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山毛遂自薦,縣太爺考校了他的學問後十分滿意,當即聘他為主筆,酬勞豐厚。更巧的是,縣太爺竟是當年與周文山同場應試的舊識,對他的才學本就賞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此,周文山時來運轉。他主編的縣誌深受好評,縣太爺保舉他做了縣學教諭。第二年恰逢鄉試,周文山本已無心功名,縣太爺卻極力鼓勵他應試,還贈他盤纏。
更奇的是,考試前夜,周文山夢見黃皮子銜來一支蘸滿朱砂的筆。醒來後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果然高中舉人。
捷報傳來,靠山屯都轟動了。周家頓時門庭若市,連多年不走動的親戚都上門道賀。周文山不忘本分,仍舊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對鄉鄰謙和有禮,不時周濟貧苦人家。
縣太爺任期屆滿升遷離去,臨行前又舉薦周文山接任縣丞一職。至此,周文山真是官運亨通,家道興旺,蓋起了青磚大瓦房,雇了丫鬟仆人,成了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周嫂子如今穿戴光鮮,卻總心裡不踏實,常對丈夫說:“當家的,咱們如今這一切,全賴黃大仙保佑。我總擔心福氣來得太猛,不是好事。”
周文山不以為然:“我既未貪得無厭,也未為富不仁,更未泄露天機,怕什麼?”
然而人心不足,周文山雖牢記三點約束,卻不知不覺起了更大的念頭。這日他與同僚飲酒,席間聽說朝廷將要開恩科選拔人才,心中不由一動:若是能中進士,入朝為官,豈不更能光耀門楣?
當晚回家,他竟在院中焚香,悄悄呼喚黃皮子。
黃皮子應聲而至,周文山吞吞吐吐說出想中進士的願望。黃皮子聞言麵露難色:“恩公,你命中隻有舉人之份,進士之位強求不得。況且近日我感應到天劫將至,需閉關修煉,恐怕不能再幫你了。”
周文山再三懇求:“隻求仙家再助這一次,此後絕不再勞煩仙家。”
黃皮子猶豫良久,終於歎道:“也罷,報恩報到底。但我需提醒恩公,這是最後一次,成與不成,皆看天意。而且此次乾預過甚,必遭反噬,恩公要好自為之。”
次日朝中果然傳來消息,皇上決定開恩科取士。周文山拜彆妻兒,赴京趕考。一路上出奇順利,恰逢有官船北上,捎帶了他一程,省去許多盤纏舟車勞頓。
考試當天,周文山自覺發揮極佳。然而放榜之日,卻遍尋不見自己名字。正失魂落魄時,忽有吏部官員前來,說皇上特旨增補名額,周文山名列其中!
原來主考官閱卷時,將周文山的卷子遺漏了。複查時發現此文采斐然卻未上榜,深感惋惜,便奏請皇上特批增補。
周文山喜極而泣,恍惚間似乎看見一隻黃皮子在遠處人叢中向他點頭,隨即消失不見。
周文山高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留京任職。消息傳回家鄉,周家更是門庭若市,連知府大人都親自登門道賀。周嫂子卻夜夜難眠,總做噩夢,夢見黃皮子渾身是血向她求救。
果然,周文山在京為官不過半年,就因卷入朝堂黨爭遭人彈劾。皇上震怒,下令革職查辦。幸好查明他確實無辜,隻是受人牽連,這才免去牢獄之災,但仍被削職為民。
寒冬臘月,周文山淒涼返鄉。走到當年遇見黃皮子的老林子時,忽然狂風大作,雪片紛飛中,隻見那隻黃皮子踉蹌跑來,身上血跡斑斑,身後雷聲隆隆。
“恩公快走!”黃皮子尖聲道,“我因逆天改命遭了天劫,今日恐怕在劫難逃。隻求恩公日後多行善事,莫要辜負我一番苦心!”
說罷,一道閃電劈下,正中黃皮子。周文山嚇得魂飛魄散,昏死過去。
醒來時已在家中,周嫂子守在床邊垂淚。原來是被獵人發現抬回來的。周文山大病一場,幾乎喪命。病愈後,他仿佛換了個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祿,重操舊業辦起私塾,專心教書育人。
奇怪的是,雖然他不再有黃皮子相助,私塾卻越辦越紅火,培養出不少人才。周家雖無大富大貴,卻也衣食無憂,平安順遂。
多年後,周文山已是白發蒼蒼的老翁。這日傍晚,他正在院中納涼,忽見一隻黃皮子帶著幾隻小黃皮子遠遠走來,到院門口竟人立而起,向他作了三個揖。
周文山會心一笑,知道這是當年的黃皮子渡劫成功,修煉成仙,特來道彆。他拱手還禮,目送它們消失在暮色中。
此後,周家世代流傳著“與仙結緣,知足常樂”的家訓。而靠山屯的老人們茶餘飯後,仍會說起那個關於黃大仙報恩改命的故事,最後總不忘叮囑兒孫:
“這世上啊,得失有命,強求不得。就算遇上仙緣,也要知足知止,不然啊,再大的福分也接不住哩!”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