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辦公室裡,盯著電腦屏幕。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通話記錄和人員名單,每一條都像是一條通往真相的小路,但我就是找不到該從哪兒開始。
趙勇靠在椅子上翻文件,低聲說:“這事不對勁。襲擊前半小時大門就開了,說明內鬼早就知道他們的行動。”
“問題是,我們手裡什麼證據都沒有。”我揉了揉太陽穴,“連鄭銘那邊都沒法直接查。”
李悅敲著鍵盤忽然停下:“你們看這個。”
我和趙勇湊過去。她指著一段監控畫麵——時間顯示是襲擊前十分鐘,一個黑影從走廊儘頭走過,動作很輕,幾乎沒有聲音。
“這是誰?”趙勇問。
“值班警員張浩。”李悅調出值班表,“他那天晚上負責巡邏三樓走廊。”
“我記得他。”我說,“平時挺老實一個人。”
“可他在那十分鐘裡看了三次手機。”李悅放大畫麵,“低頭的動作特彆急,像是在收信息。”
趙勇皺眉:“會不會隻是碰巧?”
“要是碰巧,也太巧了吧。”我把鼠標拿過來,拖動進度條繼續往後走。畫麵中,張浩站在電梯口,像是在等人。幾秒後電梯門開了,他走進去,人就不見了。
“之後呢?”我問。
“之後他就沒再出現在三樓。”李悅調出其他監控點的畫麵,“他去了二樓一圈,然後下到地下車庫。”
趙勇猛地站起來:“地下車庫?那是敵人撤退的路線!”
“所以他可能是接應的人?”我小聲說。
李悅點頭:“至少有嫌疑。”
我深吸一口氣,打開通話記錄係統:“查他的通訊情況。”
幾分鐘後結果出來了。張浩在襲擊前兩小時打了七通電話,其中五次都是同一個號碼。
“這號碼是誰的?”我問。
李悅快速追蹤:“歸屬地是霖安市本地基站,但用的是匿名卡,注冊信息是假的。”
“能查到對方身份嗎?”
“很難。”李悅搖頭,“但可以確定一點——那個號碼在襲擊期間頻繁聯係境外ip,而且……”她頓了一下,“最後一次通話是在大門被打開前三分鐘。”
趙勇冷笑一聲:“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我沉默了一會兒,開口:“先彆急著下結論,我們要找更多證據。”
趙勇坐回椅子上:“你怕打草驚蛇?”
“不是怕,是不能冒這個險。”我看了一眼張浩的照片,“如果他是內鬼,那他背後還有人。”
李悅忽然插話:“還有一件事。”
我們轉頭看她。
“我在查資料時發現,張浩最近幾個月的工資卡流水有點奇怪。”她調出銀行記錄,“每次發薪日之後,都會有一筆金額差不多的轉賬,收款賬戶是個私人賬號,戶主叫王德勝。”
“這不是後勤科的那個老王嗎?”趙勇皺眉。
“對。”李悅點頭,“他是後勤采購組的負責人,專門負責警局日常物資調配。”
“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是一夥的。”我站起身,“我們得去找王德勝談談。”
趙勇抓起外套:“走。”
我們剛走到門口,局長秘書打電話來:“陳昭,局長讓你去一趟辦公室。”
我看了下手表:“現在?”
“對,他說有事要談。”
我和趙勇對視一眼,點點頭:“好,馬上過去。”
局長辦公室裡窗簾拉得很嚴實,屋子裡有些悶。他坐在辦公桌後麵,手裡拿著一份報告,是我們昨晚整理的初步調查材料。
“你們懷疑張浩?”他開門見山。
“目前隻是有嫌疑。”我說,“但我們掌握了一些間接線索。”
局長放下報告,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們想做什麼。但這事……牽扯太大。”
“您是說鄭銘?”我試探性地問。
局長沒說話,隻看著我:“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次襲擊會選在那天晚上?”
“因為那天晚上的警力分散。”我說,“大部分人都去支援外圍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