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長白山下有個靠山屯,屯子裡有戶姓張的人家,家主張九爺是屯中首富,祖上曾在京城做過官,家中頗有些底蘊。
這張九爺五十出頭,為人精明能乾,隻是生性多疑,尤其對家中財物看得極緊。家中雇了七八個長工,還使喚著兩個丫鬟和一個老媽子。張夫人早逝,留有一子名喚寶柱,年方十六,正在縣城讀書,平日不在家中。
這年秋收剛過,張九爺忙著清點糧倉,準備將新收的糧食運到城裡售賣。這日清晨,他照例打開藏在臥房暗格中的紫檀木匣,欲取些銀錢雇車馬,豈料打開一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匣中三根金條、一對翡翠鐲子和數十塊銀元竟不翼而飛!
張九爺這一驚非同小可,這暗格位置極為隱蔽,連他兒子寶柱都不知具體所在,鑰匙更是從不離身。他強壓驚慌,將家中上下下搜了個遍,卻一無所獲。
“家賊難防啊!”張九爺跌坐在太師椅上,長歎一聲。這些財物是他多年積攢下的體己錢,如今不聲不響就沒了,讓他如何不惱?
正當張九爺愁眉不展之際,長工頭老李道:“九爺,咱屯東頭胡四太奶或許有法子。聽說她家供著狐仙,能通陰陽曉世事,尤其擅長辨彆人心真假。”
張九爺平素不信這些,但如今束手無策,隻得死馬當活馬醫。次日一早,他便備了厚禮,往屯東胡四太奶家去。
胡四太奶已是古稀之年,卻精神矍鑠,眼如明鏡。她家堂屋正中供著一張狐仙畫像,畫上白狐眼神靈動,似笑非笑。
聽明張九爺來意,胡四太奶沉吟片刻,道:“九爺家中之事,老身已聽說了。既然信得過老身,我便請老仙家幫你一回。不過...”她頓了頓,“需得備三樣東西:一壺陳年高粱酒、一隻紅燒公雞,還有——九爺自家珍藏的那幅《山居秋暝圖》。”
張九爺聞言一愣。那幅《山居秋暝圖》是祖傳之寶,平日從不示人,這胡四太奶如何得知?
雖心中疑惑,但想到失竊的財物,張九爺隻得應下。
三日後,一切準備妥當。胡四太奶帶著個布包來到張家,吩咐在院中擺上香案,將酒、雞供上,那幅畫則掛在香案後方。
夜幕降臨,胡四太奶點燃三炷香,對著狐仙畫像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詞。不多時,忽然一陣風吹過,院中燈籠搖曳不定,那供桌上的紅燒公雞竟似動了動。
胡四太奶打開布包,取出一束淡金色的毛發,細長而有光澤。
“此乃老仙家修煉時脫落的靈鬃,有辨奸識偽之能。”胡四太奶道,“今夜子時,將所有人聚到院中,老身自有分曉。”
子時將至,張家所有長工、丫鬟、老媽子都被叫到院中,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以。
胡四太奶將靈鬃置於香爐中,點燃後,隻見一縷青煙嫋嫋升起,卻不散開,反而如遊蛇般在院中盤旋。眾人皆屏息凝神,看著這奇異景象。
那青煙先在眾人頭頂繞了一圈,繼而朝著丫鬟小翠飄去。小翠嚇得臉色發白,連道:“不是我!不是我!”那煙卻隻繞了她三圈,便轉向廚娘劉媽。
劉媽雙手合十,口中念佛不止。青煙同樣繞了她三圈,又轉向長工頭老李。
如此這般,青煙在每個人身邊都繞了三圈,卻未作停留。張九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莫非這法子不靈?
正當他疑慮時,那青煙忽然聚成一束,直朝院角柴堆而去!
眾人皆驚,目光隨之望去。隻見柴堆後緩緩站起一人,竟是平日寡言少語的長工趙三!
趙三麵如土色,渾身顫抖,想要逃走,雙腿卻似灌了鉛般動彈不得。那青煙纏繞在他周身,越收越緊。
“好你個趙三!”張九爺勃然大怒,“我待你不薄,為何行此偷竊之事?”
趙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泣不成聲:“九爺饒命!小的也是一時糊塗...老母病重,無錢醫治,這才...”
“胡說!”張九爺更怒,“你老母三年前就已過世,當我不知嗎?”
趙三啞口無言,隻得磕頭求饒。
胡四太奶歎道:“世間因果,自有報應。九爺,既然真犯已明,老身便不多留了。”說罷收拾東西離去。
張九爺命人將趙三捆了,押到柴房關押,準備次日送官。回到房中,他思來想去,總覺得此事蹊蹺:那暗格隱蔽,鑰匙從不離身,趙三如何得知位置又能打開?
夜深人靜,張九爺輾轉難眠。忽然,他聽得院中有細微響動,悄悄起身查看,隻見一道黑影閃進柴房。
張九爺屏息跟至柴房外,透過縫隙看去,不覺大吃一驚:那黑影不是彆人,竟是長工頭老李!
隻聽老李低聲道:“趙三兄弟,對不住了。本想讓你頂罪,我日後慢慢將財物運出,誰知那狐仙顯靈...你放心,你家中老小我會照料。”
趙三恨聲道:“李頭兒,你害苦我了!說好隻借幾日便還,如今卻要我去見官!”
老李歎道:“事發突然,我也沒法子。那鑰匙模子是你替我打的,若追究起來,你也脫不了乾係。不如一人承擔,我保你家人衣食無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門外張九爺聽得真切,頓時怒火中燒,一腳踹開柴房門:“好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我待你如兄弟,你竟如此害我!”
老李見事敗露,猛地推開張九爺就想逃走,卻不知何時,院中站滿了被驚醒的長工夥計。眾人聽得明白,紛紛堵住去路。
原來老李早生異心,與城外土匪勾結,欲竊取張家財物後遠走高飛。那日趁張九爺醉酒,偷拓了鑰匙模子,讓趙三暗中配製。趙三本不願,但老李握著他早年偷竊的把柄,威逼利誘之下,隻得從命。
事後老李將財物藏於廚房灶坑深處,本想風頭過後再取出,不料胡四太奶請來狐仙,靈鬃顯靈。老李見青煙指向趙三,心中暗喜,本想連夜說服趙三頂罪,卻不料被張九爺聽個正著。
真相大白後,老李、趙三被送官查辦。張九爺取回財物,對胡四太奶感激不儘,厚禮相謝。
胡四太奶卻道:“九爺不必謝我。世間萬物皆有靈性,狐仙雖能辨奸,卻終究管不了人心。老身隻是借仙家之眼,顯人心之暗罷了。”
事後張九爺反思良久,自覺平日待下人多有苛刻,才讓老李生出異心。於是改變作風,寬厚待人,張家愈發興旺。
而那隻靈鬃,胡四太奶並未取回,留給張九爺作為鎮宅之寶。據說後來張家又經曆了幾次風波,皆因靈鬃顯靈而化解。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至今靠山屯老人談起此事,仍嘖嘖稱奇:“那狐仙的靈鬃啊,真是比什麼測謊儀都準!青煙繞三繞,歹人心跳跳。隻可惜胡四太奶過世後,再無人能請動老仙家現身嘍!”
隻有張家後人知道,那束靈鬃至今仍供奉在祖宅中,隻是再無人見過它顯靈。或許仙家之術,隻渡有緣人吧。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