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的電腦屏幕上,一道幽藍的光線在黑暗中遊走,最終定格在三環汽修廠的倉庫角落。那是他利用超高技術隱藏安裝的微型攝像頭,鏡頭如同蟄伏的鷹眼,將畫麵傳輸至終端——倉庫深處,王顯民正對著一張地圖指指點點,幾個穿著工裝的男人圍在他身邊,手裡的扳手和鋼管在昏暗的燈光下泛著冷光。
“放大畫麵,增強對比度。”李陽指尖在鍵盤上輕點,屏幕瞬間清晰起來。王顯民的側臉棱角分明,嘴角叼著的煙卷忽明忽暗,他用紅筆在地圖上圈出的位置,是城郊的一處廢棄碼頭,旁邊標注著“後天淩晨三點”的字樣。
犯罪痕跡智能掃描儀自動啟動,對畫麵中的細節進行拆解:王顯民指間夾著的紙張邊緣有細微的火藥殘留,與上次緝毒行動中查獲的炸藥成分一致;其中一個工裝男的衣領裡露出半截龍形紋身,與數據庫中某走私團夥成員的特征吻合;倉庫貨架上的零件箱,標簽下隱約透出“軍用物資”的字樣。
“他要動手了。”李陽將畫麵截圖發給鄭一民,同時調出王顯民近一周的行蹤軌跡。追蹤之瞳係統生成的紅線顯示,他頻繁出入碼頭周邊的集裝箱堆場,與一個外號“海蛇”的船長接觸過三次,每次見麵都在隱蔽的漁排上,時長不超過十分鐘。
鄭一民的電話很快打了過來,背景音裡能聽到季潔和陶非的討論聲:“李陽,確定是後天?需要立刻部署警力嗎?”
“再等等。”李陽切換畫麵,調出劉誌被殺案的卷宗,“劉誌的死還有疑點。”屏幕上彈出劉誌的屍檢報告,致命傷雖然是頭部遭到鈍器擊打,但手腕上有一圈不明顯的勒痕,與現場找到的繩索痕跡並不完全匹配。
身臨其境功能係統構建出劉誌被殺當晚的汽修廠場景,根據隱形攝像頭記錄的環境音金屬摩擦聲、輪胎漏氣聲)還原出可能的案發過程:劉誌被人從背後襲擊,但在倒地前曾有過掙紮,他的指甲縫裡殘留的皮膚組織,dna檢測結果並非王顯民或其已知手下,而是屬於一個未知男性。
“還有那三百萬。”李陽調出銀行流水,“劉誌從王顯民那裡拿到的封口費,案發後隻追回了一百萬,剩下的兩百萬憑空消失。王顯民的賬戶近期沒有大額支出,這錢不可能蒸發。”
超高模擬畫像技術根據那枚未知dna的基因序列,結合劉誌的社會關係網,生成了三個可疑人員的畫像。其中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男人,眉骨高度和耳垂形狀,與王顯民的遠房表兄——在銀行工作的張濤高度相似。
“張濤上周突然請了長假,去向不明。”李陽切換到張濤的通話記錄,黑客技術恢複的加密信息顯示,他曾給王顯民發過一條短信:“東西已轉移,按老地方存放。”時間就在劉誌被殺後的第二天。
陶非的聲音從聽筒傳來,帶著幾分凝重:“你的意思是,王顯民這次行動,不僅是為了走私,還可能和劉誌的死、那筆錢有關?”
“大概率是。”李陽將張濤的畫像與碼頭監控裡的身影比對,重合度超過85,“他很可能是在轉移那筆錢,或者用這筆錢交易。我們現在動手,隻能抓到走私的現行,卻打不破他背後的關係網,也查不清劉誌的真正死因。”
季潔接過電話,語氣沉穩:“我同意李陽的看法。劉誌的勒痕和未知dna,說明案發現場還有第三個人。王顯民這麼急著行動,說不定就是想趁我們注意力在碼頭時,把尾巴徹底掃乾淨。”
鄭一民在那頭沉默片刻,傳來翻動文件的聲音:“給你兩天時間,李陽,把劉誌案的疑點查清,找到那三百萬的去向。陶非,你帶人暗中監控碼頭和汽修廠,彆打草驚蛇。季潔,重新梳理劉誌的社會關係,重點查張濤。”
李陽關閉通話界麵,將隱形攝像頭的畫麵調成實時監控模式。屏幕上,王顯民已經離開倉庫,隻留下兩個工人在搬運木箱,箱蓋縫隙裡露出的,似乎是某種槍械的輪廓。他深吸一口氣,點開劉誌案的證據文件夾——那裡還有太多碎片,等著被技術的光一一照亮。
窗外的夜色漸濃,汽修廠的燈光在遠處明明滅滅,像一頭伺機而動的猛獸。李陽知道,這兩天將是與時間的賽跑,他必須在王顯民動手前,拚湊出真相的全貌,否則不僅會錯過抓捕時機,更會讓劉誌的冤屈石沉大海。
隱形攝像頭的畫麵依舊安靜,倉庫裡的陰影卻仿佛在無聲湧動。李陽的指尖懸在鍵盤上,目光銳利如鷹——他能感覺到,那張籠罩在汽修廠上空的黑網,即將在後天淩晨收緊,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收網前,找到那根能將整張網連根拽起的繩索。
喜歡重案六組之李陽請大家收藏:()重案六組之李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