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勢漸歇,天色微明。狄府書房內燈火通明,氣氛凝重。曾泰帶著幾名侍衛,將足足兩大箱的工部賬冊檔案搬運至狄仁傑麵前。
“恩師,這便是近三年洛河堤防修繕的全部賬目副本,以及杜景儉大人近日核查時所做的批注和筆記。”曾泰指著箱子說道,臉上帶著一夜未眠的疲憊。
狄仁傑讚許地點點頭:“辛苦了。元芳那邊可有消息?”
話音剛落,李元芳便大步走入書房,蓑衣上還滴著水珠:“大人,巷子及周邊已仔細搜查過,並未發現明顯凶器。但在一處僻靜的牆角縫隙裡,找到了這個。”他攤開手掌,掌心是一枚小巧的、沾著泥汙的玉扣,形製精巧,不像尋常百姓之物。“另外,詢問了附近更夫,昨夜子時前後,確有一輛雙輪馬車在巷口停留了近半個時辰,車簾緊閉,看不清車內情形。更夫隻記得駕車的是個戴鬥笠的漢子,馬車樣式普通,無特殊標記。”
玉扣?狄仁傑接過那枚玉扣,仔細端詳。玉質溫潤,雕刻著簡單的雲紋,應是男子腰間佩飾上的組件。這會是凶手遺落的嗎?還是屬於死者杜景儉?
“杜景儉的遺物中,可有缺失的玉飾?”狄仁傑問。
曾泰翻查了一下京兆府送來的死者物品清單,搖頭道:“清單上記錄,杜大人腰間佩有完整玉帶,並無缺失。”
如此說來,這枚玉扣很可能屬於凶手或與案件相關的第三人!這是一個重要的物證。
狄仁傑將玉扣小心收起,隨後將目光投向那兩箱賬冊。“當務之急,是弄清楚杜景儉到底在賬目中發現了什麼,以至於招來殺身之禍。曾泰,你與我一同查閱這些賬冊,重點看杜景儉的批注之處。”
師徒二人立刻埋首於浩繁的賬冊之中。李元芳則在一旁警戒,並派人繼續追查馬車和玉扣的線索。
賬目冗長而枯燥,記錄著采購石料、木料、人工等各項開支。狄仁傑目光如炬,一頁頁仔細翻看,不放過任何細節。很快,他發現了杜景儉用朱筆圈出的多處疑點:
“采買青石三萬方,單價高於市價兩成……”
“征調民夫五千工,但堤防修繕段落工程量核算與此不符……”
“支付‘特殊物料’款項白銀五千兩,名目模糊,無明細……”
尤其引起狄仁傑注意的是最後一筆——“特殊物料”款項,支付給一個名為“隆昌號”的商行。而杜景儉在旁邊批注了四個小字:“查無此號”!
隆昌號?查無此號?這意味著五千兩白銀支付給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商行!這是赤裸裸的貪腐!
“曾泰,立刻去查這個‘隆昌號’的底細,看看它是否真的存在,與哪些官員有往來。”狄仁傑指示道。
曾泰領命而去。狄仁傑則繼續深入查閱。他發現,這些有問題的賬目,大多集中在一位名叫吳之承的工部郎中批示核銷的環節。吳之承,正是杜景儉的直屬上司。
“吳之承……”狄仁傑沉吟著。此人他略有耳聞,官聲似乎尚可,但若賬目問題屬實,他難逃乾係。
就在這時,曾泰去而複返,臉色更加凝重:“恩師,學生查閱了市舶司和戶部的商籍記錄,神都乃至京畿地區,根本不存在名為‘隆昌號’的注冊商行!而且,學生發現,那筆五千兩‘特殊物料’款項的撥付批文,雖有吳之承的簽章,但筆跡與往常略有差異,似乎……似乎是模仿的!”
模仿簽章?冒用商號?貪墨工程款項?案件的性質驟然升級!這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謀殺,而是牽扯到工部內部重大貪腐的黑幕!杜景儉很可能是因為發現了這些貓膩,才被人滅口!
“元芳,”狄仁傑沉聲道,“你立刻帶人,秘密監控工部郎中吳之承的府邸和行蹤,但切勿打草驚蛇。同時,查一查吳之承的背景,尤其是他的財務狀況和社會交往。”
“是!”李元芳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刻轉身安排。
狄仁傑則再次拿起那枚玉扣,心中疑竇叢生。如果此案核心是工部貪腐,殺人滅口,那麼凶手應是利益相關者。但這枚看似不屬於杜景儉的玉扣,以及那輛神秘的馬車,又暗示著此案可能還有更複雜的背景。貪腐官員殺人,通常會選擇更隱蔽的方式,偽造醉酒失足雖可,但留下馬車痕跡和玉扣,似乎又顯得有些疏忽大意。
“恩師,”曾泰猶豫了一下,說道,“學生剛才核查賬目時還發現一件事。所有有問題的款項支付,最終似乎都流向了幾家看似無關的錢莊,但經過多次中轉後,有一部分資金……流向了一個名為‘清風閣’的地方。”
“清風閣?那是何處?”
“是……是南市一家頗有名氣的書畫古玩店,但也有人說,那裡實際上是達官貴人私下聚會、進行一些不便公開交易的高級場所……”
書畫古玩店?高級隱秘場所?狄仁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貪腐的資金流向這種地方,絕非隻是為了購買古董字畫那麼簡單。這“清風閣”,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洗錢和利益輸送樞紐!
“看來,我們得去這‘清風閣’走一遭了。”狄仁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他預感到,杜景儉之死背後,隱藏著一張涉及朝臣、商賈的巨大貪腐網絡。而揭開這張網,或許會比尋找一個單純的殺人凶手更加危險。
晨光徹底驅散了夜色,神都新的一天開始。然而,對於狄仁傑而言,一場圍繞工部貪腐、牽扯人命的新戰役,才剛剛拉開序幕。他步出書房,目光堅定,準備直麵這隱藏在繁華帝都下的又一股暗流。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