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煙羅一案的處理,乾淨利落,不僅迅速平息了尚宮局內部的風波,更如同一記無聲的驚雷,在整個宮廷乃至前朝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朝臣們再次意識到,陛下擢拔的這位崔尚宮,絕非僅憑聖眷的庸碌之輩,其手段之老練、心思之縝密,遠超常人想象。一些原本對“女官預政”心存鄙夷或不滿的官員,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突然崛起的宮廷新貴。
然而,更大的震動,緊隨其後。
幾日後的常朝之上,一份關於改革宮中部分用度審批流程、精簡冗餘環節的奏疏,被呈至禦前。奏疏條理清晰,數據詳實,建議將部分非核心、常規性的用度審批權下放至尚宮局,由尚宮依據既定章程核準,僅重大或非常規支出需報由內侍省或禦前裁定。此舉旨在提高效率,減少推諉,亦能減輕內侍省部分負擔。
這本是崔芷柔履新後,針對尚宮局職責與宮中庶務流程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之一,按程序先呈報內侍省,再由內侍省轉呈禦前。然而,在朝堂之上,此事卻被無限放大。
“陛下!”一位素以古板守舊著稱的禦史當即出列,言辭激烈,“宮中用度,關乎內帑,曆來由內侍省嚴格把控,此乃祖製!如今竟欲交由女官裁決,牝雞司晨,乾坤倒置,此例一開,後患無窮!臣懇請陛下駁回此議,嚴申宮規!”
“王禦史所言甚是!”立刻有官員附和,“女官者,司內廷禮儀、文書典籍足矣,焉能涉足財帛之事?崔尚宮雖有微功,然終究是女子,見識有限,若因此導致用度混亂,貪墨滋生,何人擔待?”
矛頭直指崔芷柔,更隱晦地攻擊陛下擢拔女官、甚至可能讓其“乾政”的傾向。
龍椅之上,李恪麵色平靜,聽著下方嘈雜的爭論,目光深邃難辨。他早已料到會有人借此發難。
就在反對聲浪漸高之時,李恪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瞬間壓下了所有議論:
“祖製?”他重複著這兩個字,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貞觀之初,先帝革新製度,亦非全然遵循前朝舊例。為政之道,在於因時製宜,趨利避害。”
他目光掃過那位王禦史:“王愛卿言及‘牝雞司晨’,朕且問你,崔尚宮所奏,可是乾預軍國大事?可是左右官員任免?不過是在其職權範圍內,優化宮中庶務流程,提高效率,節省不必要的損耗。此等利宮利國之舉,何來‘乾坤倒置’之說?”
他頓了頓,語氣轉冷:“至於女子見識有限……北疆軍機圖、江南治水策,莫非也是‘見識有限’之人所能獻上?若非崔尚宮於書庫之中整理出前朝舊檔,洞察先機,春祭之時,朕與諸位愛卿,恐難安然立於此處!”
他直接將崔芷柔過往的功績一一擺出,每一件都擲地有聲,無可辯駁!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下來,那些原本還想附和的官員,也噤若寒蟬。
“朕擢拔人才,唯才是舉,不論出身,不論男女!”李恪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帝王的威嚴,響徹大殿,“崔芷柔之才,於國有功,於朕有益!其所奏streaining流程之議,朕覺得甚好!準奏!即日起,宮中部分常規用度,依新章由尚宮局核準!內侍省需全力配合,不得借故推諉!”
“陛下聖明!”房玄齡、李靖等務實派重臣率先躬身附和。他們看得清楚,陛下心意已決,且崔芷柔所提確為良策,於國於民有利,何必拘泥於性彆之見?
長孫無忌臉色變幻,最終也隻能默然躬身。他知道,外甥這次是鐵了心要扶持那位崔尚宮,此時硬抗,絕非明智之舉。
一場風波,在李恪的強勢決斷下,瞬間平息。那道關於優化宮中用度流程的章程,被正式確立下來。這意味著,崔芷柔和她領導的尚宮局,其權責和影響力,得到了皇帝的公開背書,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漪蘭殿。
崔芷柔很快便得知了朝堂上發生的一切。她握著那份蓋有朱批、準予施行的章程副本,指尖微微發燙。她能想象到他在朝堂之上,麵對眾多非議,是如何力排眾議,為她撐起一片天空。
他不僅給了她位置,更給了她施展才能的空間與權威。
她沒有沉浸在感激或激動之中,而是立刻召集尚宮局下屬四司主官,詳細解讀新章程,製定具體的實施細則,確保權力下放後,運作能夠更加規範、高效、透明。她深知,唯有將此事辦得漂亮,不出任何紕漏,才是對他信任最好的回報。
與此同時,一道新的、更引人矚目的詔令,也從紫宸殿發出——陛下欲於宮中開設“內書房”,並非皇子讀書之所,而是召選部分才學出眾、心思縝密的年輕女官,於處理本職之餘,輪值內書房,協助整理、謄錄、初步分類一些非核心機密的奏疏文書,並可就其中涉及的典章製度、曆史典故等提供查閱、注解服務,旨在提高文書處理效率,亦為女官提供更廣闊的曆練平台。
詔令雖未明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內書房”的首選,乃至未來的主導者,非新任崔尚宮莫屬!這已近乎是將部分“秘書”職能,賦予了內廷女官!
帝心獨斷,力排眾議。
梅影參朝,漸露崢嶸。
崔芷柔站在漪蘭殿的窗前,望著宮牆上方那片被夕陽染紅的天空。手中的章程副本沉甸甸的,腰間的“清恒”玉佩溫潤依舊。
她知道,自己腳下的路,正在他的鋪就與守護下,一步步延伸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向。那裡有更廣闊的天地,也有更嚴峻的挑戰。
她不再僅僅是後宮的一名管理者,更隱約觸及了前朝政務的邊緣。
這條路,孤獨,且險。但她彆無選擇,亦……無所畏懼。
她輕輕撫過窗欞,目光堅定而清澈。
既然他已為她劈開荊棘,那她便要在這條路上,走出屬於自己的風采,不負“清恒”之誌,亦不負他這……九重宮闕最深沉的期許與情意。
內書房的設立,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而她,已做好準備。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