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關外黑水屯出了件奇事。
屯子東頭的老牛家,有個後生叫牛三寶,二十出頭,生得膀大腰圓,是個乾莊稼活的好手。可這後生有個毛病,性子太直,說話不會拐彎,見到不平事總要插一嘴,為此沒少得罪人。
這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三寶從鎮上置辦年貨回來,天色已晚。走到半道,忽然刮起白毛風,雪片子橫著飛,砸得人臉生疼。三寶縮著脖子加緊趕路,忽然瞧見前麵雪地裡趴著個黑影,走近一瞧,竟是隻通體雪白的狐狸,後腿被獵夾子夾住了,鮮血染紅了一片雪地。
三寶心下不忍,蹲下身道:“白老仙家,遭罪了?我幫你鬆開,你可彆咬我。”
那白狐竟似聽懂人話,點了點頭。三寶費力掰開夾子,又從懷裡掏出備用的金瘡藥,給狐狸敷上,撕下衣襟包紮妥當。
“能走不?”三寶問。
白狐試著站起身,一瘸一拐。三寶搖頭:“這大雪天的,把你扔這兒非凍死不可。要不你跟我回家養傷,傷好了再走?”
白狐又點頭,眼中似有感激之色。三寶便將白狐揣進棉襖裡,頂著風雪往家趕。
到家後,三寶把白狐安置在倉房,每日送飯送藥,悉心照料。不出半月,白狐傷愈,一日清晨不見了蹤影,三寶隻當它回歸山林了,也沒在意。
轉眼到了除夕夜,三寶守歲到子時,剛吹燈睡下,忽聽窗外有人叫他的名字。
“誰呀?”三寶披衣起身。
推門一看,門外站著個白須老者,穿一身緞子麵棉袍,精神矍鑠,卻不認得是誰。
老者拱手道:“恩公莫驚,老夫便是你救下的白狐。今日特來相報,請隨我去個地方。”
三寶又驚又疑,跟著老者出門。說來也怪,明明剛下過雪,老者所過之處卻無半點腳印。二人穿林過崗,來到後山一處僻靜山洞前。
洞口被藤蔓遮掩,入內卻彆有洞天。石室寬敞,燈火通明,當中坐著個黑衣黑帽的老者,麵如黑鐵,不怒自威。白須老者上前行禮道:“黑老爺,恩公請到了。”
黑老爺抬眼打量三三寶,緩緩道:“既是有恩於胡仙,便是與我仙家有緣。今日請你來,是讓你看一樣東西。”
說罷,黑老爺從袖中取出一本泛黃的簿子,封麵上寫著三個朱紅大字:秀民冊。
“這是何物?”三寶好奇。
黑老爺道:“此乃本地精靈考評之冊。世間凡人隻知科舉功名,卻不知山林野仙亦有考核。每歲年終,吾等便據此冊評定方圓百裡有靈性之人的德行才乾,記錄在冊,上報天庭。”
三寶接過冊子翻看,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人名,每個人名後皆有評語,分“才、德、緣、業”四等。令他吃驚的是,冊中多是黑水屯的鄉親,連他自己也在其中。
“牛三寶,性直率真,勤勉肯乾,然口無遮攔,易招是非。評為中中。”三寶讀著自己的評語,不免有些不服氣。
再往下看,更是驚訝。屯裡最有學問的私塾先生趙夫子,隻評了個中下,評語是“學識雖廣,卻無真知,好為人師,實則迂腐”;而平日裡遊手好閒的二流子馬小五,竟評了個中上,評語是“看似懶散,實則通達,心有七竅,善察人情”。
三寶越看越糊塗:“這評的是否公允?趙夫子滿腹經綸,怎就不如一個二流子?”
黑老爺笑道:“人間評判,多看重表麵文章。我等仙家考評,卻觀其本心真性。趙夫子雖讀書萬卷,卻隻會死背經文,毫無己見;馬小五雖不務正業,卻通曉世情,為人豁達,遇事總有妙法。豈不聞‘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三寶恍然有所悟,又翻看幾頁,忽然發現屯裡首富錢老爺竟評了個下下,評語尤為嚴厲:“為富不仁,盤剝鄉裡,縱子行凶,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三寶想起錢家少爺日前強占李寡婦田產,逼得人家懸梁自儘的事,不禁暗暗稱是。
黑老爺道:“今日讓你看此冊,一是報恩,二是借你之口,警醒鄉裡。仙家之眼,明察秋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三寶正要再問,忽聽遠處雞鳴,白須老者忙道:“天快亮了,恩公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