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計劃照舊!”楊森猛地將電報拍在桌上,
我們沒有退路,必須趕在重炮抵達前,給日軍來一次沉重打擊,挫挫他們的銳氣。”眾人被楊森的氣勢所感染,眼中重燃鬥誌。
“通知下去,各部隊立刻按照計劃調整部署。同時,加強偵察,密切關注日軍動向,一有風吹草動,即刻彙報。”楊森迅速下達指令,參謀們領命後,匆匆走出指揮部,奔赴各自崗位。
楊森獨自站在地圖前,凝視著那紅藍交織的線條,仿佛看到了即將到來的殘酷戰鬥。他暗暗握緊拳頭,心中默默發誓:“南津關,定要守得固若金湯,絕不讓日軍踏入半步!”燭火閃爍間,他那堅毅的身影被映照得愈發高大。
指揮部內的空氣仿佛都被凝重的氣氛所凝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參謀的每一句話,都似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眾人的心坎之上。
那參謀神情嚴峻,麵色如鐵,話語雖沉穩卻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悲壯:“總司令,日軍那威力驚人的重炮若至,我軍防線所承受的壓力必將成倍劇增,南津關恐將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與其坐以待斃,被動挨打,倒不如主動出擊,拚死一搏,想法子敲掉他們的重炮,方有一線生機。”他目光如炬,堅定地環視著眾人,緩緩道:
“咱們可兵分兩路,一路按原計劃行事,佯裝示弱,故意露出破綻,誘使日軍上鉤,吸引其主力部隊的注意力;另一路則趁夜黑風高之時,如鬼魅般悄然摸進日軍後方,出其不意,端掉他們的重炮部隊。
隻是……日軍前線重兵集結,戒備森嚴,前去執行任務的兄弟此去深入敵後,可謂是九死一生,險象環生,十有八九是回不來了。”
楊森聽聞此言,眉頭緊緊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如鷹般在地圖上反複遊移,腦海中思緒飛轉,似在權衡這生死攸關的艱難抉擇。
片刻之後,他緩緩抬起頭,眼中陡然閃過決然的光芒,宛如寒夜中的星辰,堅毅無比:“此計雖險象叢生,但值此國難當頭之際,我等本就已抱定必死決心,為國為民,何懼生死!”
眾人皆被楊森這股豪邁的氣魄所深深感染,恰似被點燃的乾柴,熱血沸騰。一位年輕參謀更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身姿挺拔如鬆,大聲說道:“總司令,我願率隊前去,定要敲掉日軍重炮,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緊接著,又有數位參謀齊聲響應,聲音堅定有力,如同洪鐘般響徹指揮部:“我等願往!”
楊森望著眼前這些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部下,心中湧起一股滾燙的熱流,眼眶不禁微微泛紅。他感慨萬千,說道:“好!好一群我川軍的好男兒!此次行動,萬分凶險,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掉以輕心。若能成功,便是為南津關,為我大好河山立了不世之功!”
隨後,楊森迅速做出部署,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軍令如山:“佯攻誘敵部隊,按原計劃加緊籌備,要製造出防線搖搖欲墜、不穩的假象,務必引得日軍傾巢而出,深信不疑。
而突擊重炮部隊,挑選軍中最為精銳之士,皆為身經百戰、武藝高強之輩,裝備輕便卻犀利的武器,行動要快如疾風,隱秘似鬼魅。出發前,讓弟兄們吃飽喝足,養精蓄銳,帶上足夠的彈藥,以備不時之需。”
眾人領命後,如同一盤精密運轉的機器,各自忙碌起來。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漸漸籠罩大地,南津關的川軍營地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又透著一股悲壯的氣息。
突擊重炮部隊的戰士們整齊地集合完畢,他們神情肅穆,眼神中透著視死如歸的決絕,恰似即將奔赴刑場卻麵不改色的勇士。他們心中深知,此去必定九死一生,但為了南津關,為了身後那片深愛的家國土地,他們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
楊森邁著沉穩而有力的步伐,來到隊伍前,目光緩緩掃過每一位戰士的臉龐,那目光中飽含著關切、期望與不舍,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弟兄們,此去艱難險阻,生死未卜,前路布滿荊棘與凶險。但你們是川軍的驕傲,是國家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若能成功炸毀日軍重炮,你們便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
戰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夜空,如滾滾驚雷,仿佛要衝破這黑暗的重重束縛,向著勝利的曙光奮勇前行:“為了國家!為了民族!”隨著一聲令下,兩路川軍部隊,懷揣著不同卻同樣神聖的使命,在夜色的掩護下,如兩把利刃,毅然踏上征程,一場決定南津關命運的生死之戰,就此拉開了悲壯而激昂的帷幕。
楊森咬了咬牙,眼中滿是決絕與果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黑暗,直射敵人心臟。他轉身對著軍需官厲聲道:“去,給去敲重炮的30人小分隊,每人配備一把快慢機。此槍射速極快,在關鍵時刻,定能救兄弟們的性命,讓小鬼子嘗嘗咱們的厲害;再配上一把湯姆遜衝鋒槍,近戰之時,火力強大,占儘先機,殺得鬼子片甲不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有,每人一把川式三棱軍刺,這可是咱川軍的寶貝,近身肉搏,小鬼子絕不是咱的對手,定叫他們血濺當場;另外,兩顆高爆手雷,關鍵時刻,炸他娘的小鬼子重炮陣地,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厲害!”
軍需官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如一陣疾風般迅速跑去安排。不一會兒,各種裝備便整整齊齊地擺在了小分隊麵前。戰士們看著這些精良的武器,眼中燃起熊熊鬥誌,那火焰仿佛能將一切敵人焚燒殆儘。
他們紛紛上前領取裝備,熟練地檢查著槍支彈藥,動作嫻熟而利落,仿佛每一個動作都經過了千錘百煉。他們輕輕擦拭著三棱軍刺,那寒光閃爍的利刃,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蓄勢待發,躍躍欲試。
就在小分隊要出發之際,人群中忽然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執聲。隻見兩個炮兵麵紅耳赤,正爭著要加入小分隊。其中一個年輕些的炮兵漲紅了臉,如同熟透的番茄,大聲說道:“我對火炮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掌,炸重炮這事我去最合適不過,定能馬到成功!”另一個年紀稍長的也不甘示弱,脖子上青筋暴起,大聲反駁:“我炸過不少鬼子的炮樓,經驗比你豐富得多,我去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絕不讓任務有半點閃失!”
楊森看著這一幕,心中既欣慰又有些不忍。欣慰的是,麾下將士皆有這般英勇無畏、主動請纓的精神;不忍的是,此去實在太過凶險,他又要眼睜睜看著這些好男兒去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