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義父是指……越南?”
“不錯。”
鄭周永目光銳利:
“胡誌明剛剛去世,北越內部權力更迭,黎筍上台,此人野心勃勃,且更加倚重蘇聯。
戰爭短期內看不到儘頭,但正因為戰亂,那裡才充滿了在正常秩序下難以想象的機遇。
現代集團早年承建美軍的一些工程,對此深有體會。”
這時,鄭秀妍輕聲插話,她的聲音清晰而冷靜,展現出與其甜美外表不符的戰略眼光:
“父親,振宇哥,我近期也關注過一些資料。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剛剛宣布成立了‘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正在急切尋求國際社會的承認和支持。
這意味著,除了傳統的戰爭物資,這個新生的‘政府’及其控製區,同樣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維持運轉的係統。
哪怕是戰時係統。
這裡麵,是否存在著一些……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撿漏’的機會?”
李振宇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抓住了秀妍話中的關鍵。
他快速梳理著思路,語速不禁加快:
“秀妍提醒得對!一個臨時政府要運作,無外乎幾個基礎:資金、物資、基礎設施,還有國際上的聲音。”
他看向鄭周永,眼神灼灼:
“義父,大規模的直接軍事訂單,可能已經被一些歐美的老牌公司或者國家行為體占據。
但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邊緣’但關鍵的領域切入。”
“哦?具體說說看。”
鄭周永饒有興致地鼓勵道,很欣賞眼前年輕人與女兒快速捕捉信息和分析的能力。
李振宇整理了一下思緒,條分縷析地闡述:
“第一,物流與運輸。
戰火摧殘,公路、港口必然受損嚴重。
無論是北方援助南方的物資,還是臨時政府控製區內的調配,都需要高效卻隱蔽的運輸通道。
我們強盛運輸,可以和現代集團的工程力量結合,不一定直接修主乾道,可以承接關鍵支線公路的快速修複、維護,甚至建立一套適應戰地條件的物流體係。
這比單純賣卡車更能綁定長期利益。”
鄭周永微微點頭:
“思路不錯。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這一點,我和美軍相關部門還有些關係可以動用。”
李振宇受到鼓舞,繼續道:
“第二,建材與快速營建。
持續的轟炸和戰鬥意味著不斷的破壞和重建。
不僅僅是軍事設施,還包括一些必要的行政據點、簡易醫院、倉庫等。
強盛建材可以生產成本低、易於快速搭建的預製構件。
如果我們能提供‘快速建設解決方案’,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臨時政府,都可能感興趣。
而且,這類項目往往不那麼引人注目,競爭相對小。”
鄭秀妍補充道,思路和李振宇緊密契合:
“而且,這類投資可以在戰爭期間就建立起關係和渠道。
一旦未來和平降臨,百廢待興,我們就是最早、最了解當地情況的建設者。
到時候,整個國家的重建,公路、港口、城市……那才是真正的盛宴。
父親當年把握住韓國戰後重建和美軍工程的機會,現代才得以崛起。
越南,或許就是下一個這樣的地方。”
鄭周永看著眼前這對年輕人,一唱一和,將一項看似冒險的議題分析得頭頭是道,甚至勾勒出未來的宏大藍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後繼有人”的欣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