?韓國海運都跟強盛合作了!”
“看到了!經濟企劃院也點名了!這風向變了啊!”
“媽的,在四海這鬼地方,老子快被榨乾了!
強盛那邊現在有國企背書,有政策支持,聽說回去的兄弟待遇還好!”
“可是……之前我們背叛過強盛,李振宇能容我們?”
“聽說他發了話,隻要誠心回歸,既往不咎!
但要是死跟著韓進……你看之前那幾個硬骨頭,是不是都被收拾了?”
“媽的,賭一把!
與其在這裡等死,不如回去搏個前程!”
一場無聲的“大逃亡”開始了。
原本在四海聯盟內忍氣吞聲的中小公司,開始成批地、或明或暗地脫離。
他們帶著車輛、司機、客戶資源和最重要的——運力網絡節點,重新投奔強盛。
麵對這些“回頭草”,李振宇展現了驚人的手腕。
他公開宣布:
“我李振宇以漢江發誓,凡是誠心回歸的兄弟,過去的事一筆勾銷。
強盛聯盟的大門永遠敞開,待遇一視同仁!”
這番表態,安定了回歸者之心。
但同時,對於那些在韓進打壓強盛最狠時跳得最高、甚至助紂為虐的少數死硬分子,李振宇的手段卻冷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