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煙害_穿回渭北做刀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煙害(1 / 2)

正在一圈人圍觀看熱鬨之際,人群後頭大步流星走出個五十多歲的漢子,一身乾淨土布衣裳,身子骨壯實,眼神卻透著精光。

他上上下下打量著地上那對母女,蹲下身,伸手托起小丫頭的臉,仔細端詳了一會兒,點點頭:“嗯,娃兒瞧著還伶俐。”

又扭頭對那女人說:“大妹子,我是種地的,娃跟我回去,幫著照看老母親,虧待不了她。”

說完,掏出六個銀元塞到女人手裡,又低聲叮嚀:“收好嘍,都換成糧食!”——明擺著是幫人,又怕這錢轉眼變成大煙泡兒。渭北人,心善,也耿直。

中年婦女眼淚婆娑,不住念叨:“大哥是好人……是好人……”

男人叫來旁邊的書辦,寫了契約,按上手印。

小丫頭被男人一把拽起,連拉帶推塞進旁邊的馬車。

被拉上車的一刹那,撕心裂肺的哭喊炸開:“娘——!娘——!”女人也癱在地上,嚎啕大哭。

黑娃看著,心裡像被鈍刀子割著,攥緊的拳頭直發顫,卻半點力也使不上。

他猛地從懷裡掏出僅有的幾個銅元,塞到那女人手裡,轉身就走,不敢再回頭看一眼。幾滴淚,悄無聲息地砸進地上的浮土裡。

馬車漸漸跑遠,塵土飛揚裡,那女人還跪在那兒哭泣,像被釘在了地上。

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一抬頭,嘿,竟晃蕩到了東大街!

這兒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跟剛才那死氣沉沉的人市一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這兒可是同洲府城煙館最紮堆兒的地界兒,大大小小二十多家煙館擠在一條街上,門前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這些煙館門口都掛著“紅燈籠”,標誌著是在知府衙門掛了號、領了執照的正經營生。

《辛醜條約》一簽,大清為了填賠款的大窟窿,把鴉片稅當成了救命稻草,美其名曰“土煙捐”。

到了1902年,陝西省的鴉片稅銀,足足占了歲入的三成!

同洲府是產煙重地,從農戶種煙、作坊熬膏,到煙館零售,一條龍產業,這“土煙捐”可是占了全部稅捐的大頭。

洛河沿岸十來家作坊,日夜熬著煙膏子,賺得盆滿缽滿,也養肥了一幫子刀客。

東大街的煙館也分三六九等:

高檔的,裝修得跟宮殿似的,紫檀木煙榻、琺琅煙燈是標配,還有俏丫鬟伺候打煙。

專供那些穿綢裹緞的老爺、富商巨賈逍遙快活;除了本地煙膏,還賣“雲土”雲南煙土)、“公班土”印度煙土)這些稀罕貨。

中檔煙館,多是布衣商販光顧,賣本地土煙膏子。大通炕上鋪著土布被褥,花幾文錢就能過把癮。

至於街尾那些低矮破舊的煙窩棚,或者挑擔子的流動煙攤兒,那就是窮苦人打發殘命的地獄了。

煙霧繚繞裡,有人沉淪其中樂不思蜀,有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還有人因為欠下煙債,被逼得橫死亂墳崗。

同洲府赫赫有名的糧商王守業,兩年就把家產吸了個精光,老婆典賣到晉南鹽湖,自己攥著個空煙盒,凍死在城隍廟的台階上。

寡婦周氏,為了供兒子考功名,賣身販煙,結果兒子也染上煙癮,癱在煙榻上成了廢人。

鴉片這毒瘤,早就爛到生活的骨頭裡了!可它稅利豐厚,官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同洲府這一盞盞煙燈,照見的,是這末世王朝的糜爛與沉淪。

大煙,是朝廷續命的血漿,是官吏撈錢的紐帶,是吞噬百姓血肉的廉價毒藥!

黑娃站在東大街街口,看著煙館門口那些進進出出、形銷骨立的身影,愣怔了好一會兒,猛地轉身走了。


最新小说: 本心即可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 半藏神 神域星墟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 千千的奇妙冒險 穿越女頻我和青梅收集虐文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