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裡的距離,在拚儘全力的奔馳下,轉瞬即至。當李恪率領的八千隴右騎兵如同從地獄中衝出的幽靈,出現在焉耆城東那片相對平坦的戈壁上時,吐蕃大營的哨探才發出淒厲的警報。
然而,已經晚了!
李恪根本沒有給吐蕃人整軍列陣的時間!八千騎兵,以李恪和王德為鋒刃,呈一個巨大的楔形陣列,沒有絲毫減速,更沒有傳統的騎射騷擾,就這樣以一種最野蠻、最直接的方式,狠狠地鑿進了正在全力攻城、側翼相對空虛的吐蕃軍陣之中!
“唐軍!是唐軍的援兵!”
“攔住他們!”
吐蕃後軍一片混亂。許多士兵剛從攻城的隊伍中輪換下來,甲胄不整,甚至不少人還抬著雲梯、推著衝車,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防禦陣型。
轟!
如同燒紅的鐵釺插入凍油,唐軍鐵騎瞬間就將吐蕃後軍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疲憊到極點的大唐騎兵,此刻將所有的體力與意誌都化為了最純粹的殺戮本能!他們伏低身體,將馬速提升到極致,手中的馬槊、橫刀借著狂奔的勢頭,輕易地撕裂吐蕃士兵的皮甲和血肉,所過之處,人仰馬翻,一片狼藉!
李恪一馬當先,手中橫刀化作一道銀光,每一次揮砍都必然帶起一蓬血雨。王德緊隨其後,馬槊如龍,點、刺、掃、砸,將試圖圍上來的吐蕃勇士紛紛挑飛。他們就像一把尖刀,不顧一切地向著吐蕃中軍大纛dao)所在的方向猛插!
“不要戀戰!直取中軍!”李恪的聲音在喧囂的戰場上依然清晰,他深知,唯有擊潰其指揮中樞,才能真正解焉耆之圍!
城頭之上,已經血戰數日、搖搖欲墜的守軍,看到了那麵在亂軍中獵獵作響的“李”字王旗和“安西道行軍大總管”的旌旗,看到了那支如同神兵天降般衝殺而來的騎兵,絕望的眼神中瞬間爆發出狂喜的光芒!
“是吳王!吳王殿下的援軍到了!”
“援軍來了!弟兄們,殺出去!接應殿下!”侯君集嘶啞的聲音響徹城頭,他渾身浴血,甲胄破損多處,但此刻卻激動得渾身顫抖。
原本緊閉的焉耆城門,在守軍殘存力量的奮力推動下,轟然洞開!侯君集親自率領著城中最後還能戰鬥的數千兵馬,如同決堤的洪水,從城內洶湧殺出,與李恪的騎兵裡應外合,狠狠地撞在了吐蕃攻城主力的腰肋之上!
內外夾擊!吐蕃大軍徹底陷入了混亂!
中軍大旗下,吐蕃主帥論欽陵,一位麵容粗獷、眼神狠厲的吐蕃名將,看著如同虎入羊群般直衝自己而來的那支唐軍騎兵,臉上第一次露出了驚怒交加的神色。
“李恪?!他怎麼可能這麼快!”論欽陵難以置信,他從接到李恪離開長安的消息算起,滿打滿算也不過月餘,對方竟然就穿越了數千裡,如同鬼魅般出現在戰場!
“大將軍!左翼已被唐軍騎穿!”
“報——焉耆守軍殺出來了!”
壞消息接踵而至。
論欽陵看著那支不顧傷亡、直插自己心臟的唐軍騎兵,又看看陷入混亂的大軍,知道事不可為。他雖兵力占優,但陣型已亂,士氣受挫,再打下去,恐怕真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傳令!前軍變後軍,交替掩護,向西撤退!親衛營,隨我斷後!”論欽陵也是果決之人,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他不能將讚普交給他的八萬大軍葬送在這裡。
然而,李恪豈會讓他輕易退走?
“王德!纏住他們的中軍!沈括!‘驚雷’何在?!”李恪在亂軍中大吼。
一直護衛在沈括和幾名技戰營士兵周圍的王德聞言,立刻帶著一隊最精銳的騎兵,死死咬住了論欽陵的親衛營,不讓他們從容組織斷後。
而沈括,則在幾名士兵的掩護下,在一片相對空曠的亂石灘後,迅速架起了那三具曆經長途跋涉、僅存的“驚雷銃”!雖然銃管已有損傷,但此刻,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目標,吐蕃中軍大纛周圍!放!”沈括嘶聲下令。
轟!轟!轟!
三聲沉悶的咆哮再次響徹戰場!雖然有一具銃管應聲炸裂,操作手重傷倒地,但另外兩具成功噴射出死亡的火焰和鐵砂,將試圖集結的論欽陵親衛營掃倒一片!
這突如其來的、熟悉的恐怖聲響,讓本就驚慌的吐蕃士兵更加魂飛魄散!“是妖雷!唐軍的妖雷又來了!”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論欽陵也被那爆炸的氣浪掀得一個趔趄,他看著身邊倒下的親衛,又驚又怒,再不敢停留,在剩餘親衛的拚死保護下,向西敗退而去。
主帥一退,吐蕃大軍徹底失去了鬥誌,兵敗如山倒!
“追殺!一個不留!”李恪渾身是血,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他舉起卷刃的橫刀,發出了最後的命令。
唐軍騎兵和從城中殺出的守軍彙合一處,如同猛虎驅羊,追殺著潰敗的吐蕃大軍,直追出二十餘裡,直到天色微亮,才收兵回城。
朝陽升起,照亮了這片修羅場。焉耆城外,屍橫遍野,殘破的旗幟、丟棄的兵器、燃燒的攻城器械隨處可見,鮮血將黃沙染成了暗紅色,空氣中彌漫著濃重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李恪站在城門口,看著眼前這慘烈的景象,看著那些雖然疲憊卻洋溢著勝利喜悅的將士,緩緩鬆了口氣,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瞬間席卷全身。
侯君集快步走來,雖然狼狽,卻精神振奮,他對著李恪,鄭重地行了一個軍禮:“殿下!援軍及時,大破吐蕃,解焉耆之圍!此戰,殿下當居首功!”
李恪扶住他,搖了搖頭,聲音沙啞:“是侯公與守城將士浴血奮戰,拖住了敵軍主力,才給了我軍可乘之機。是全軍將士用命之功!”
他抬眼望向西方,那裡,吐蕃潰兵的身影已然消失在地平線。
“庭州……丟了。”侯君集的聲音低沉下來,“郭孝恪將軍……殉國了。”
李恪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痛惜,隨即化為更加堅定的光芒:“這筆血債,我們會討回來的!傳令下去,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加固城防!吐蕃……絕不會善罷甘休!”
他知道,這場勝利,隻是暫時緩解了危機。論欽陵雖敗,但主力尚存,退回庭州後,與另一路偏師彙合,實力依舊強勁。而鬆讚乾布,也絕不會因為一次失利就放棄他的野心。
真正的決戰,尚未到來。但經此一役,大唐的旗幟,依舊在焉耆城頭傲然飄揚!
鋒鏑浴火,軍魂不滅!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