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程道人在趙家院中設下法壇,焚表上奏。夜深人靜時,忽然一陣清風吹過,程道人渾身一震,聲音變得洪亮:“吾乃龍虎山張天師是也,何方妖孽,在此作祟?”
這時,院中刮起一陣黃風,隱約現出黃袍老人的身影:“張天師,你門下弟子傷我子孫萬千,此事怎講?”
程道人實為張天師附身)怒斥:“爾不過一蟲妖,安敢妄自稱仙,禍害百姓?”
黃袍老人冷笑:“天地生我族類,自有生存之理。人類耕種,獨占五穀,我族為何不能取食?”
“荒謬!”程道人喝道,“人乃萬物之靈,耕種勞作,自食其力。爾等不勞而獲,毀人辛勞,已是罪過,還敢逞凶報複?”
兩方爭執不下,最終約定三日後鬥法定勝負。
這三天裡,趙家屯人心惶惶。有些人家偷偷備下祭品,向蝗仙賠罪;也有些年輕人支持程道人,認為應當徹底鏟除妖孽。
趙福生病稍好後,對程道人說:“道長,我讀新學時,先生講過蝗災是自然現象,可如今親眼所見,似乎真有超自然之力。”
程道人歎道:“天地之大,無奇不有。新學有新學的道理,玄學有玄學的奧妙。這蝗蟲聚集千萬,精氣相通,確能形成集體靈識,這便是所謂的‘蝗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日夜晚,月光如水,程道人與黃袍老人在屯外荒地上對峙。
黃袍老人先出手,揮手間召來漫天蝗蟲,如黑雲壓頂。程道人則不慌不忙,取出一個葫蘆,拔開塞子,念動真言,竟吸走大半蝗蟲。
黃袍老人大怒,現出原形——一隻丈餘長的巨蝗,撲向程道人。程道人舞動寶劍,與之纏鬥。
正當鬥法激烈時,忽然天際傳來一聲清嘯:“二位住手!”
隻見一位白衣老者駕雲而至,竟是胡三太爺真身降臨。
胡三太爺對巨蝗說:“蝗王,你雖修行千年,但不應過度禍害人間。天地有平衡之道,你可取食,但不可絕人生計。”
又對程道人說:“程道長,蝗蟲亦是生靈,完全誅滅有違天和。不如各退一步。”
在胡三太爺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蝗群不再侵害趙家屯莊稼,屯民則劃出西山一片荒地,專供蝗蟲取食。程道人亦答應為被炮火打死的蝗蟲超度,助它們早日超生。
協議既成,巨蝗化回黃袍老人形態,向胡三太爺行禮:“謹遵太爺法旨。”又對程道人冷哼一聲,化作黃風而去。
胡三太爺對程道人點頭微笑,亦消失不見。
自此,趙家屯再未受蝗災侵擾。趙老栓等老一輩更加信奉胡三太爺,而趙福生等年輕人則明白了一個道理:天地萬物,平衡為重。
程道人在離開趙家屯前,對趙福生說:“民間信仰,看似荒誕,實則蘊含著先人對自然界的理解和敬畏。科學與玄學,或許隻是認識世界的不同方式罷了。”
趙福生若有所思,後來成了趙家屯的村長,既尊重傳統民俗,又引進新式農業技術,帶領屯民過上了好日子。
而每年夏天,西山荒地上依然會有蝗群聚集,但從不越界侵害莊稼。偶爾有小孩好奇想去捕蝗,總會被老人製止:“彆去,那是蝗仙的地盤,有約定的。”
據說,有人曾在月夜見過一位黃袍老人與一位白衣老者在西山上下棋,想必是蝗仙與胡三太爺在監督協議的履行吧。
這便是“炮打蝗仙”的傳說,在趙家屯流傳至今。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