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懿宗的倒台,如同在神都投下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王府被查抄,黨羽被清算,往日門庭若市的府邸如今朱門緊閉,隻剩下禦林軍冰冷的守衛,無聲地宣告著一位權勢親王的隕落。朝堂之上,與武懿宗過往甚密的官員或遭貶黜,或噤若寒蟬,氣氛一時肅殺。武則天對此案的處理可謂雷厲風行,既彰顯了法度無情,也沉重打擊了武氏集團內部過於膨脹的勢力,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暗含著她對太子李顯地位的某種微妙維護。
狄仁傑因破獲此叛國巨案,更得武則天倚重,賞賜豐厚,恩寵有加。然而,狄公卻並未有絲毫得意之色,反而愈發沉靜謹慎。他深知,扳倒一個武懿宗,並不意味著天下太平。阿卜杜勒依然在逃,如同懸在帝國西域利益頭上的一把利劍;朝中因武懿宗案而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如軍械管理漏洞、官員廉潔隱患等,亟待整頓;而武懿宗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的勢力,那“憩園”中發現的模糊線索,也像一根刺,紮在狄仁傑的心頭。
在這一天,狄仁傑正端坐在府中的書房裡,全神貫注地審閱著來自各地的奏報。這些奏報內容繁雜,涉及到整頓吏治、加強邊備等諸多重要事務。
正當狄仁傑沉浸在工作中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抬起頭,隻見曾泰手持一卷文書,神色匆匆地走了進來。
“恩師,大理寺與刑部會同審理武懿宗案,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曾泰走到狄仁傑麵前,恭敬地說道。
狄仁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武懿宗乃是朝中權貴,此案備受關注,他深知其中的複雜性和敏感性。
“哦?這麼快就有定論了?”狄仁傑接過曾泰遞來的文書,打開仔細閱讀起來。
曾泰在一旁解釋道:“經過連日來的審訊和調查,武懿宗對其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並且已經在供狀上畫押具結。這是案卷的摘要,請恩師過目。”
狄仁傑快速瀏覽了一下案卷摘要,眉頭微微皺起。武懿宗所犯之罪,不僅涉及貪汙受賄、結黨營私,還牽扯到一些與邊疆安全相關的敏感問題。
“嗯,此案事關重大,不可掉以輕心。”狄仁傑沉思片刻後說道,“雖然武懿宗已經認罪,但我們仍需進一步核實證據,確保萬無一失。”
曾泰連連點頭:“恩師所言極是,學生定當全力以赴,徹查此案。”
狄仁傑滿意地點點頭,將案卷摘要放在桌上,繼續說道:“此外,對於武懿宗的同黨,也不能輕易放過。要順藤摸瓜,將他們一網打儘,以正朝綱。”
曾泰應道:“學生明白,定會不遺餘力,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
狄仁傑看著曾泰,語重心長地說:“此案關係到朝廷的穩定和百姓的福祉,你一定要慎重處理,不可有絲毫懈怠。”
曾泰鄭重地回答:“恩師放心,學生定當不辱使命。”
狄仁傑接過,仔細瀏覽。案卷羅列了武懿宗勾結阿卜杜勒、指使趙乾等人謀殺周明琰、張昌宗、倒賣軍械、泄露軍情等十餘項大罪,證據鏈完整清晰,可謂鐵案如山。按照律法,武懿宗難逃一死。
“陛下之意如何?”狄仁傑合上案卷,問道。如何最終處置武懿宗,決定權在武則天手中,這不僅關乎法律,更關乎政治。
曾泰低聲道:“聽聞陛下震怒異常,但……似乎仍在猶豫。畢竟,武懿宗是陛下的侄兒……”
狄仁傑默然。他理解武則天的複雜心情。武懿宗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但其身份特殊,公開處決一位武氏親王,無疑會對武周皇族的威信造成衝擊。或許,一杯毒酒、一條白綾,保留其最後的體麵,是更可能的結果。
“阿卜杜勒可有消息?”狄仁傑轉換了話題,這是他更關心的問題。
曾泰搖頭:“海捕文書已發往各地,尤其嚴令邊境關卡細加盤查,但至今尚無確切消息。此獠狡猾異常,恐已改頭換麵,潛藏極深。”
狄仁傑眉頭微蹙。阿卜杜勒不落網,此案就不能算真正了結。這個危險的間諜頭目,就像一顆火種,隨時可能在其他地方燃起新的禍端。
“讓我們的人,繼續緊盯與西域往來密切的渠道,不可鬆懈。”狄仁傑吩咐道,“另外,對‘隆泰昌’商號的清算要徹底,其遍布各州的分號、關聯商隊,都要仔細核查,看看有無阿卜杜勒或其他漏網之魚可利用的據點。”
“學生明白。”曾泰領命,又道,“還有一事,恩師。兵部送來公文,就北衙禁軍軍械流失一案,提請追責涉事將領,並整肅軍紀,問詢老師意見。”
狄仁傑略一沉吟,道:“涉事郎將及軍校,按律嚴懲,以儆效尤。至於整肅軍紀,確是當務之急。你可代我擬個條陳,建議兵部會同各衛,徹查軍械管理、人員背景,完善規章,杜絕類似事件重演。”
處理完這些善後事宜,狄仁傑信步走到院中。秋意已深,庭中銀杏樹葉金黃,隨風飄落。他望著這滿院秋色,心中卻無半分閒適。武懿宗案雖破,但暴露出的問題觸目驚心:外敵環伺,內患隱存,吏治軍紀,皆有疏漏。治國如烹小鮮,絲毫馬虎不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元芳呢?”狄仁傑問道。
“李將軍去校場了,說是要督促內衛弟兄們操練,言道日後怕是還有硬仗要打。”曾泰答道。
狄仁傑點了點頭,李元芳的未雨綢繆,正是他所期望的。居安思危,方能長治久安。
就在這時,府門外傳來一陣喧嘩,管家狄春引著一位風塵仆仆的信使快步走來。
“閣老,安西八百裡加急軍報!”信使單膝跪地,呈上一封插著羽毛的緊急文書。
狄仁傑心中一凜,接過軍報,迅速拆開火漆。信是安西副都護郭元振親筆所書,內容簡短卻驚人:據可靠線報,逃亡的“賽爾德駝隊”首領阿卜杜勒,疑似已潛回西域,並出現在疏勒鎮以西的怛羅斯河穀地帶,與當地某些反周部落頻繁接觸,似有重大圖謀!郭元振已加強戒備,並派精乾斥候深入偵查,請朝廷速示方略!
怛羅斯!那是絲綢之路上的要衝,也是大唐與阿拉伯帝國勢力範圍的交界地帶!阿卜杜勒在此地出現,絕非偶然!他想要做什麼?聯絡舊部,卷土重來?還是醞釀著更大的、針對安西四鎮的陰謀?
狄仁傑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武承嗣案的餘波未平,西域的烽煙似乎又將再起。阿卜杜勒就像一條滑不留手的泥鰍,總能找到興風作浪的機會。
“立刻備轎,進宮!”狄仁傑毫不猶豫,對曾泰道,“你隨我同去。元芳回來後,讓他即刻整裝待命!”
安西軍情如火,容不得半點耽擱。狄仁傑知道,與阿卜杜勒的較量,已經從神都的暗戰,轉向了西域明刀明槍的對抗。帝國的西大門,正麵臨嚴峻的考驗。
他快步走向書房,準備帶上相關卷宗。神都的秋色雖美,但這位年邁的宰相心中,已飛向了萬裡之外的黃沙戈壁。新的征程,或許即將開始。而狄仁傑,這位帝國的守護神,又將再次挺身而出,直麵來自遠方的挑戰。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