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風,一夜之間吹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茶樓酒肆,坊間巷陌,人人都在傳頌吳王殿下監國英明,蘇定方將軍用兵如神,更對那支奇兵斷敵糧道的壯舉津津樂道。先前那些惡意的謠言,在鐵一般的勝利麵前,不攻自破,徹底銷聲匿跡。
天策府的威望,李恪的監國地位,隨著這份沉甸甸的捷報,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處於風暴中心、承受著無數讚譽的李恪,心中最期盼的,卻是三日後未時,水榭之中的那次相會。
這三日,他處理政務時,筆尖似乎都帶著一絲輕快;聽取稟報時,眉宇間的凝重也化開了些許。連王德都隱約察覺到,自家王爺身上那股常年不化的寒意,似乎被什麼東西悄然驅散了幾分。
三日之期,終於在期盼中到來。
依舊是那處臨水的水榭,隻是時節已從暮春轉入初夏,池中荷花初綻,亭亭玉立,與四周垂柳相映成趣。李恪依舊是一身月白常服,負手立於欄邊,目光卻不時瞥向回廊儘頭,那份沉穩中,難得地透出幾分屬於年輕人的急切。
當那抹水碧色的身影如期出現在視線中時,李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
崔芷柔今日似乎稍稍修飾了一番,雖依舊素雅,但發間多了一支嵌著細小珍珠的步搖,隨著她的步履輕輕晃動,映襯得她清麗的臉龐愈發瑩潤生輝。她走到水榭前,斂衽一禮,聲音依舊清越,卻仿佛比上次多了幾不可察的柔和:“小女崔芷柔,參見殿下。”
“小姐不必多禮,快請坐。”李恪抬手虛扶,目光在她發間的步搖上停留了一瞬,才引她入座。
侍從奉上香茗,依舊無聲退至遠處。
茶香氤氳中,兩人一時都未開口。不同於上次初見的些許局促,這次沉默中,流淌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與淡淡的悸動。
最終還是李恪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從袖中取出一份抄錄的捷報,遞了過去,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安西捷報,小姐……請看。”
崔芷柔雙手接過,目光快速掃過上麵的文字。當看到“斬首萬餘”、“論欽陵潰敗”、“於闐光複”等字眼時,她清澈的眼底也泛起真切的笑意,宛如春冰解凍,暖意盎然。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此乃社稷之幸,黎民之福!”她抬起頭,由衷讚道。
“此戰能勝,全賴小姐當日‘斷糧道’之策,一語點醒夢中人。”李恪凝視著她,語氣誠摯,“若非小姐運籌帷幄,恪恐仍在與群臣爭論攻守之策,貽誤戰機。此功,小姐當居首功!”
“殿下切莫如此說。”崔芷柔微微垂眸,避開他過於專注的目光,“小女不過是紙上談兵,真正浴血奮戰的,是安西將士;運籌帷幄、決斷千裡的,是殿下您。小女……豈敢貪天之功。”她話語謙遜,但那微微泛紅的耳根,卻泄露了她內心的不平靜。
李恪看著她低首時那一段白皙優美的頸項,心中柔情湧動。他不再糾纏於功勞歸屬,轉而道:“今日請小姐前來,一為共品捷報之喜,二來……”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了幾分,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恪,想親口對小姐說一聲……謝謝。”
謝謝你的智慧,謝謝你的提醒,謝謝你在無數個深夜裡,送來那如同明燈般的指引,更謝謝……你願意應約前來。
最後這句話,他並未說出口,但那深深的目光,已然傳遞了一切。
崔芷柔抬起眼眸,對上他那雙深邃如星海、此刻卻盛滿溫柔與感激的眸子,心弦被狠狠撥動。她能看到他眼底的真誠,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政務谘詢的特殊情誼。
“殿下……”她輕喚一聲,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應。理智告訴她應該保持距離,但心底那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卻讓她無法再如以往那般冷靜自持。
李恪看著她眼中一閃而過的慌亂與羞澀,心中那份確定感愈發強烈。他緩緩從懷中取出一個更加小巧精致的錦囊,並非皇室禦用的明黃色,而是與她衣裙相近的水碧色,上麵用銀線繡著幾朵疏落的梅花。
“捷報之喜,當有賀禮。”他將錦囊輕輕推至崔芷柔麵前,“此乃恪一點心意,望小姐……笑納。”
崔芷柔看著那個明顯是精心準備的錦囊,指尖微顫。她遲疑片刻,終是伸出手,將其拿起。錦囊入手柔軟,帶著他身體的餘溫,以及一股淡淡的、熟悉的龍涎香氣。她並未立刻打開,隻是輕輕握著,仿佛握著什麼極其珍貴的事物。
“殿下厚賜,小女……愧不敢當。”她的聲音低若蚊蚋,帶著一絲罕見的赧然。
“小姐當得起。”李恪語氣堅定,“若非小姐,便無今日之捷,亦無恪此刻之安然。此物,不及小姐相助之萬一,聊表寸心而已。”
他看著她緊握著錦囊的手,那纖細白皙的手指,在碧色錦囊的映襯下,宛如玉雕。一股衝動湧上心頭,他幾乎想伸手握住那雙手,但殘存的理智讓他克製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水榭中再次陷入沉默,卻不再尷尬,反而彌漫著一種曖昧而溫馨的氣息。荷香、茶香、以及彼此身上那清冷與沉穩的氣息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副靜謐而動人的畫麵。
“殿下,”良久,崔芷柔才再次開口,聲音恢複了部分平靜,卻依舊帶著一絲柔意,“安西雖捷,然鬆讚乾布野心未泯,吐蕃國力猶存,日後邊患恐不會少。朝中……亦非鐵板一塊,殿下仍須步步為營,謹慎行事。”
即便是在這樣的時候,她依舊不忘提醒他前方的風險。
“我明白。”李恪點頭,目光柔和,“有小姐在旁提醒,恪,心便安了。”
這句近乎依賴的話語,讓崔芷柔的心跳再次失控。她抬起眼簾,望進他深邃的眸中,那裡有江山社稷,有文韜武略,此刻,卻清晰地映著她的倒影。
“小女……人微言輕,能做的有限。”她輕聲道,這幾乎是她能做出的最直接的回應。
“於恪而言,已是足夠。”李恪深深地看著她,仿佛要將她的模樣刻入心底,“隻盼日後,仍能如今日這般,與小姐品茗清談,聽小姐……指點江山。”
他沒有說什麼山盟海誓,也沒有逾越禮法的舉動。但這份含蓄而持重的表白,以及那份將她視為靈魂知己的尊重,比任何甜言蜜語都更讓崔芷柔心動。
她微微頷首,算是默許。一抹極淡卻真實的笑意,在她唇邊綻開,宛如初夏池中,那悄然探出水麵的第一朵粉荷,清豔不可方物。
“時辰不早,小女該告退了。”她起身,將那個碧色錦囊小心地收入袖中。
李恪亦起身相送。兩人並肩走出水榭,沿著來時的回廊緩緩而行。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長,交織在一起,仿佛預示著某種不可分割的未來。
送至二門,崔芷柔登上馬車前,回頭看了李恪一眼,目光交彙,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
馬車緩緩駛離,李恪獨立良久,直到那抹水碧色徹底消失在視線儘頭,他才緩緩抬起手,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方素白的手帕,角落繡著一株精致的梅花,散發著與她身上相似的冷梅香——這是她方才起身時,不經意間從袖中滑落的。
他將手帕輕輕握在手中,感受著那細膩的布料和清雅的香氣,唇邊泛起一抹溫柔而堅定的笑意。
捷報傳情,梅約已定。
這帝國的權柄依舊冰冷,但這執掌權柄的人,心中卻已悄然許下了三生之約。前路依舊漫長艱險,但他知道,無論風雨,他都將奮力前行,隻為那水榭之中的清梅之約,那袖底暗藏的玉魄冰心。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