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無聲驚雷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章 無聲驚雷(1 / 1)

武研院的高牆,仿佛一道無形的界限,將長安城的喧囂與算計隔絕在外。院內依舊是那股熟悉的、混合著硝石、硫磺、金屬與木料的氣息,隻是比李恪離開時,似乎更多了幾分井然有序的忙碌。

李恪的回歸,在武研院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副總辦與雷老頭率領一眾骨乾早早候在院中,見到他下車,齊齊躬身行禮,神情中帶著顯而易見的激動與如釋重負。

“恭迎王爺回院!”

李恪目光掃過眾人,微微頷首:“諸位辛苦。本王不在這些時日,院中情形如何?”

副總辦上前一步,恭敬稟報:“回王爺,一切均按王爺離京前定下的方略推進。火藥司按新配比試製的顆粒化火藥,穩定性與威力皆有提升;機械司對‘一窩蜂’火箭的發射架做了改進,齊射散布更小;按照王爺留下的圖紙,那‘神火飛鴉’大型火箭助推爆炸物)的原型,也已初步製成,隻是飛行軌跡尚難控製,屢試屢敗……”

李恪一邊聽著彙報,一邊緩步向裡走去,目光銳利地掃過各個工坊。工匠們見到他,紛紛停下手中活計,恭敬行禮,眼神中充滿了信賴與敬畏。他能感覺到,儘管他離開了數月,但他在武研院建立的權威和凝聚力,並未消散,反而因他在洛州的作為,更添了幾分沉甸甸的分量。

“做得不錯。”聽完彙報,李恪臉上露出一絲讚許,“尤其是顆粒化火藥和火箭架的改進,很好。‘神火飛鴉’的難題,在於重心與翼麵,待本王稍後細看圖紙再說。”

他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題,開始逐一視察各司的進展,詢問細節,指出問題。他的回歸,如同給這台精密而沉默的機器重新注入了靈魂與動力,整個武研院的運轉節奏,肉眼可見地加快、加深。

然而,李恪深知,技術的進步固然重要,但在當下的時局中,武研院絕不能隻是一個埋頭造物的技術衙門。它必須成為他立足朝堂、應對風浪的根基。

視察完畢,他將副總辦、雷老頭等幾名核心成員召至值房。

“本王離京期間,外界對武研院,可有異動?”李恪開門見山。

副總辦與雷老頭對視一眼,神色變得凝重。副總辦低聲道:“王爺明鑒,太子殿下那邊,確實派人來過幾次,名為‘觀摩學習’,實則……問東問西,尤其關心火藥產量、配方以及新器研發進度。被下官以‘機密重地,非奉旨不得與聞’擋了回去。兵部、戶部在物料撥付上,也比往常拖延了些,需反複催請。還有……有些生麵孔,常在院外街巷轉悠。”

情況與李恪預料的相差無幾。太子果然將手伸了進來,其他勢力也在暗中窺伺。

“看來,有人是坐不住了。”李恪冷笑一聲,“以為本王離京數月,便能動搖此地根基?”

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從今日起,武研院內部,施行‘甲乙丙’三級密級製度!甲級,如核心火藥配方、‘神火飛鴉’等關鍵圖紙,僅限本王、雷主事及指定核心工匠知曉,單獨存檔,設暗記,非本王手令,任何人不得調閱!乙級,如常規火器製造工藝、改進方案,各司主事及骨乾工匠可接觸。丙級,則為一般性物料管理、外圍器械製作。各級之間,不得隨意打探串聯,違者,以泄密論處,軍法從事!”

他這是要將武研院打造成一個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用嚴密的製度來防範內外的滲透。

“另外,”李恪看向雷老頭,“火藥司要加快‘掌心雷’小型手擲火藥包)和‘埋地火龍’預設火藥陷阱)的定型,這兩樣東西技術要求不高,但實戰中或許能起奇效。還有,之前讓你留意、懂得水利、算學的人才,可有進展?”

雷老頭連忙比劃著回應旁邊有文書代為轉述):確有幾人,已安排在機械司打雜觀察,其中一人對王爺提及的‘水輪傳動’似有心得。

“很好,暗中考察,若真有能力,可逐步提拔,授以丙級、乙級事務。”李恪吩咐道。他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多元化的技術班底,不能僅僅依賴火藥。

安排完內部事務,李恪開始將目光投向外部。他知道,僅僅防守是不夠的,必須主動出擊,展現武研院不可替代的價值,才能讓那些覬覦者和打壓者投鼠忌器。

數日後,一份由李恪親自撰寫的《武備研發院階段性成果及後續規劃奏疏》,被呈送到了李世民的禦案前。

奏疏中,李恪並未誇大其詞,而是用平實甚至略顯枯燥的語言,詳細列舉了顆粒化火藥的穩定性數據、改進型“一窩蜂”火箭的齊射覆蓋效果、“神火飛鴉”研發遇到的難題及攻克方向,甚至還附上了對現有軍中製式弓弩、鎧甲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改進建議。通篇沒有一句請功,沒有一句抱怨,隻有紮實的數據、清晰的分析和務實的規劃。

他巧妙地避開了所有敏感的政治話題,將武研院定位為一個純粹的技術研發機構,隻對皇帝負責,隻為強軍服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李恪通過侯君集等友好將領,將少量改進後的火器,以“測試”名義,小範圍配發給了一些邊境哨卡和精銳小隊,並派工匠隨行指導使用。很快,一些關於“新式火器便於攜帶、示警效果極佳”、“火箭夜襲擾敵,收奇效”的正麵反饋,便開始在軍方中層將領中悄然流傳。

李恪沒有去爭,沒有去搶,他隻是默默地、持續地輸出著武研院的價值。他沒有在朝堂上與人辯論,也沒有去結交哪位重臣,他隻是將一份份紮實的報告,一次次微小的技術改進,如同涓涓細流,彙入帝國的軍事體係之中。

這種沉默而務實的風格,反而讓許多原本對他抱有疑慮、或受命打壓他的官員,有些無從下手。彈劾他擅權?他謹守武研院本分。彈劾他研製凶器?他呈上的都是利國利軍的成果。彈劾他結交邊將?他的一切往來都在兵部框架內,且有實實在在的成效。

李世民看著禦案上那份與其他歌功頌德或攻訐彈劾風格迥異的奏疏,沉默了許久。他召來了百騎司的統領。

“吳王回京後,動向如何?”皇帝的聲音聽不出情緒。

“回大家,吳王殿下每日往來於王府與武研院,深居簡出。在武研院內,多與工匠、官吏研討技術,頒布了新的保密章程。與外臣……幾無往來。唯與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積)府上有過正常節令問候,與兵部侯尚書就軍械測試有過公文往來,皆在規製之內。”

“哦?”李世民眉梢微挑,“他倒是沉得住氣。”

“此外,”百騎司統領補充道,“殿下似乎在武研院內,搜羅了一些精通算學、水利等雜學之人。”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更深沉的思索。他揮了揮手,讓統領退下。

獨自坐在空曠的大殿中,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來自武研院的奏疏上。上麵那些關於火藥顆粒、火箭散布、弩機改良的數據,在他眼中,仿佛化為了無聲的驚雷。

這個兒子,比他想象的更聰明,也更……危險。

他不再依靠驚世駭俗的言論,也不再依靠雷霆萬鈞的手段,而是選擇了最笨,卻也最紮實的方式——用無可辯駁的技術成果,來構築自己的護城河,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這種方式,無聲,卻更有力量。

李世民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奏疏上“武備研發院”那幾個字上劃過。

他知道,這道驚雷,已然在長安城下,在這看似平靜的武研院中,悄然孕育。

下一次炸響時,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他期待著,也警惕著。

而此刻的武研院值房內,李恪正對著一張巨大的大唐疆域圖,目光落在了東北方向。

那裡,一個名為高句麗的國度,正悄然壯大,成為帝國未來的心腹之患。

他的手指,輕輕點在了地圖上的“遼東”二字。

或許,下一次驚雷炸響之地,不在西陲,不在洛州,而在那白山黑水之間。

他需要更快,更需要……更強的力量。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 禁睡區 去父留子,陸先生,再也不見! 古墓迷蹤:九域秘辛 我的AI我來養 開局亂世成流民,我攜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