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關外遼河畔有個韓家店村,村裡有個叫韓老三的漢子,三十出頭,靠著祖傳的豆腐手藝過活。每日裡天不亮就起身磨豆子、點鹵水,做好豆腐後挑著擔子走村串巷叫賣。
這年臘月裡特彆冷,北風刮在臉上跟刀子似的。韓老三的媳婦王氏前年染癆病去了,留下個七歲的兒子小栓子,爺倆相依為命。小栓子懂事早,天寒地凍的也要跟著爹出門賣豆腐,說是能幫爹吆喝幾聲,省些力氣。
這日黃昏,豆腐還剩大半沒賣出去,韓老三心裡著急。眼看年關將近,欠的債還沒還上,米缸也快見底了。
“爹,咱們去河西村瞧瞧吧,聽說那村今兒個有戶人家辦喜事。”小栓子凍得通紅的小手指著河對岸。
韓老三猶豫了一下。河西村得繞三裡地,過那座老石橋。如今天黑得早,橋上積雪又滑,本不想去。可轉念一想,辦喜事的人家興許能多買些豆腐,便咬牙挑起擔子,拉著兒子往河西村去。
果然,河西村有戶張姓人家正給兒子娶親,大方地買下了所有剩豆腐,還多給了幾個銅子兒。韓老三喜出望外,連連道謝後,帶著兒子趕忙往回走。
此時天已黑透,北風更緊了,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走到石橋中間,忽見橋欄杆上坐了個白衣白裙的老太太,手裡拿著個長煙袋,正“吧嗒吧嗒”抽著旱煙。
韓老三心裡一驚,這冰天雪地的,哪來的老太太獨自坐在橋上?
正要上前詢問,那老太太先開了口:“賣豆腐的,這麼晚了還帶著孩子趕路呢?”
“是啊,老人家,這天寒地凍的,您怎麼獨自坐在這兒?要不要我送您回家?”韓老三好心問道。
老太太擺擺手,煙袋鍋子在黑暗中一明一滅:“不礙事,我歇歇腳。看你是個老實人,帶著孩子不容易。我這兒有三枚銅錢,你拿回去壓在豆腐缸底,明日做豆腐時甭掀開看,保你生意興隆。”
說著從懷裡掏出三枚亮閃閃的銅錢,遞給韓老三。
韓老三接過銅錢,隻覺得入手冰涼,不似尋常銅錢。正要道謝,一抬頭,老太太竟不見了蹤影,雪地上連個腳印都沒留下。
“爹,那奶奶怎麼一下子就不見了?”小栓子揉著眼睛問道。
韓老三心裡直打鼓,知道是遇上“東西”了。關外農村曆來有“五大仙”的傳說,這八成是遇上了狐仙或者黃仙。不敢多想,趕緊拉著兒子往家跑,手裡的三枚銅錢攥得緊緊的。
回到家,韓老三按老太太囑咐,將銅錢壓在裝豆腐的缸底。第二天做豆腐時,果然沒敢掀開看。說也奇怪,那日做出的豆腐格外香嫩白淨,一出擔子就賣個精光。接連幾天都是如此,韓老三的豆腐漸漸有了名聲,連鄰村的人都特地趕來買。
不出半月,韓老三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有了餘錢給兒子扯布做了新棉襖。村裡人紛紛稱奇,問他有什麼訣竅,韓老三隻說是改進了祖傳手藝,隻字未提橋上奇遇。
這日晚飯後,小栓子突然問道:“爹,缸底那三枚銅錢長啥樣啊?讓我瞧瞧唄。”
韓老三心裡好奇也被勾了起來,猶豫片刻後,終於掀開了豆腐缸。隻見缸底那三枚銅錢金光閃閃,比那日更加亮眼。拿起一看,銅錢上刻的不是尋常字樣,而是些看不懂的符文,中間卻各有一個小孔。
正當父子倆仔細端詳時,門外忽然傳來敲門聲。韓老三忙將銅錢揣進懷裡,開門一看,竟是村裡的趙媒婆。
“老三啊,給你道喜來了!”趙媒婆笑得滿臉褶子,“村東頭李財主家相中你的豆腐了,更相中你這個人踏實肯乾。他家小女兒年方十八,願意許配給你,不要彩禮,還陪送兩畝好地呢!”
韓老三愣住了。李財主家是村裡首富,他家小女兒知書達理,是村裡多少光棍漢做夢都不敢想的好親事。自己一個窮賣豆腐的,還帶著個拖油瓶,何德何能得此青睞?
趙媒婆見他猶豫,又道:“人家就一個條件,得把你那豆腐秘方帶去李家。這不多容易的事嘛!成了這門親事,你和小栓子可就吃穿不愁了!”
那晚韓老三輾轉難眠。懷裡那三枚銅錢貼著胸口,冰涼冰涼的。他想起那橋上的老太太,心裡隱隱不安。但李財主家的親事實在太誘人,想想這些年的苦日子,想想小栓子將來能過上好生活,終於一咬牙:答應!
三日後定親宴上,韓老三喝得酩酊大醉。李財主拍著他肩膀說:“好女婿,把那秘方拿出來瞧瞧吧,往後都是一家人了。”
酒勁上頭,韓老三掏出那三枚銅錢拍在桌上:“哪有什麼秘方!全是靠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