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五年,秋意似霜,冷酷地侵蝕著成都城的每一寸肌膚。鉛灰色的雲層如同一口倒扣的巨鍋,沉甸甸地壓在城市上空,仿佛稍一用力,便能將這座城市碾為齏粉,無儘的壓抑與沉重,如同實質般在空氣中彌漫。
街頭彌漫著衰敗與惶然的氣息。行人腳步匆匆,神色中滿是驚惶與無奈。街邊的店鋪大多緊緊閉著門,門板上那褪色的春聯在秋風中瑟瑟發抖,似在追憶往昔的繁華。偶有幾家半掩著門的鋪子,從那縫隙中透出的昏黃光線,非但未能驅散陰霾,反而更添幾分死寂。冷風如厲鬼般呼嘯而過,卷起地上的殘葉與塵土,發出如泣如訴的悲號,仿佛在為這座飽經滄桑的城市吟唱著挽歌。
此時,全國抗日形勢已然嚴峻到了極點。東北三省早已淪陷,日寇的鐵蹄正瘋狂地向著華北地區肆虐,大片國土淪喪,無數同胞慘遭屠戮。淞滬會戰雖已打響,中國軍隊拚死抵抗,但日軍憑借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殘酷的戰術,步步緊逼。在這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深知,戰爭的風暴即將席卷全國,而川軍,也必將負起重大的使命。
劉湘悠悠轉醒,腦袋像是被千鈞重錘猛擊,劇痛如洶湧潮水般一波波襲來,往昔的記憶也如脫韁野馬般在腦海中肆意奔騰。他清晰地記得,自己在漢口萬國醫院那張冰冷的病榻上,滿心被壯誌未酬的憾恨填滿。那憾恨,恰似一座巍峨的高山,沉甸甸地壓在心頭。是對川軍出川抗日前途未卜的深深憂慮,是對國家山河破碎、家國命運如風中殘燭般飄搖的深切悲歎。
而此刻,熟悉的府邸景象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古樸畫卷,在他眼前徐徐鋪陳。那雕花床榻精致依舊,歲月在它身上留下的斑駁痕跡,宛如古老的詩篇,訴說著往昔的故事;那桌椅穩穩當當放置在原處,紋理間似乎藏著歲月的密碼,一切真實得仿若觸手可及的夢境。
劉湘心中猛地一震,驚意瞬間如電流般傳遍全身。但他畢竟久經沙場,在無數血雨腥風的洗禮中,曆練出了沉穩堅毅的性子。轉瞬之間,他強自鎮定下來,微微皺眉,眼神中透著思索的光芒,片刻後,心中已然明了):這想必是上天垂憐,賜予他重新來過的機會,讓他能有機會改寫川軍抗日的篇章,拯救家國於水火之中。
當下,劉湘猛地掀開被子,身形矯健如鷹隼般起身,聲若洪鐘般高呼:“來人呐!”那聲音,仿佛帶著破雲穿霧的磅礴力量,在房間中來回激蕩。侍從聽到召喚,不敢有絲毫耽擱,一路小跑,迅速進房,垂手侍立,神色恭敬,靜靜等待吩咐。
劉湘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侍從,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聲且堅定地說道:“速速傳令下去,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川中各路將領,就說吾有萬分緊急之事要與他們相商!”侍從從未見過這般精神矍鑠、氣勢非凡的劉湘,印象中的司令,一直被病體所困,顯得有些虛弱無力。今日這般模樣,著實讓他心中詫異不已。但軍令如山,他不敢多問半句,急忙躬身領命,轉身匆匆離去,腳步急切,仿佛帶著劉湘那刻不容緩的使命。
熱血昭昭,川康共赴國難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蜀地正值酷暑,熾熱的驕陽高懸天際,將四川大地炙烤得仿佛要燃燒起來。暑氣如濃稠的霧靄,彌漫在每一寸空間,然而,比這酷熱更為灼人的,是川康軍民心中那熊熊燃燒的愛國烈焰。
在成都的省府辦公室內,氣氛凝重而熱烈。劉湘身著戎裝,神色肅穆,端坐在主位之上。四周,川中諸將領齊聚一堂,他們的神情或嚴峻、或激昂,但無一例外,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劉湘緩緩起身,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將領,沉聲道:“諸位,如今倭寇猖獗,肆意踐踏我中華大地。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告急。如今,戰火已燃至全國,我中華正麵臨著生死存亡之秋。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那是日寇全麵侵華的開端,我同胞慘遭屠戮,山河破碎不堪。值此危急存亡之際,吾等身為川中將領,守土有責,救國亦有責!”
一位將領猛地一拍桌子,憤然道:“劉公所言極是!小鬼子欺人太甚,咱們川軍絕不能坐視不管!”其餘將領紛紛附和,一時間,室內義憤填膺之聲此起彼伏。
劉湘微微點頭,接著說道:“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便是商討我川軍出川抗戰之事。我意已決,川軍當整軍出征,奔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此言一出,眾人皆轟然響應:“願聽劉公調遣!”
劉湘神色凝重,繼續說道:“此去前線,路途遙遠,戰事艱難,吾等不僅要麵對裝備精良之敵,更要克服物資匱乏、補給艱難等重重困難。但吾堅信,我川軍將士素有忠義之心,定能不畏艱險,保家衛國。”
這時,一位年長的將領起身說道:“劉公,出川抗戰,我等萬死不辭。隻是,川軍出川,家中老小、地方防務,亦需妥善安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湘目光堅定地回應道:“此乃自然。地方防務,吾等會合理調配兵力,確保後方安穩。至於將士們的家屬,省府自會妥善照料,讓前方將士無後顧之憂。”
眾人又就出川的兵力部署、物資籌備等細節展開了深入討論,直至日落西山,方才定下大計。
會後,劉湘回到書房,獨自端坐在桌前。屋內安靜得隻能聽見他略顯沉重的呼吸聲。他的目光緊緊凝視著桌上早已備好的紙筆,眼神中滿是凝重與決絕。那空白的紙張,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一幅慘烈的畫卷,上麵浮現出前線將士們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廝殺的身影,浮現出淪陷區百姓們在日寇鐵蹄下流離失所、哀號痛哭的慘狀。他深知,自己即將在這紙上揮毫寫下的,絕非普通的文字,而是川康軍民抗戰的激昂誓言,是喚起千萬民眾奮起抗爭的嘹亮號角。
劉湘緩緩伸出手,握住毛筆,將筆尖飽蘸濃墨。那墨汁仿佛帶著他內心深處的沉痛與堅毅,隨著他手臂的揮動,筆鋒有力地落下,在紙上留下了力透紙背的字跡:“吾川康軍民同胞們:自倭寇無端尋釁,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我中華大地頓陷水深火熱之中,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國之尊嚴蕩然無存。值此民族存亡之秋,吾等皆肩負救亡圖存之重任,絕無退路可言。”每寫下一個字,他的神情便愈發堅毅,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他的腦海中如幻燈片般閃過川康大地的壯麗山川,那連綿起伏的山脈,奔騰不息的河流,是他自幼生長、深深眷戀的家鄉,如今卻正遭受著日寇無情的踐踏,這讓他的心中湧起無儘的悲憤。
寫完開篇,劉湘輕輕擱筆,緩緩起身,在屋內踱步。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四川那悠久的曆史長河之中。在歲月的漫漫征途裡,這片土地豪傑輩出,忠義之風代代傳承。古往今來,每當國家遭遇危難之際,先輩們總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扞衛著這片土地的尊嚴。“想我川康之地,自古以來,便豪傑輩出,忠義之風源遠流長。先輩們於國家危難之際,無不挺身而出,以熱血和生命扞衛家國尊嚴。今時今日,國難當頭,吾川康軍民豈會怯懦退縮?定當秉承先輩遺誌,為保衛吾國吾家,與日寇決一死戰!”他低聲自語,聲音雖不大,卻仿佛帶著千鈞之力。此刻,他仿佛能感受到先輩們的英靈正環繞在自己身旁,用期許的目光注視著他,給予他源源不斷的力量。
重新落座後,劉湘再次提起筆,繼續奮筆疾書:“此刻,戰端已開,前線戰事吃緊,吾川軍將士已紛紛請纓,背井離鄉,奔赴抗日前線。他們懷揣著對家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滿腔怒火,毫不畏懼地直麵日寇的槍林彈雨。他們深知,此去征程艱險,生死未卜,但卻毅然決然,隻為守護身後的萬千同胞,守護我們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他的眼前栩栩如生地浮現出那些年輕將士們的麵孔,他們帶著質樸的笑容,告彆年邁的父母、新婚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義無反顧地踏上那充滿未知的征途。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堅定和無畏,那是為了國家和民族不惜犧牲一切的決心。劉湘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同時也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些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一定要為他們在後方撐起一片穩固的天地。
“吾等雖身處後方,然責任同樣重大。川康乃抗戰之堅實大後方,是前線將士們的堅強後盾。吾軍民同胞務必團結一心,眾誌成城,為抗戰勝利竭儘全力。壯丁們,踴躍投身軍旅,加入保家衛國之行列,以熱血鑄就鋼鐵長城;工農商各界,堅守崗位,努力生產,保障物資供應,為前線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持;老弱婦孺,亦當做好後勤保障,穩定民心,為抗戰營造良好氛圍。”
劉湘深知,抗戰的勝利絕非僅僅依靠前線的浴血奮戰,後方的支持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希望每一個川康軍民都能深刻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無論身處何種崗位,無論年老年少,都能為抗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彙聚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
“吾川康大地,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吾軍民同胞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抗戰大業。無論男女老少,皆應各儘所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了抗戰勝利,為了子孫後代不再遭受日寇欺淩,哪怕傾儘所有,亦在所不惜。”劉湘堅信,川康軍民所蘊含的團結和力量是無窮無儘的。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兒女,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深厚的家國情懷。隻要大家齊心協力,緊密團結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戰勝日寇,守護住自己的家園和尊嚴。
“同時,吾等需時刻保持警惕,謹防日寇奸細混入,擾亂我後方秩序。對一切不利於抗戰之言行,堅決予以抵製。吾川康軍民,應時刻銘記國仇家恨,將對日寇的仇恨轉化為抗戰之動力,堅定抗戰必勝之信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湘深知,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抗戰道路上,不僅要麵對敵人殘酷的武力進攻,還要時刻防範敵人陰險的陰謀詭計。日寇妄圖從內部瓦解抗戰力量,因此,每一個川康軍民都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警惕,像守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守護好後方的穩定。他希望川康軍民能夠將國仇家恨深深銘刻在心中,將這份仇恨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堅定地相信抗戰必將取得勝利。
最後,劉湘用儘全身的力氣,寫下了那句擲地有聲、震撼人心的誓言:“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吾川康軍民,當抱定必死之決心,與日寇周旋到底。
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吾等皆要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吾堅信,隻要吾川康軍民團結一心,與全國同胞攜手並肩,定能驅逐日寇,還我山河,重鑄我中華之輝煌!讓吾等攜手共進,為抗戰勝利,為國家複興,為民族尊嚴,奮勇拚搏!願吾川康軍民之熱血,澆灌出勝利之花,綻放於中華大地!”寫完最後一個字,劉湘長舒一口氣,仿佛將自己的全部信念、力量和對未來的期望都傾注在了這封信中。
不久後,《告川康軍民書》如同一陣狂風,迅速傳遍了川康的每一個角落。在熱鬨繁華的成都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一位報童揮舞著手中的報紙,扯著嗓子大聲叫賣著:“號外!號外!劉湘將軍《告川康軍民書》!”那清脆響亮的聲音在街頭回蕩。
一位年輕力壯的壯丁原本正匆忙趕路,聽到報童的叫賣聲,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他走上前,掏出幾個銅板,買了一份報紙。展開報紙,他的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文字,越看眼中的光芒越亮,那是一種被點燃的激情與決心。他緊緊地握緊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喃喃自語道:“該是咱為國家出力的時候了!小鬼子,等著瞧!”
在偏遠寧靜的鄉村,午後的陽光慵懶地灑在大地上。村長站在村子中央的老槐樹下,手中拿著一份《告川康軍民書》,正在召集村民。村民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圍聚在老槐樹下。村長清了清嗓子,開始高聲宣讀起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拄著拐杖,站在人群中認真聆聽。
當聽到“為了抗戰勝利,為了子孫後代不再遭受日寇欺淩,哪怕傾儘所有,亦在所不惜”時,他的眼眶濕潤了,渾濁的眼中流下兩行熱淚。老者用顫抖的手擦了擦眼淚,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咱雖老了,乾不了重活,但家裡的糧食,都捐出去,不能讓前線的娃兒們餓著!咱川康人,絕不能眼睜睜看著國家被欺負!”周圍的村民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支持。
在機器轟鳴的工廠裡,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地工作著。廣播裡突然傳來了《告川康軍民書》的朗讀聲。工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靜靜地聆聽。一位年輕的女工,手中還握著工具,眼睛裡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她轉身對身邊的工友們說道:“咱們一定多生產,給前線的戰士們提供最好的裝備!讓他們狠狠地打小鬼子!”其他工友們紛紛響應,大家的眼神中都充滿了鬥誌,仿佛瞬間有了使不完的力氣。
整個川康大地,因這一紙文書,徹底沸騰了起來。無數壯丁懷著滿腔熱血,踴躍報名參軍。他們背著簡單的行囊,告彆熟悉的家鄉和親人,帶著對家鄉深深的眷戀和對敵人刻骨銘心的仇恨,邁著堅定的步伐踏上了抗日的征程。工人們日夜堅守在工廠裡,機器的轟鳴聲晝夜不停,他們加班加點地生產出一批又一批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為戰士們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農民們將自己辛勤勞作收獲的糧食無私地捐獻出來,那一顆顆飽滿的糧食,仿佛是他們對國家和戰士們最誠摯的心意。老弱婦孺們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為戰士們縫製棉衣,有的幫忙照顧傷員,有的組織募捐活動,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做好各種後勤保障。
劉湘站在窗前,靜靜地望著這片沸騰的土地。看著那一個個充滿激情和鬥誌的身影,他的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川康軍民已經被徹底喚醒,他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一段壯麗輝煌的抗戰篇章。他們將用熱血和生命,讓“川人不負國”的誓言,在曆史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成為激勵後人的不朽精神豐碑!
喜歡川魂重鑄抗日風雲錄請大家收藏:()川魂重鑄抗日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