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的電腦屏幕在深夜依舊亮如白晝,十個技術係統如同精密的手術刀,逐層剖開“神州狀元散”背後的黑產網絡。犯罪痕跡智能掃描儀的藍光反複掃過從楊半仙倉庫搜出的藥材,在一味標著“益智草”的乾草裡,提取到了與某地下藥材市場流通的“鉛汞超標何首烏”完全一致的成分——這味被明令禁止入藥的劇毒藥材,正是導致學生中毒的元凶。
“啟動罪惡功能係統深度挖掘供應鏈。”李陽的指尖在鍵盤上飛舞,屏幕左側彈出一張複雜的產銷圖譜:楊半仙的“狀元散”原料並非來自正規渠道,而是由一個叫“黑九”的藥材批發商提供,此人長期在城郊農貿市場的地下倉庫交易,專賣各種違禁藥材。黑九的上遊,則是一個盤踞在鄰省的非法加工廠,專門生產摻假藥材,再通過地下網絡銷往各地。
右側屏幕上,黑客技術攻破了黑九的加密賬本,流水記錄觸目驚心:近半年來,他向楊半仙提供了超過三十公斤的劇毒藥材,非法獲利達五十餘萬元。更令人發指的是,賬本裡還記錄著其他“客戶”——包括十幾個像楊半仙這樣的江湖遊醫,他們將摻毒藥材製成“增高藥”“減肥茶”等,專門坑騙學生和家長。
身臨其境功能係統構建出非法加工廠的三維模型,根據匿名舉報者提供的線索,還原出藥材加工的全過程:工人戴著簡陋的口罩,將鉛粉、汞劑直接混入草藥中,地上散落的包裝袋印著“保健品原料”的字樣,實則全是未經任何檢測的有毒物質。加工好的藥材通過物流偽裝成“農產品”,發往各地的地下倉庫。
超高模擬畫像技術根據監控碎片和目擊者描述,還原出黑九和加工廠老板的樣貌。黑九的左耳缺了一小塊據說是早年與人爭搶地盤被砍傷),加工廠老板則是個左撇子,右手手腕有塊燙傷疤痕——這些特征與數據庫中因生產銷售假藥被通緝的“趙老三”完全吻合。
追蹤之瞳順著物流信息延伸,紅線在地圖上標出二十多個收貨點,遍布周邊五個城市,每個點都對應著一個像楊半仙這樣的銷售終端。係統分析出這些終端的共同特點:都選在學校、社區醫院附近,目標群體精準鎖定為焦慮的家長和學生。
兩個技術證物掃描係統分工協作,一個在黑九的倉庫裡發現了一本客戶通訊錄,上麵記錄著每個“遊醫”的銷售業績和分成比例,楊半仙的名字後麵赫然寫著“月銷百份,提成三成”;另一個則破解了加工廠的出貨單,發現他們甚至為“狀元散”製定了“分級標準”——毒性越強,售價越高,美其名曰“效果更快”。
超動態視力技術捕捉到一段被忽略的高速公路監控畫麵:趙老三的貨車在運輸摻毒藥材時,曾與一輛警車短暫接觸,慢放百倍後能看清,貨車司機遞給交警一個厚厚的信封,交警接過信封後,竟未做任何檢查就放行——係統通過車牌識彆,確認這輛警車屬於鄰省某縣的交警中隊,涉事交警已被內部調查。
案發現場字幕技術在畫麵角落生成完整時間軸:【半年前趙老三與黑九建立合作,開始生產摻毒藥材】【三個月前楊半仙加入銷售網絡,主攻中學市場】【案發前一周因某批次藥材毒性超標,已有零星中毒案例,但未引起重視】【案發當天大規模中毒事件爆發,黑九與趙老三開始銷毀證據】,每一個節點都與醫院的就診記錄、物流信息、銀行流水相互印證,形成密不透風的證據鏈。
“所有關聯人員全部鎖定。”李陽將整合好的報告發送給鄭一民,屏幕上彈出“證據閉環”的綠色提示。陶非帶著隊員兵分五路,同時突襲了黑九的倉庫、趙老三的加工廠以及分布在各地的銷售終端。當趙老三被按在藥材堆裡時,他還試圖將責任推給“下遊銷售私自加量”,直到看到屏幕上他親自簽字的“毒性增強配方”,才徹底啞火。
審訊室裡,黑九看著賬本上的數字,手抖得握不住筆:“我就是想賺點快錢……沒想到會害這麼多人……”那些散布在各地的遊醫也紛紛認罪,其中一個曾在社區醫院門口擺攤的“神醫”哭著說:“家長們太想讓孩子變好了,我說什麼他們都信……”
鄭一民站在監控室,看著屏幕上被押解的二十三名涉案人員,對身邊的季潔和陶非道:“這案子能連根拔起,多虧了李陽這套技術,從一粒藥材追到整個網絡,一個都沒跑掉。”
季潔望向窗外,晨曦正透過雲層照亮醫院的方向,那裡的學生們經過救治,大多已脫離危險。“最該慶幸的是孩子們沒事,”她輕聲道,“這些利用家長焦慮牟利的人,必須付出代價。”
李陽關閉運行中的係統,屏幕暗下的瞬間,映出重案六組辦公室裡忙碌的身影。十個技術圖標緩緩熄滅,像完成使命的衛士。桌上的結案報告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名被紅筆圈出,旁邊寫著一行小字:“守護成長,不容黑手伸進校園。”
陽光穿過玻璃,落在報告上,那些冰冷的文字仿佛也有了溫度——技術終究是工具,而驅使它運轉的,永遠是對正義的執著,對生命的敬畏。
喜歡重案六組之李陽請大家收藏:()重案六組之李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