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澈有些憂慮。
他隻能安慰自己,日子還長。
況且……若是恬兒有了身孕,為王家開枝散葉,阿娘定然會欣喜萬分,到時一切隔閡自然冰消雪融。
不急,不急。
午後日頭偏西,巡街的差事暫告一段落,王澈與幾名相熟的同僚回到武侯鋪歇腳。
眾人卸下甲胄,露出裡麵汗濕的裡衣,各自尋了地方或坐或靠,享受著難得的清閒。
“澈哥,還是你好啊,家裡有人惦記著,又是送衣又是送吃的。”一個年紀稍輕的同僚羨慕地說道。
他家裡窮,兄弟好幾個,至今還沒說上媳婦。
旁邊的漢子灌了口涼水,粗聲道:“可不是,咱們這些人,要麼是家裡砸鍋賣鐵托關係送進來混口飯吃,要麼就是光棍一條,饑一頓飽一頓。哪像王老弟,娶了侯府千金,嘖嘖,這福氣!”
旁邊有人附和:“上次瞧見弟妹派人給王哥送傘,可把兄弟們羨慕壞了!”
王澈被他們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臉龐微微泛紅。
他連忙將母親烙的餅子和醬菜拿出來,分給大家:“都是些粗陋吃食,大家嘗嘗,墊墊肚子。”
眾人紛紛道謝,嘻嘻哈哈地分食起來,幾口家常味道下肚,氣氛也就熱絡起來。
他們這些底層金吾衛,多是像王澈這般家境尋常的子弟,看似威風,實則俸祿微薄,晉升無望,日子過得緊巴巴。
有些是家中使了錢財、托了關係才塞進來,圖個官身體麵;有些則是父輩曾在軍中有些微末功勞,蔭補而得。
真正富貴顯赫的,也不會被分派到這城南巡街的苦差事。
偌大長安城,劃分明確。
城北,尤其是東北部,因緊鄰皇帝居住和理政的大明宮、太極宮等核心宮殿區,成為最顯赫之處。
王公貴族和高品級官員聚居於此,便於每日上朝,形成了“甲第洞開,僮仆千指”的景象。
朱雀大街以東的萬年縣轄區,集中了許多官員的宅邸,社會名流彙聚。
朱雀大街以西的長安縣轄區,則因西市貿易極為繁盛,固定商鋪眾多,商品豐富,胡商雲集,胡姬酒肆眾多。
而長安城南部的許多裡坊,尤其是自靖善坊以南的四列裡坊,則顯得非常荒涼空曠,這些地方人口稀疏,甚至存在耕地、墟墓,夜間有猛獸出沒的記載。
王澈家境雖也清貧,但至少家中有人細心操持,顯得比他們齊整許多。
歇過晌,眾人圍坐在一處,吃著炊餅,喝著粗茶,閒話便扯開了。
這市井之中消息最為靈通,三教九流彙聚,真真假假,難以分清。
長安城表麵繁華似錦,暗地裡卻從不缺少各種流言蜚語和風吹草動。
“聽說了嗎?永嘉坊那邊鬨了賊,一連偷了好幾戶富戶,據說身手了得,巡夜的兄弟連影子都沒摸著。”
“你那都是老黃曆了,我聽說啊,不是賊,是那邊新搬來的一戶人家,跟人結了仇,故意放出的風聲,想訛詐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