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奇襲伏俟城,取得赫赫戰功的消息,如同在滾油中潑入冷水,在安西與吐蕃之間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劇烈反響。
庭州軍民士氣大振,街頭巷尾皆傳頌吳王殿下用兵如神,蘇將軍勇猛無敵。此前因吐蕃襲擾和西域動搖而產生的些許陰霾,被這一場乾脆利落的勝利一掃而空。格物司的“驚雷銃”與“震天雷”雖未大規模亮相,但其在關鍵戰鬥中發揮的“雷霆”之威,已通過參戰將士的口耳相傳,蒙上了一層神秘而令人敬畏的色彩。
安西都護府麾下各軍、各地官員,對李恪這位持節都督更是心服口服,再無半分疑慮。王旗所向,已然成為凝聚整個安西力量的絕對核心。
然而,在這高漲的士氣背後,李恪卻保持著異乎尋常的冷靜。
都督府書房內,他仔細審閱著蘇定方送回的詳細戰報,以及王德彙總的各方反應。
“伏俟城一把火,燒掉了叛軍過半糧草,斬首七百餘,其中包括三個頗具影響力的部落頭人……乾得漂亮。”李恪放下戰報,看向一旁的王德,“我軍傷亡如何?”
“回王爺,蘇將軍用兵老辣,我軍僅陣亡十七人,傷四十三人,多為輕傷,可謂大獲全勝!”王德語氣中帶著興奮。
李恪微微頷首,臉上卻不見喜色:“勝是勝了,但也徹底激怒了鬆讚乾布。他接下來,絕不會再是小打小鬨的襲擾。”
“王爺所言極是。百騎司收到風聲,邏些城近日氣氛壓抑,鬆讚乾布連續召集重臣議事。勃律方向的論欽陵部,活動也明顯頻繁起來。”王德回稟道。
“意料之中。”李恪走到沙盤前,目光落在廣袤的吐蕃高原,“他在尋找我們的弱點,或者說,在逼我們露出破綻。伏俟城之敗,他會視為奇恥大辱,必然尋求報複。”
這時,門外侍衛通傳:“王爺,宣慰使裴矩大人求見。”
“請。”
裴矩步入書房,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先是對伏俟城大捷表示了祝賀,隨即話鋒微轉:“殿下用兵如神,一舉穩定南線,陛下聞之,必然欣慰。隻是……”他略作沉吟,從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這是長安剛到的密信,涉及朝中對此戰的一些……議論。”
李恪接過密信,迅速瀏覽一遍。信中並未直接指責他擅啟邊釁,但字裡行間也流露出朝中部分大臣,如魏征等人,對此次越境打擊的擔憂,認為可能“激化矛盾”,“使吐蕃鋌而走險”,建議朝廷對安西“稍加節製”的聲音也有所抬頭。同時,信中也隱約提到,陛下雖未表態,但對此事保持了“關注”。
李恪將密信置於燭火上,看著它化為灰燼,麵色平靜無波。
“有勞裴侍郎告知。朝中諸公,身居廟堂,遠隔萬裡,有些擔憂實屬正常。然,邊塞之事,瞬息萬變,恪既受陛下信重,持節都督諸軍事,自當以穩定邊陲、懾服不臣為首要。些許非議,動搖不了本王肅清邊患的決心。”
他的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裴矩仔細觀察著李恪的神情,見他毫無慌亂之色,心中暗歎此子心誌之堅,已遠超同齡皇子。他拱手道:“殿下深明大義,矩佩服。陛下對殿下亦是信重有加,此番密信,亦是希望殿下能體察聖意,妥善應對後續。”
“本王明白。”李恪點頭,“請裴侍郎回信長安,奏明此戰乃應對吐蕃挑釁、瓦解其盟友之必要手段,南線暫穩,可使我安西全力應對吐蕃正麵之敵。至於朝中議論,本王行事,但求問心無愧,利於社稷便可。”
送走裴矩後,李恪獨自在書房沉思良久。長安的風向微妙,父親的態度也耐人尋味。這讓他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他必須在西域取得更決定性的勝利,用無可辯駁的戰功,來堵住所有非議,也為自己,為安西,爭取更廣闊的空間。
“鬆讚乾布欲報複,必尋一處,以為戰場……”李恪的手指在沙盤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唐蕃邊境一處重要的地理節點上,“……會是這裡嗎?石堡城……”
此城地處要衝,扼守通往吐蕃腹地的咽喉,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此前一直由大唐控製,但近年來吐蕃勢大,對此地覬覦已久。
“報——”一名斥候急匆匆闖入,單膝跪地,聲音急促,“王爺!緊急軍情!吐蕃大將論欽陵,親率精銳八千,突然出現在石堡城西北五十裡處安營紮寨!其先鋒已開始試探性攻擊石堡城外圍哨卡!”
李恪眼中精光暴漲,猛地站起身!
果然來了!而且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狠!直接選擇了石堡城這個硬骨頭!
鬆讚乾布這是要逼他進行一場硬碰硬的攻堅戰,以此挽回伏俟城丟失的顏麵,並試探安西唐軍的真正實力!
“再探!嚴密監視論欽陵部動向,查明其糧道、兵力配置及後續有無援軍!”
“是!”斥候領命而去。
李恪深吸一口氣,走到牆邊,取下那柄跟隨他多年的橫刀。冰涼的刀鞘入手,帶來一種奇異的鎮靜。
“傳令:擂鼓聚將!”
“命蘇定方部,即刻結束休整,移防西線!”
“命格物司,加快‘震天雷’生產,優先保障西線!”
“命各軍,做好大戰準備!”
片刻之後,都督府議事堂內,戰鼓聲聲,將領雲集。李恪一身戎裝,立於巨大的輿圖之前,目光掃過麾下這些百戰之將。
“諸位,吐蕃的刀,已經架到我們脖子上了!論欽陵八千精銳,兵臨石堡城!”
堂下頓時響起一片吸氣聲,隨即便是濃烈的戰意升騰。
李恪的聲音鏗鏘有力,回蕩在堂中:“石堡城,乃我安西門戶,絕不容有失!鬆讚乾布想在這裡找回場子,本王就讓他有來無回!”
他“唰”地一聲拔出橫刀,雪亮的刀光映照著他堅毅的麵龐。
“王旗所向,即為大唐疆土!凡有犯境者,皆為我大唐之敵,必以刀兵相見!”
“此戰,關乎國威,關乎安西存亡!望諸君奮勇,隨本王——破敵!”
“願隨王爺破敵!大唐萬勝!”眾將齊聲怒吼,聲震屋瓦。
庭州城的戰爭機器,再次以最高效率開動起來。王旗獵獵,指向西方。帝國的狂瀾,在李恪的引領下,毫不猶豫地迎向了來自高原的又一次凶猛衝擊。一場圍繞石堡城的攻防惡戰,即將拉開血腥的序幕!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