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也隨之傳遞到了某些人的案頭。
魏王府內,李泰聽著屬下的彙報,胖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他居然……當場就分辨出來了?還指出了顏色和粉末的異常?”李泰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倒是小瞧了他……大理寺那邊怎麼說?”
“殿下,大理寺那邊有百騎司的人介入了,查得很緊。劉三那條線……恐怕不太穩妥了。”屬下低聲道,語氣帶著不安。
李泰眼中閃過一絲陰鷙,沉默片刻,揮了揮手:“知道了,下去吧。把尾巴收拾乾淨。”
“是。”
屬下退下後,李泰獨自坐在昏暗的書房裡,臉色變幻不定。他原本想借此機會一舉將李恪和他的火藥作打入深淵,卻沒料到李恪反應如此迅速,洞察如此敏銳,更沒料到父皇的態度如此強硬。
“火藥……火藥……”他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不甘與忌憚。此物若真成氣候,憑借此功,李恪在父皇心中的分量將截然不同!
必須想辦法阻止!或者……將其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此刻的東宮,太子李承乾聽著近侍的稟報,隻是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知道了。李泰那蠢貨,手段還是這麼糙。孤早就說過,對付老三,得用陽謀,徐徐圖之。他非要行此險招,如今打草驚蛇,徒惹一身騷!告訴下麵的人,此事與東宮無關,靜觀其變。”
“是。”
各方勢力在暗流中悄然調整著策略。
兩日後,百騎司率先取得了突破。他們在長安西市一家胡商經營的雜貨鋪後院,找到了失蹤工匠劉三……的屍體。經仵作勘驗,係被人勒死後拋屍於此,死亡時間就在爆炸當晚。同時,在那胡商鋪子隱秘的地窖中,搜出了少量與李恪提供的證物相似的異色粉末。經太常寺博士辨認,此物確為煉丹所用的一種“爆火散”,性子比尋常火藥更烈,但極不穩定,且燃燒時會產生青紫色煙塵。
胡商掌櫃在百騎司的手段下,很快招供,指認是魏王府的一名管事前幾日尋他購得此物,並威逼利誘他設法轉交給火藥作的工匠劉三,許諾事成之後給予重金,助其逃離長安。
線索,似乎清晰地指向了魏王府!
消息傳開,朝野震動!
雖然那魏王府管事在抓捕前已“意外”落井身亡,死無對證,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李世民在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大理寺的結案奏報摔在了禦案之上,麵色鐵青:
“好啊!真是朕的好兒子!為了爭權奪利,連軍國重器都敢下手破壞!構陷兄弟,其心可誅!”
他沒有點名,但冰冷的眼神掃過站在班列中、臉色蒼白的李泰,讓後者幾乎癱軟在地。
“傳旨!魏王李泰,禦下不嚴,縱容屬官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著即禁足府中,閉門思過!無朕旨意,不得踏出府門半步!其麾下一應涉事屬官,交由大理寺嚴加審訊,按律懲處!”
“吳王李恪,臨危不亂,明察秋毫,於國有功。火藥作一事,乃軍國要務,關乎西北戰局,著其重整旗鼓,加速研製,一應所需,優先供給!若有再敢阻撓、構陷者,視同叛國,嚴懲不貸!”
雷霆雨露,同時降下!
李泰被變相圈禁,勢力遭受重挫。而李恪,則憑借此事,不僅洗清了嫌疑,更進一步鞏固了地位,獲得了皇帝更明確的支持!
退朝後,李恪走出太極殿,感受著周圍官員們投來的、愈發複雜的目光——敬畏、忌憚、審視、甚至一絲討好。
他知道,自己贏了這一局。但也徹底站在了奪嫡風暴的最前沿。
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
經此一役,火藥作的障礙被掃清,他可以放開手腳大乾一場了。
慕容孝雋,你的末日,進入了倒計時。
而長安城內的暗流,隻會因為這次爆炸,變得更加洶湧、更加危險。
他深吸一口氣,挺直脊梁,向著宮外走去。
腳下的路,還很長。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