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讓他坐下,取來一碗清水,手指在水麵畫了幾個符,讓謝文遠喝下。謝文遠依言飲用,隻覺一股清涼自喉頭直下丹田,頓時神清氣爽。
“無妨了,那冤魂已被我送走。”胡先生道,“隻是它怨氣深重,恐不會善罷甘休。”
當夜三更,謝文遠被一陣刺骨的寒意凍醒。睜眼一看,床前站著個模糊的黑影,發出嗚嗚咽咽的哭聲。
“還我命來...還我命來...”黑影漸漸清晰,是個麵色青紫的吊死鬼,舌頭伸得老長。
謝文遠嚇得魂飛魄散,想要叫喊卻發不出聲。正在此時,房門砰地被撞開,胡先生站在門口,周身散發淡淡金光。
“孽障!敢在此撒野!”胡先生喝道,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柄拂塵,朝那鬼影一揮。
鬼影發出一聲淒厲慘叫,化作黑煙欲逃。胡先生口中念訣,拂塵再揮,黑煙頓時被吸入拂塵之中。
“多謝胡先生相救!”謝文遠驚魂未定,連連道謝。
胡先生擺手:“此鬼怨氣未消,恐還會再來。明日我與你去找它屍身,好生安葬,化解怨氣。”
第二天,按照胡先生指引,謝文遠在回城路旁的一片亂葬崗中,找到一具被草草掩埋的屍體。看樣子是個書生,懷中還揣著一封絕筆信,訴說自己因考試落第,無顏回鄉見父母,故而自儘。
謝文遠心生憐憫,出錢買了棺木,好生安葬,又請僧人為之超度。自此,再無鬼魅騷擾。
事後,謝文遠對胡先生越發敬畏,知他絕非尋常教書先生。這日鼓起勇氣問道:“胡先生莫非是...得道仙真?”
胡先生哈哈大笑:“什麼仙真,不過是個修行年久的老狐狸罷了。”
謝文遠雖有所猜測,親耳聽聞仍覺震驚。
胡先生續道:“實不相瞞,我乃胡家三太爺,修行三百餘年,本在長白山清修。因日軍侵占東北,道場被毀,不得已南下避難。見你家老宅靈氣充沛,特彆是那老槐樹與古井,乃是難得的靈眼,故借此棲身。”
謝文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胡三太爺道:“你心地純良,不因我是異類而懼我厭我,反而恭敬有加。我修行雖久,卻最重恩怨分明,你既有恩於我,我必當報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轉眼到了端午,衙門裡發生一樁大事。原經曆司主事調任,空缺出一個肥缺。謝文遠資曆雖夠,但上麵還有兩個比他資曆老的同事競爭,自忖無望。
胡三太爺卻道:“此事易爾,我自有安排。”
當夜,胡三太爺讓謝文遠備下三份禮物:一盒新茶,一方徽墨,一壺好酒。分彆送至三位關鍵人物家中:經曆司的老書吏、主事夫人的貼身丫鬟、還有一位據說能通陰陽的算命先生。
謝文遠不解其意,但還是照做了。
說也奇怪,不過數日,那兩位競爭對手一個突然告病返鄉,另一個被爆出貪汙醜聞。經過一番考察,上司竟真的將主事之位委予謝文遠。
升職宴上,謝文遠被同僚灌得大醉。回家路上,涼風一吹,酒醒大半,想起近日種種巧合,心下忽然明白:定是胡三太爺暗中施法相助!
他匆匆趕回宅中,直奔東廂房,叩門道:“胡先生,可是你...”
門吱呀一聲開了,胡三太爺笑吟吟站在門口:“區區小術,不足掛齒。”
謝文遠又是感激又是惶恐:“這...這可是操縱人事,若是被上頭察覺...”
胡三太爺擺手:“放心,我自有分寸。那二人本就不是清正之人,一個家中老母確實病重,不過被我托夢催他速歸;另一個貪汙之事確鑿,隻是賬本藏得隱蔽,被我略施小術讓查賬的發現而已。”
謝文遠這才安心,再三拜謝。
自此,謝文遠官運亨通,不出半年又升一級,薪俸翻了幾番,漸漸有了積蓄。媒人聞風而來,為他說了好幾門親事。
最終,謝文遠選中城南蘇家女兒。這姑娘年方二八,知書達理,相貌清秀,因戰亂耽誤了婚事。謝文遠甚是滿意,定下中秋後迎娶。
謝文遠歡天喜地告知胡三太爺,不料他聽後卻皺起眉頭。
“這樁婚事恐有蹊蹺。”胡三太爺道,“我昨夜觀星象,見你紅鸞星動中帶煞,不是吉兆。”
謝文遠心裡一沉:“胡先生的意思是?”
胡三太爺掐指一算:“明日你借口商量婚期,去蘇家再看看。注意看他家堂屋供奉的是什麼。”
次日,謝文遠依言前往蘇家。蘇父母熱情招待,說話間,謝文遠注意到堂屋神龕被紅布遮蓋,看不出供的什麼。趁蘇父不注意,他悄悄掀起紅布一角,頓時嚇了一跳:裡麵供的並非祖先牌位,而是一個三頭六臂、麵目猙獰的神像!
回家後,謝文遠將所見告知胡三太爺。胡三太爺聽罷冷笑:“果然如此!那是五通神像。蘇家定是許了願,借邪神之力招婿,實則是想吸取你的官運福報。”
謝文遠大驚:“這如何是好?”
胡三太爺道:“無妨,我自有對策。你隻管正常準備婚事,到時我陪你迎親。”
迎親當日,胡三太爺化作一枚玉佩掛在謝文遠腰間。花轎到門,新娘被扶出轎門,跨火盆時,忽然平地起了一陣陰風,火盆中火焰騰空三尺,變成幽藍色。
圍觀人群驚呼起來。隻見新娘子蓋頭飄落,露出一張青麵獠牙的鬼臉!
“妖孽敢爾!”謝文遠腰間玉佩光華大放,胡三太爺現身,手持拂塵指向新娘。
那“新娘”尖叫一聲,化作一團黑氣撲來。胡三太爺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麵銅鏡照去,黑氣頓時被吸入鏡中。
蘇家人見狀,嚇得跪地求饒,承認是為求富貴供奉五通神,答應為神媒尋個有官運的女婿,以換取家族興旺。
胡三太爺厲聲道:“邪神淫祀,害人終害己!速將神像毀去,懺悔罪過,否則必遭天譴!”
蘇家人連連叩頭,當即砸毀神像,發誓改過自新。
事後,胡三太爺為謝文遠另覓良緣,娶了城東一位姓林的姑娘,夫妻和睦,幸福美滿。
次年重陽,謝文遠與妻子備下酒菜,請胡三太爺共飲。酒過三巡,胡三太爺道:“我在貴宅叨擾已久,如今你事事順遂,我也該告辭了。”
謝文遠不舍:“胡先生何出此言?可是晚輩有所怠慢?”
胡三太爺笑道:“非也。你我緣分雖深,卻終有儘時。我感應到東北故地靈氣複蘇,且日軍氣數將儘,是時候回去重整洞府了。”
謝文知挽留不住,黯然神傷。
三日後,月圓之夜,胡三太爺向謝文遠辭行:“臨彆有一言相告:人生起落本是常態,須記得守正心、行正道,方得長久。我走後,那老槐樹下的古井萬不可開啟,切記切記!”
謝文遠連連點頭:“謹遵教誨。”
胡三太爺拱手作彆,走到院中老槐樹下,身形漸漸化作一道白光,沒入樹中不見。
謝文遠依言從未開啟古井,家宅一直平安興旺。後來他官至五品,育有二子一女,皆有所成。每年重陽,他必備酒菜於老槐樹下,敬祭三杯。
有人說深夜經過謝家老宅,曾見槐樹下有位青衣先生與謝文遠對坐飲酒,談笑風生。近看卻隻有樹影婆娑,風聲簌簌。
直到謝文遠耄耋之年,無疾而終。出殯那日,有人見一位青衣先生站在送葬隊伍後方,悄然拭淚。待葬禮結束,再尋已不見蹤影。
自此,謝家老宅幾經易主,那棵老槐樹依然枝繁葉茂,樹下的古井始終封存完好。偶爾有路人深夜經過,似乎還能聽到院裡傳來若有若無的讀書聲,伴隨著淡淡的異香,隨風飄散。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