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一帶的老山溝子裡有個小村,喚作靠山屯。這屯子地處偏僻,山高林密,曆來是黃皮子、狐狸、長蟲這些野物出沒的地方。屯裡人靠山吃山,也敬畏山裡的靈物,尤其對黃皮子恭敬有加,輕易不敢得罪。
話說屯子裡有個後生叫李三,三十出頭,讀過幾年書,腦子活絡,卻不肯安心種地,總想著走捷徑發財。他常年在縣城做些小買賣,見識比屯裡人多些,對老輩人傳下來的規矩也就不那麼放在心上。
這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夜,李三從縣城辦完年貨往家趕。天上飄著細雪,山路難行,等他走到半道的老林子時,天已擦黑。林子裡靜得出奇,連聲鳥叫都沒有,隻有腳下踩雪的咯吱聲。
正走著,李三忽然瞧見前麵有團黑影,約莫半人高,立在路中間。他心頭一緊,握緊了手電筒照過去——卻見是個穿著舊式官服的小老頭,頭戴瓜皮帽,身子站得筆直,兩手揣在袖子裡,正衝他笑呢。
李三嚇了一跳,這荒山野嶺的,哪來的這麼個古怪老頭?他壯著膽子問:“老人家,天都黑了,您在這兒做啥呢?”
那小老頭拱手作揖,開口說話,聲音尖細:“本官乃是這一方的巡察使,專管山中精怪之事。今日巡查至此,見你麵有福相,特來指點一二。”
李三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這老頭莫不是唱戲的跑丟了?卻見那小老頭從袖中摸出個木牌,上麵刻著些看不懂的符文。
“本官見你頗有慧根,若肯供奉本官,保你家宅平安,財源廣進。”小老頭眯著眼睛笑道,“隻需每月初一十五,備下燒雞一隻,老酒一壺,置於後院西北角即可。”
李三將信將疑,但聽說能發財,心裡又有些活絡。他做生意正缺本錢,要是真有什麼仙家保佑,豈不美哉?
正要答話,忽然林子裡傳來一聲咳嗽,走出個扛著柴禾的老漢,是屯裡的劉大爺。劉大爺一眼瞧見那“官服小老頭”,臉色頓時就變了,大喝一聲:“好個不知羞的黃皮子,又在這兒騙人討封呢!”
那小老頭被這一喝,身子一縮,竟吱溜一聲鑽進了路邊的草叢裡不見了。李三驚得目瞪口呆,再看方才小老頭站的地方,雪地上留著一串黃鼠狼的腳印。
劉大爺走上前來,搖頭歎道:“三小子,你差點上了那孽畜的當!這是隻修行有些年頭的黃皮子,學著人樣討封呢。你要是應了它,它便真得了人氣,修成氣候,可你家就要倒大黴了!”
李三這才後怕起來,連忙謝過劉大爺。回家後,他把這事當成笑話講給媳婦聽,沒太放在心上。
誰知過了幾天,怪事就來了。
先是李三家院裡的雞少了兩隻,地上留著些黃毛。接著他夜裡總聽見院外有人說話,細聽又沒了聲響。最邪門的是,他三歲的小兒子突然發起高燒,嘴裡嘟囔著“黃爺爺要官做”。
李三媳婦急了,催著他去找屯裡的馬婆婆。馬婆婆是屯裡看事兒的,通曉這些精怪門道。李三本來不信這些,可見孩子病得奇怪,隻好硬著頭皮去了。
馬婆婆聽了來龍去脈,掐指一算,搖頭道:“壞了,那黃皮子認定你答應了它,這是纏上你家了。這類野仙最是難纏,不得封正不肯罷休。”
“那該怎麼辦?”李三這下慌了。
馬婆婆點起煙袋鍋,慢條斯理地說:“這類事我見多了。黃皮子修行到一定火候,就要找人討封。它會扮成各種模樣問人:‘你看我像人還是像神?’要是人說它像神,它便得了道行;要是說它像人,道行儘損,會記恨於人。你這隻更精,直接扮成官兒騙供奉。”
她接著說:“這東西既然盯上你了,躲是躲不掉的。得按老規矩來,請保家仙出麵說和。”
李三隻好按馬婆婆說的,備下香燭供品,請屯裡供著胡仙狐狸)的張老漢幫忙說和。張老漢請出保家仙,那黃皮子果然來了,附在一個村民身上,哭訴修行不易,非要李三給它個名分不可。
幾經周折,雙方總算達成協議:李三家每月初一供它一隻燒雞,但不得進家宅,隻護佑他家買賣順利。那黃皮子這才心滿意足地離去。
說也奇怪,自此之後,李三的生意果然順當起來,每次去縣城賣山貨,總能賣個好價錢。他漸漸忘了最初的恐懼,反而覺得有這麼個“仙家”保佑也不錯。
一年後的某個夜晚,李三從縣城回來,喝了些酒,又路過那片老林子。此時月明星稀,林中小路清晰可見。走著走著,他忽然又見那個穿官服的小老頭站在路中間,比上次更加真切了,連官服上的補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李三兄弟,彆來無恙?”小老頭拱手笑道,聲音依然尖細,“托您的福,本官即將升遷,要調往南山就任。今日特來辭行,順便有一事相求。”
李三酒勁上頭,大著膽子問:“何事?”
“本官這一去,需有個文書小吏隨行。看你家小子機靈,不如讓他跟我去,將來必有個前程。”小老頭眯著眼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三一聽,酒醒了一半。他家就一個獨苗,哪能跟黃皮子去修行?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孩子還小,還得讀書呢。”
小老頭頓時變了臉色,官服似乎鼓脹起來:“好個不識抬舉的李三!本官好意提攜,竟敢推三阻四!”說罷,竟向前逼近幾步。
李三嚇得連連後退,腳下一滑,跌坐在雪地裡。正當危急時,忽聽林中一聲斷喝:“孽障!得了些道行就敢害人奪子,不怕天雷轟頂麼?”
但見馬婆婆和張老漢從樹後轉出,馬婆婆手中拿著一麵銅鏡,直照向那小老頭。張老漢則念念有詞,請胡仙現身。
小老頭被銅鏡一照,頓時原形畢露,變成一隻碩大的黃鼠狼,穿著個小官服,人立而起,吱吱亂叫。這時,一隻火紅的狐狸不知從何處竄出,與那黃皮子對峙嘶鳴。
經過一番外人看不懂的較量,那黃皮子終於敗下陣來,脫下小官服,叩頭認錯,承諾不再騷擾李三家,灰溜溜地鑽回林子深處去了。
馬婆婆對驚魂未定的李三說:“這孽畜貪心不足,得了供奉還想騙你家孩子做它的出馬弟子。好在咱們發現得早,不然孩子怕是保不住了。”
李三這回徹底信服,連連道謝。回家後,他按照馬婆婆的指點,在院門口埋了符咒,以防那黃皮子再回來報複。
說來也怪,此後靠山屯再沒人見過那隻穿官服的黃皮子。隻有偶爾有獵人說,在南山的深山裡,見過一隻特彆大的黃鼠狼,對著月亮拜拜,身上似乎披著塊破布,像是官服的殘片...
屯裡老人說,這些野仙修行不易,得了人氣就想討封成正果。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仙家貪念起來,比人還可怕哩。所以老規矩不能忘,該敬的敬,該防的防,方能相安無事。
李三從此改了性子,不再總想著走捷徑,老老實實做起了生意,對山中的靈物也多了幾分敬畏。每年小年夜,他都會在後院西北角放隻燒雞——不過不再是供奉,而是給過路的野仙們行個方便,結個善緣。
至於那隻一心想當官的黃皮子,有人說它在南山修行更深了,也有人說它貪心不足,最終遭了天譴。真相如何,恐怕隻有那老林子裡的月光知道了。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