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在內衛府精心安排的靜室內養傷,狄仁傑調派了最可靠的護衛,太醫署也奉旨每日遣人前來診視,用藥皆是上品。然而,三日過去,李元芳的傷勢恢複卻異常緩慢,麵色依舊蒼白,精神也時常萎靡,甚至偶爾會出現短暫的心悸與眩暈。這與他素來強健的體魄和恢複力極不相符。
老太醫再次診脈後,眉頭緊鎖,對前來探視的狄仁傑稟道:“閣老,按脈象看,李將軍內腑震蕩之傷本應有所起色,但觀其氣色精神,反而似有虧虛之兆。下官反複查驗藥方與用藥,皆無問題,皆是活血化瘀、固本培元的上佳之品,按理不該如此……”
狄仁傑目光一凝:“太醫的意思是?”
老太醫遲疑片刻,低聲道:“下官不敢妄言,但李將軍此番情狀,倒不似純粹傷後體虛,反而……反而像是體內餘毒未清,或是沾染了某種……陰穢之氣,在不斷侵蝕元氣。”
“陰穢之氣?”狄仁傑想起那“陰蝕樁”的詭異,以及“九幽”種種邪異手段,心中頓時警覺。“可能確定?”
“下官才疏學淺,於這等詭譎之事,僅能憑脈象氣色推測,無法斷言。”老太醫躬身道,“或許……可請精通藥理乃至巫蠱厭勝之術的高人一同參詳?隻是此事……”
狄仁傑明白老太醫的顧慮,巫蠱厭勝在宮中是極敏感的話題。他沉吟道:“此事本閣知曉了,有勞太醫。暫且沿用現有方劑,但劑量可稍作調整,以溫養為主。對外,仍言元芳傷勢正在穩步恢複。”
“下官明白。”
送走太醫,狄仁傑獨坐李元芳榻前,看著他沉睡中仍微蹙的眉頭,心中疑雲大起。元芳的異常,絕非偶然。是那最後一處“陰蝕樁”爆發時沾染的邪氣?還是……有人在他傷後做了手腳?
他立刻喚來負責照料李元芳飲食湯藥的兩名心腹內衛,詳細詢問這三日來的每一個細節。從藥材采購、煎煮、送入,到李元芳的飲食、起居,事無巨細。
“藥材均由太醫署直接提供,由我等親自在內衛府小廚房煎煮,中途絕不假手他人。”
“飲食也由固定可靠的專人製備。”
“期間除太醫署的人,唯有曾泰大人前來探望過一次,停留約一刻鐘便離開了。”
曾泰?狄仁傑眼神微動。曾泰是他學生,現任長安縣尉,為人剛正不阿,斷無可能害元芳。但他來訪的時間點……
“曾泰來時,可曾接觸過湯藥或飲食?”
“未曾。他隻是與李將軍說了幾句話,詢問傷勢,並未靠近藥爐或食盒。”
線索似乎又斷了。狄仁傑相信這些內衛的忠誠和謹慎,若他們看守下還能被人下毒,那對手的手段未免太過匪夷所思。
他起身,走到外間煎藥的小爐旁。藥罐尚溫,殘留著濃重的藥渣。他仔細檢查了藥罐、爐火,並無異常。目光掃過堆放藥材的桌案,上麵還散落著一些未來得及清理的藥材碎屑。
狄仁傑俯下身,用手指撚起一點褐色的根莖類藥材碎屑,放在鼻尖輕嗅。是當歸,氣味純正。他又檢查了其他幾種,黃芪、黨參、三七……皆是他熟悉的傷藥成分,並無異樣。
就在他準備放棄時,眼角餘光瞥見爐膛邊緣,靠近地麵的縫隙裡,似乎嵌著一點極細微的、與周圍灰燼顏色略有差異的粉末。若非他心細如發,絕難發現。
他取過一支銀簪,小心地將那點粉末剔出,置於掌心。粉末呈灰白色,細如塵埃,並無明顯氣味。他用銀簪試探,銀簪並未變黑,說明並非尋常砒霜之類的劇毒。
但這粉末出現在煎藥爐膛旁,本身就極不尋常。
狄仁傑取來一張乾淨宣紙,將粉末小心包好。他並未聲張,隻是吩咐內衛:“將今日煎藥所用的所有藥材,連同藥罐、爐具,全部封存起來,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觸碰。另外,元芳接下來的湯藥,暫停服用,我會另請太醫開方。”
內衛雖不明所以,但見狄仁傑神色凝重,立刻凜遵。
狄仁傑帶著那包粉末,回到書房,命人秘密請來了一位他熟識的、致仕多年的老刑名仵作。此老不僅精通驗屍,於各類藥材、毒物乃至江湖下三濫的迷藥蠱物也頗有研究,且口風極嚴。
老仵作仔細檢視了那灰白粉末,又用清水化開一點,觀察其溶解狀況,甚至冒險用舌尖沾了微不可察的一丁點品嘗此法危險,請勿模仿),半晌,他麵色凝重地抬起頭:
“閣老,此物……並非中原常見之物。老朽年輕時曾隨商隊遠遊西域,在極西之地的古墓附近,見過類似的東西。當地土人稱之為‘屍苔粉’,乃是一種生長在極陰濕古墓或屍骸堆積之處的苔蘚,經特殊手法研磨焙乾而成。其性極陰寒,本身毒性微弱,常人接觸無礙,但若混入藥中,給重傷或元氣大傷者服用,便會如附骨之疽,不斷蠶食生機,延緩愈合,令人日漸虛弱,最終在沉睡中油儘燈枯,外表卻似傷重不治,極難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狄仁傑倒吸一口涼氣!“屍苔粉”!竟有如此陰毒之物!
“此物如何能混入煎藥之中?我的人看守嚴密……”狄仁傑追問。
老仵作沉吟道:“此物有一特性,遇高溫蒸汽會微微揮發,雖大部分藥性仍在藥湯中,但會有極少部分隨水汽附著於爐灶周圍。下毒者或許並非直接將粉末投入藥罐,而是將其塗抹在……嗯,比如,煎藥時使用的柴薪之上!或者,混入引火的炭塊中!如此,隨著爐火燃燒,水汽蒸騰,藥性便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融入藥湯與彌漫的蒸汽裡!看守者即便目不轉睛,也難防此法!”
狄仁傑豁然開朗!是了,問題出在燃料上!內衛們嚴防死守藥材和飲水,卻未必會去檢查每一根柴薪,每一塊炭!
“可能查出這粉末的來源?或者,有何特性可供追蹤?”狄仁傑追問。
老仵作搖搖頭:“此物製作不易,來源想必極其隱秘。特性嘛……除了性陰寒,便是其氣味極淡,幾乎無法察覺。不過,采集和製作此物的人,長期接觸,身上或許會沾染一絲極淡的、類似於陳年墓土與腐朽苔蘚混合的陰晦氣息,尋常人難以分辨,但若遇到嗅覺極其敏銳,或是受過特殊訓練之人,或可察覺。”
“陰晦氣息……”狄仁傑心中一動,想起那“承天”牌位入手時的冰涼,以及祆祠密室中的陳腐氣味。
送走老仵作,狄仁傑麵色陰沉如水。對手的歹毒與謹慎,遠超預期。他們不僅要在宏觀上製造混亂,甚至在微觀層麵,用如此隱秘的手段清除障礙!李元芳作為狄仁傑的左膀右臂,武功高強,自然是他們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目標。
他立刻下令,徹查內衛府近日所有柴薪、木炭的采購來源及經手人!同時,派人暗中監視太醫署所有可能與藥材、燃料采購相關的人員。
然而,對手顯然也預料到了可能的追查。內衛府負責采購雜役的小吏,在狄仁傑下令調查後不到一個時辰,便被發現溺斃於府後的一口廢井之中!死無對證!
線索再次中斷。
但狄仁傑並未沮喪。對手越是急於滅口,越是證明他們害怕暴露。這條“屍苔粉”的線索,雖然直接斷了,卻揭示了“九幽”另一個可怕的特點:他們不僅擁有邪異的信仰和龐大的組織,還掌握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源自域外或古代的詭譎手段!
這讓他更加確信,“承天”與“寂滅之主”的背後,必然牽扯到一個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黑暗傳承。
李元芳的湯藥在更換了燃料和重新嚴格核查後,恢複了供應。狄仁傑又親自為他運功療傷,輔以針灸,其恢複情況果然開始好轉。這更印證了“屍苔粉”的存在。
狄仁傑坐在書案前,麵前擺著“承乾”玉佩和“承天”牌位。一邊是守護,一邊是侵蝕。一邊可能源自前隋正統,一邊則走向了陰邪詭道。
“看來,不僅要查‘承乾’的守護者,也要查與這‘屍苔粉’類似的、流傳於黑暗中的知識與技藝了。”狄仁傑心中思忖。他想起了武則天提及的“精通巫蠱厭勝”的高人,或許,是時候去拜訪一些身處陰影之中,卻未必是敵人的人了。
他鋪開紙張,開始書寫一份名單,上麵羅列了一些他已知的、隱居於神都或附近的奇人異士,有精通風水地脈的隱士,有通曉西域諸國秘聞的胡商,甚至還有幾位……曾是前朝欽天監的舊人。
與此同時,一封密信通過特殊渠道,送到了正在養傷的李元芳手中。信的內容很簡單,隻有寥寥數語,提醒他注意身邊細微之處,尤其是日常用度。落款處,畫了一個極簡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圖案。
李元芳捏著信紙,眼神驟然銳利起來。這圖案,他見過,在狄仁傑給他看的那張機括圖樣上!
“彼岸花開”雖被阻止,但“九幽”的觸角,顯然並未完全收回。他們,還在活動!而且,目標可能不僅僅是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因傷勢帶來的虛弱感,將信紙湊近燭火,燒為灰燼。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好起來。這場戰鬥,還遠未結束。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