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歎道:“非是縱容,而是等待有緣人。趙德勝之輩,不過小醜耳,其後尚有更大主使。公若能破此案,老夫自當助公一臂之力。”
“如何相助?”李正清問。
狐仙道:“明日午時,可在倉中西角槐樹下設乩壇,老夫自有分教。”
說罷,老者身影漸漸淡去,化作一隻白狐,躍窗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次日午時,李正清依言設壇。槐樹下置一八仙桌,鋪上黃紙,備好乩筆。趙把總等人遠遠看著,竊竊私語,皆以為新庫官瘋了。
李正清焚香禱告畢,與一老倉丁各執乩筆一端。不多時,筆自動,在沙盤上寫下四句詩:
“糧囤深處有乾坤,
金蟬脫殼計已深。
若要真相大白日,
且看明月照溝渠。”
筆跡剛勁有力,絕非李正清或倉丁所為。圍觀者無不駭然。
趙把總強作鎮定:“此乃幻術,大人切莫相信!”
正當此時,忽然倉外喧嘩,一群災民衝破守衛,湧入倉院,跪地哭求放糧。場麵頓時大亂。
李正清登上高台,朗聲道:“鄉親們稍安!今日我李正清在此立誓,必開倉放賑,絕不使一人餓死!”
災民歡呼聲中,趙把總麵色鐵青,悄悄退去。
是夜,月明如晝。李正清根據乩仙提示,來到倉後排水溝處。仔細觀察,發現溝渠一側磚石有鬆動痕跡。命人撬開後,赫然露出一個暗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正親持火把進入,曲折前行百餘步,竟通向城外一處宅院。院內堆滿糧袋,正是倉中失蹤的新糧。宅主不是彆人,正是趙把總的連襟——本地豪紳周員外。
人贓並獲,周員外隻得招供。原來他與趙把總勾結,通過暗道盜賣官糧已有數年,所得錢財大半孝敬了奉天城內某高官。
案情大白,李正清當即開倉放賑,救活了無數災民。趙把總與周員外被革職查辦,背後高官也受到懲處。
事後,李正清再次焚香感謝狐仙。香煙繚繞中,白須老者重現身影。
“公不必謝我,此乃天道。”狐仙道,“我本前明守倉吏,因清兵入關時不肯獻糧,被殺害於此。魂魄附於白狐,守護糧倉已近三百年矣。”
李正肅然起敬:“原來是忠義之士!敢問仙長,為何選我相助?”
狐仙微笑:“公前世乃此地縣令,曾為我收殮屍骨,立碑紀念。此番公再來,正是因果相報。”
言畢,狐仙取出一個布包:“此中有貪官們曆年貪墨的賬冊副本,以及他們與日本商社勾結,欲將糧食賣往關外的密信。公可依此徹底鏟除奸黨。”
李正清接過布包,再抬頭時,狐仙已逝。唯有窗外一隻白狐,對著明月長拜三下,倏忽不見。
此後,奉天官倉再無怪事發生。唯每年清明,李正清必至倉後孤墳前祭掃。有人說深夜常見一老一少兩個身影在倉廒間巡視,一個提燈,一個持杖,守護著糧倉安寧。
糧倉胡同的老人們至今還會念叨:“啥狐仙鬼怪的,都是人心作怪。心裡有鬼,看啥都像鬼;心裡有正氣,狐仙也來助你哩!”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