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腳下有個靠山屯,屯子不大,攏共三十幾戶人家,靠著老林子討生活。屯子裡有個采參人,名叫趙大山,四十出頭,方臉盤,絡腮胡,一身疙瘩肉。這人膽大,屯裡人不敢去的老林子深處,他敢去,一來二去,還真讓他尋到幾株六品葉的老山參,發了點小財,蓋起三間大瓦房,成了屯裡的富戶。
這年秋裡,天氣涼得早,剛進八月,山裡就下了頭場雪。趙大山琢磨著趁大雪封山前再進一次山,指不定能撞上大運。他婆娘翠花攔著不讓,說這幾天右眼皮老是跳,林子裡邪性,夜裡總能聽見怪聲,像是啥東西在哭。趙大山啐了一口,罵她婆娘家家的儘瞎咧咧,背上獵槍、彆上開山刀、拎著索撥棍就進了山。
這一去,就是三天。
第四天頭上,趙大山回來了,卻不是自己走回來的,是被鄰屯兩個趕山的獵戶用爬犁拖回來的。人昏迷不醒,臉色青黑,渾身滾燙,嘴裡胡話不斷,一會兒喊“黑毛怪”,一會兒又哀求“彆追我”。更嚇人的是,他右邊小腿肚子上,有個烏黑的手印子,五個指頭清清楚楚,像是被烙鐵烙上去的,四周的肉都爛了,散發著一股子難以形容的惡臭。
翠花哭天搶地,請了屯裡的老郎中。老郎中瞧了瞧,又是紮針又是灌藥,折騰半天,搖頭歎氣:“山子這不是實病,是撞客衝撞邪祟)了!印堂發黑,邪氣入骨,俺這點本事救不了,趕緊……趕緊請李老四吧!”
李老四是屯裡的“明白人”,也就是跳大神的薩滿)。他家供著保家仙,據說挺靈驗,平日裡誰家小孩丟了魂、衝了黃皮子,都找他。但這李老四有個規矩,不出遠門,不看橫死鬼,更不招惹說不清道不明的“大東西”。
翠花顧不得許多,提了半扇豬肉、兩瓶燒刀子,哭著求上了門。李老四五十多歲,乾瘦,眯縫眼,聽翠花說完,又看了看禮物,沉吟半晌,才咂咂嘴:“唉,鄉裡鄉親的……先去瞅瞅吧。”
到了趙家,一進屋,李老四眉頭就擰成了疙瘩。他沒先看人,而是抽動著鼻子滿屋子嗅,最後目光停在趙大山腿上那黑手印上。
“好重的煞氣!”李老四倒吸一口涼氣,“這不是尋常的撞客,這是讓‘黑煞’給撲了!這東西邪性得很,怨氣衝天,專吸活人陽氣。”
翠花一聽,腿都軟了:“李大哥,啥是黑煞?可得救救俺當家的啊!”
李老四點上旱煙袋,嘬了兩口,煙霧繚繞中緩緩道:“老輩子人講,有些橫死、冤死的人,怨氣散不去,埋的地方又不對,屍身不腐,吸夠了地底的陰煞之氣,就能變成這種邪物,渾身長黑毛,力大無窮,就是黑煞。山子這是在老林子裡撞上剛成形的黑煞了,被它掐了一把,煞氣鑽進骨頭裡了。”
“那……那咋辦啊?”
“咋辦?”李老四磕磕煙袋鍋,“尋常的請仙送鬼的法子不頂用了。想活命,得以毒攻毒。你們得按我說的做,差一樣,山子就沒救,咱們還得跟著倒黴!”
翠花和聞訊趕來的趙家兄弟連連點頭。
李老四吩咐:“第一,準備三樣東西:三年以上的大公雞雞冠血一碗、黑狗牙磨成的粉一包、還有你們家鍋底刮下來的陳年鍋灰,要灶膛裡最黑那部分的。第二,今晚子時,在我家堂口擺香案,我要請老仙家下來問問路。第三,也是最要緊的……”
他壓低了聲音:“得知道山子是在哪兒出的事,那黑煞的老巢在哪兒。等山子稍微清醒點,必須問出來!不除了根,這東西遲早還得找回來,到時候一屯子人都不得安生!”
眾人趕緊分頭準備。雞冠血、黑狗牙還好說,那陳年鍋灰,翠花把自家和鄰居家的鍋底都刮乾淨了才湊夠一小碗。
天黑透後,趙大山果然清醒了片刻,雖然虛弱,但能斷斷續續說話了。他眼裡滿是恐懼,說是在老林子深處一個廢棄的“碓子房”過去伐木工人住的窩棚)旁邊,看到一個土洞,想著是不是有獾子,剛蹲下想瞅瞅,就被一隻長滿黑毛的大手狠狠攥住了腿肚子,那勁兒大的,像鐵鉗子。他回頭一看,差點嚇死,一個渾身黑毛、眼睛通紅的人形怪物正從洞裡往外爬,嘴裡噴著臭氣。他拚命掙脫,開了槍,那東西也不怕,嗷嗷叫著追了他老遠,後來他是怎麼跑出來的,都記不清了。
問清了大概方位,李老四臉色更沉重了。
子時,李家堂口。香案擺好,供著狐仙牌位,點著三炷香。李老四洗淨了手,披上一件半舊的紅布,腰間係著一串銅鈴。他讓閒雜人等都出去,隻留下趙家兩個兄弟當幫手。
李老四踩著步子,搖動銅鈴,嘴裡念念有詞,開始請神。隻見他渾身哆嗦,越抖越厲害,最後猛地一個激靈,眼睛睜開,眼神都變了,變得又尖又亮,聲音也又尖又細,翹著蘭花指,捏著嗓子說話——這是“狐仙”附體了。
“喲~何事喚本仙家啊?這滿屋子的煞氣,衝得俺鼻子癢癢!”狐仙借著李老四的嘴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老大趕緊跪下,把兄弟遇害的事一五一十說了。
狐仙李老四)眯著眼,掐指算了算,又叫趙老大把趙大山穿過的衣服拿一件來聞了聞。
“唔…好凶的黑毛煞!怨氣纏身,快成氣候了!”狐仙尖聲道,“你們準備的東西呢?”
趙老二趕緊把雞冠血、狗牙粉、鍋灰奉上。
狐仙看了看,點點頭:“還差一樣!去,找一根七寸長的棺材釘,要老墳裡起出來的,沾過死人血的最好!”
趙家兄弟傻眼了,這深更半夜,上哪去找老棺材釘?
就在這時,外麵看熱鬨的人群裡,一個放山的老把頭磕了磕煙袋,啞著嗓子說:“後山老墳圈子裡,前些年遷過一座無主老墳,棺材板子沒人要,興許……興許上麵還有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