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承恩門_神探狄仁傑第五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1章 承恩門(1 / 1)

夜色如墨,洛水無聲地流淌過神都洛陽,倒映著兩岸稀疏的燈火,也倒映著這座帝國心臟深不見底的暗流。狄仁傑站在洛水畔的官船甲板上,衣袂在微涼的夜風中飄動,他的目光越過寬闊的河麵,投向那片巍峨深沉、燈火闌珊的宮城。幽州之行的驚濤駭浪仿佛已被拋在身後,但他深知,真正的風暴中心,正在眼前這片恢弘的殿宇樓閣之下醞釀。

李元芳肅立在他身後,如同融入夜色的磐石。船頭船尾,皆是精銳內衛,雖經長途跋涉,卻無一絲鬆懈。除了他們,船上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被嚴密看管、神情萎靡的錢師爺,以及王孝傑秘密移交的、曾與契丹左賢王直接聯絡的一名被策反的契丹使者。這些人證,是狄仁傑直指核心的利箭。

“大人,已近洛陽,是否按計劃泊岸?”船老大上前低聲請示。

狄仁傑微微頷首:“按計劃,泊於上東門外的皇家碼頭,即刻遞牌子入宮,請求麵聖。”他必須搶在對手反應過來之前,將幽州所得、尤其是關於“麒麟承恩”佩和王孝傑密旨的真相,呈於禦前。

官船緩緩靠岸。碼頭上早已有接到消息的內衛接應。然而,就在狄仁傑準備下船,換乘馬車入宮之時,一隊盔甲鮮明的羽林軍突然疾馳而至,為首一名將領朗聲道:“狄閣老一路辛苦!末將羽林軍中郎將武攸暨,奉莒州郡王武懷運之命,特來迎接閣老!”

莒州郡王武懷運?狄仁傑心中一凜。武攸暨是武懷運的堂侄,掌管部分宮禁宿衛,他此刻出現,絕非偶然。

“有勞武將軍。”狄仁傑麵色不變,淡淡回道,“本閣需即刻入宮麵聖,稟報幽州軍務,不敢勞煩梁王殿下掛心。”

武攸暨卻擋在馬車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閣老車馬勞頓,莒州郡王已在府中備下薄宴,為閣老洗塵。陛下那邊,莒州郡王自會代為稟明,閣老不如先稍事休息……”

此言一出,狄仁傑身後的李元芳眼神驟然銳利,手已按上了鏈子刀的刀柄。周圍的空氣瞬間凝固。武攸暨此舉,名為接風,實為攔截,甚至可能帶有強行“請人”的意圖!

“武將軍,”狄仁傑的聲音陡然轉冷,在夜色中清晰可辨,“本閣奉旨巡查北疆,有緊急軍國大事需麵呈陛下,莫說是梁王宴請,便是天塌下來,也需麵聖之後再說!爾等在此阻攔欽差,意欲何為?莫非想試試陛下所賜尚方寶劍,是否鋒利嗎?!”

他最後一句運足了中氣,聲震四野,同時向前踏出一步,雖未持劍,但那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竟讓武攸暨和他身後的羽林軍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

就在這時,另一陣更加急促、更加整齊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火光映照下,一麵“內衛”旗幟迎風招展,一隊身著黑色勁裝、氣息精悍的人馬如旋風般衝至碼頭,為首者正是狄仁傑的心腹,內衛府大閣領曾泰!

“狄閣老!末將曾泰,奉陛下口諭,特來迎候閣老入宮!”曾泰飛身下馬,對狄仁傑躬身施禮,隨即目光如電般掃向武攸暨,“武將軍,你率羽林軍在此,所為何事?莫非不知狄閣老身負皇命,需即刻見駕嗎?”

曾泰的出現,以及他口中明確的“陛下口諭”,頓時讓武攸暨的氣勢矮了半截。他臉上青紅交替,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原來是曾閣領,末將……末將隻是奉梁王之命前來問候,既是陛下有旨,末將豈敢阻攔。”說罷,悻悻地一揮手,帶著羽林軍退到一旁。

狄仁傑與曾泰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切儘在不言中。他不再耽擱,在李元芳和曾泰的護衛下,迅速登上馬車,直驅皇宮。

紫宸殿內,燈火通明。武則天並未安寢,她似乎早已預料到狄仁傑會星夜入宮。當狄仁傑將幽州之行的經過、王孝傑的密旨與苦衷、孫滿倉的罪行、契丹左賢王的野心,尤其是那半塊“麒麟承恩”佩以及其可能指向的“承恩”殿宇的線索,一一詳細稟明時,這位女皇的臉上,先是震驚,繼而憤怒,最後化為一片深沉的冰冷。

她拿起那半塊玉佩,指尖在那“承恩”二字上反複摩挲,鳳目之中寒光閃爍,仿佛要穿透這玉佩,看清其背後那張隱藏至深的臉。

“麒麟……承恩……”武則天低聲咀嚼著這兩個詞,忽然,她猛地抬頭,看向狄仁傑,“狄卿,你可還記得,朕登基之初,曾將洛陽宮中幾處主要殿宇,賞賜給幾位親王暫居,以顯天家恩寵?”

狄仁傑心中一動,似乎抓住了什麼:“陛下之意……”

“其中,魏王承嗣,曾短暫居住於……承恩殿!”武則天一字一頓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更帶著滔天的殺意!

魏王武承嗣!那個曾經激烈謀求太子之位,最終因陰謀敗露,憂懼而死的武承嗣!

殿內瞬間死寂。若這“麒麟承恩”佩真與武承嗣有關,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個本應隨著武承嗣之死而煙消雲散的龐大陰謀網絡,並未消散,反而在其死後,被另一個更狡猾、更狠辣的人接手並繼續運作!這個人,利用武承嗣留下的資源和印記如麒麟佩),暗中勾結邊將、聯絡契丹、甚至操控太平公主,其目的,恐怕不僅僅是顛覆她武周的皇位,更是要徹底攪亂這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承嗣他已死多年……”武則天喃喃道,但眼神中的懷疑卻並未消退,反而更加濃重。武承嗣雖死,但他的舊部門客呢?他的政治遺產呢?誰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繼承這一切?

一個名字幾乎要呼之欲出——梁王,武三思!他與武承嗣同為武氏子弟中的佼佼者,關係密切,在武承嗣倒台後,他接收了其大部分政治勢力。而且,今日碼頭武攸暨的攔截,更是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陛下,”狄仁傑沉聲道,“此事牽連甚廣,尤其是可能涉及親王,若無鐵證,恐引發朝局動蕩。臣建議,暫不宜打草驚蛇。當務之急,是順著‘雲裳記’綢緞莊和這半塊玉佩的另一半,暗中查證,找到其與梁王府,或是其他可能人選的直接關聯!”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恢複了那位鐵血女皇的冷靜與果決:“狄卿所言極是。曾泰!”

“臣在!”曾泰躬身應道。

“著你率內衛精銳,給朕十二個時辰不間斷,嚴密監控‘雲裳記’以及梁王府一切人員往來!但有異常,立刻來報,不得打草驚蛇!”

“臣,領旨!”

“狄卿,”武則天又看向狄仁傑,“你一路辛苦,先回府歇息。此事,朕交由你全權負責,一應所需,皆可便宜行事!朕倒要看看,這藏頭露尾的碩鼠,究竟能躲到幾時!”

“臣,定不辱命!”狄仁傑重重叩首。

當他退出紫宸殿,走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宮道上時,心情並未有絲毫輕鬆。指向武懷運的嫌疑雖大,但以武懷運的性格,當真敢行此抄家滅族、甚至可能引火燒身、顛覆武周江山之事嗎?那個連親女兒或政治盟友)都能舍棄的冷酷評價,似乎與武懷運慣常的權術家形象,仍有細微差彆。

“麒麟承恩……武承嗣……武懷運……”狄仁傑在心中反複推演,“或許,我們都忽略了什麼……”

就在他即將走出宮門之時,一名小內侍悄悄塞給他一張紙條。狄仁傑不動聲色地接過,借著晨曦的微光展開,隻見上麵隻有一行娟秀的小字:

“承恩非殿,乃門。北望邙山,魂兮歸來。”

這字跡……狄仁傑瞳孔驟縮,這是上官婉兒的筆跡!她是在冒險提醒自己!“承恩”指的並非宮中殿宇,而是宮門?哪座宮門?北望邙山……邙山在洛陽城北,是曆代帝王陵寢所在……魂兮歸來,是追念故主?李唐皇室?!

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可能性,如同閃電般劈入狄仁傑的腦海!先帝高宗李治在位時,洛陽宮城北門,似乎就曾被稱為——承恩門!此門靠近皇室寢宮,象征承受皇恩,也曾是李治接見重要臣僚、顯示恩寵的地方!若“麒麟承恩”佩源於此,那它所象征的,就不是武周的恩寵,而是李唐的恩澤!其所效忠的,就不是武氏親王,而是李唐的皇室舊臣,或是……依舊心懷李唐的某位親王!

太平公主是李唐之女,王孝傑也曾被暗示對李唐舊事心存眷戀……難道這背後的“王爺”,並非武懷運,而是一位李唐的親王?是當今被幽居的皇帝李旦?還是……其他某位隱藏得更深的、以複興李唐為己任的宗室?

想到這裡,即便是狄仁傑,也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若真如此,這陰謀的格局、目的和背後的力量,將比他想象的還要龐大、可怕得多!

他猛地回頭,望向那在晨曦中露出巍峨輪廓的宮城,洛水依舊在旁靜靜流淌,但水下的暗流,已洶湧至足以吞噬一切的邊緣。

真相,仿佛觸手可及,卻又在最後一刻,遁入了更深的迷霧。狄仁傑知道,他必須更快,必須在對手徹底狗急跳牆、或者說在更大風暴被引爆之前,揪出那隻隱藏在“承恩”之門後的黑手。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玄幻:築基?不,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 重生秦建國 穿成惡毒雌性被全星際覬覦 直播忽悠異界,你管這叫吸血鬼? 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 七零斷親改嫁,懶美人養崽躺贏 一章極速快穿,炮灰們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