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趙老爺捧著玉簪入睡,果然又夢見了那古裝女子。這次女子不再哭訴,而是笑吟吟地向他道謝,說百年因果今日終於了結。趙老爺夢中大膽問道:“仙姑既已了結因果,可否保我趙家富貴永昌?”
女子臉色驟變,冷聲道:“貪得無厭!”拂袖而去。
趙老爺驚醒,手中玉簪竟變得滾燙。他慌忙將玉簪扔在桌上,一夜無眠。
第二天,趙老爺心有不甘,找來屯裡的神婆問計。這神婆姓馬,人稱馬仙姑,據說能請動胡黃二仙。馬仙姑掐指一算,搖頭道:“趙老爺,不是我不幫你,胡家仙最重信諾。既然說了因果已了,你再強求,隻怕適得其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老爺不信邪,又偷偷從省城請來一位自稱能拘仙馭鬼的法師。這法師擺下法壇,焚符念咒,說要強請狐仙現身。
法事做到一半,突然狂風大作,法壇上的燭火全變成幽幽綠色。法師慘叫一聲,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趙老爺嚇得魂不附體,連夜將玉簪送回張老疙瘩家,求他幫忙歸還狐仙。
張老疙瘩無奈,隻得再進山尋找那神秘山洞。說來也怪,這次他剛進山就迷了路,在熟悉的山林裡轉悠三天,怎麼也找不到那個洞口。
夜裡,張老疙瘩宿在樹下,夢見那銀毛老狐。老狐道:“趙守業自作自受,已受懲戒。玉簪既已出世,便不該再隱。你且收著,日後自有緣法。”
張老疙瘩醒來,發現懷中玉簪隱隱發燙。他知道這是仙家旨意,不敢違抗,便將玉簪小心收藏起來。
說來也怪,自那以後,張老疙瘩的運氣好得出奇。進山必能找到老山參,而且都是品相極佳的“六品葉”。更奇的是,有次他在山裡遇狼群,危急時刻懷中玉簪突然發出綠光,狼群竟四散逃竄。
屯子裡漸漸傳出風聲,說張老疙瘩得了狐仙庇佑。有人羨慕,也有人嫉妒。屯西頭的獵戶王老五就放出話來說:“什麼狐仙庇佑,分明是張老疙瘩撞了邪,遲早給屯子招災!”
這年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屯裡不少人家的存糧見了底。王老五上山打獵時又不慎摔斷了腿,家中更是雪上加霜。除夕夜,王老五家的柴房莫名其妙多出一袋米和兩隻凍山雞,解了燃眉之急。
王老五媳婦在米袋裡發現一張字條,上麵畫著隻簡筆狐狸。王老五這才知道是張老疙瘩暗中相助,慚愧不已,從此對張老疙瘩敬重有加。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一股胡子土匪)流竄到靠山屯附近,揚言要洗劫屯子。屯裡人心惶惶,趙老爺更是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危急時刻,張老疙瘩夢見老狐對他說:“明日午時,將玉簪置於屯口老槐樹下,自有退敵之法。”
第二天,張老疙瘩依言將玉簪放在老槐樹下的石台上。午時剛過,山路上塵土飛揚,胡子馬隊果然來了。可奇怪的是,他們走到屯口竟像瞎子般原地打轉,領頭的胡子頭揉著眼睛大叫:“邪門了!這屯子怎麼找不著路進去?”
僵持半個時辰後,胡子們悻悻離去。屯民們躲在屋裡看得目瞪口呆,待胡子走遠,紛紛湧到屯口,卻見張老疙瘩正從老槐樹下取回玉簪。
經此一事,張老疙瘩在屯子裡威望大增,連趙老爺見了他都客客氣氣。但他從不以仙家代言人自居,仍本分做人,還常暗中用玉簪的神奇力量幫助鄉鄰。
這年中秋,張老疙瘩再夢老狐。老狐說:“你我緣分將儘。玉簪靈氣已散大半,可傳於有緣人。你侄鐵蛋心地純良,可繼承此物。”
張老疙瘩問:“仙家今後何在?”
老狐笑道:“緣起緣滅,自有定數。你隻需記得,仙家不遠,在人心善惡間。”說罷化作青煙散去。
第二天,張老疙瘩將玉簪傳給鐵蛋,並鄭重囑咐使用玉簪的三條規矩:不助惡、不炫技、不強求。
鐵蛋繼承玉簪後,並未留在靠山屯,而是外出闖蕩。有人說在抗聯隊伍裡見過他,說他好像能預知危險,多次幫隊伍躲過日軍圍剿。也有人說他後來去了南方,再無音訊。
隻有靠山屯的老人們茶餘飯後還會講起狐仙簪的故事,最後總要感歎一句:“這仙家寶物啊,還得有德之人才能鎮得住。心術不正的,得了也是禍不是福!”
而那隻狐首玉簪,至今仍在某處等待著下一個有緣人,續寫新的傳奇。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