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微熹,神都洛陽的安化門外已是人馬肅立。一支規模適中卻精氣內斂的使團隊伍整裝待發。旌旗在略帶寒意的晨風中獵獵作響,旗上繡著的“周”字與“狄”字彰顯著使團的身份與威嚴。
狄仁傑身著紫袍,腰佩魚袋,神色沉靜地接受完兵部與鴻臚寺官員的例行送彆禮儀。他的目光掃過使團核心成員:
李元芳一身千牛衛將軍戎裝,按劍立於狄仁傑左後側,目光如鷹隼般掃視四周,全身緊繃如即將出鞘的利刃,負責整個使團的護衛安全。
曾泰身著深綠色官服,顯得沉穩乾練,他身邊跟著幾名書吏,攜帶著大量關於突厥的典籍卷宗,負責文書參謀與記錄。
如燕則是一身利落的胡服勁裝,外罩披風,她將協助李元芳協調護衛,並利用其女性的細膩觀察沿途風土人情與潛在信息。
張環、李朗兩位狄公親衛隊的校尉,身著明光鎧,精神抖擻,分彆統領前後隊護衛,負責具體的行程安排與警戒布防。
狄春則忙前忙後,最後檢查著馱馬上的行李物資,尤其是狄仁傑常用的書籍、茶具以及應急的藥物,確保萬無一失。
“人都到齊了?”狄仁傑沉聲問道。
“回大人,使團全員一百二十人,皆已到位,隨時可以出發!”李元芳朗聲回答。
狄仁傑微微頷首,目光再次掠過這座宏偉的帝都,隨即毫不猶豫地轉身,沉聲道:“出發!”
一聲令下,車馬轔轔,使團踏上了北上的官道。隊伍紀律嚴明,除了車輪馬蹄聲與風中旗幟的響動,並無多餘喧嘩。
離開神都繁華之地,越往北行,景象便愈發蒼涼。初春的北方,寒意未消,草木尚未完全複蘇,黃土官道兩側多是裸露的田地與蕭瑟的樹林。沿途遇到的百姓,臉上也多帶著邊地特有的風霜與警惕。
行程數日,晝行夜宿。李元芳與張環、李朗配合默契,將護衛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每日紮營,李元芳必親自巡視營地周邊,張環負責明哨暗崗的布置,李朗則檢查車馬輜重,確保無虞。曾泰每晚都會將當日見聞記錄在案,並與狄仁傑探討突厥局勢。如燕則時常與營地周邊的婦人孩童交談,有時能獲取一些官方渠道不易得知的邊地瑣聞。狄春則將狄仁傑的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
這一日,使團抵達了緊鄰邊境的重鎮——朔州。刺史早已得到消息,出城相迎,安排使團在館驛住下。
入夜,朔州館驛書房內,燭火搖曳。狄仁傑召集了核心幾人。
“明日,我們便要出關,進入突厥勢力範圍。”狄仁傑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清晰,“元芳,關外情況如何?”
李元芳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大人,根據末將派出的斥候回報,以及朔州邊軍提供的消息,阿史那匐俱的狼騎最近活動異常頻繁,就在關外百裡左右的幾個水草豐美之地遊弋。我們的使團目標明顯,一旦出關,恐怕立刻就會被盯上。”
曾泰補充道:“恩師,學生查閱卷宗,阿史那匐俱此人,不僅勇武,而且狡詐多疑。他未必會公然攻擊大周使團,但很可能會派人試探、騷擾,甚至製造事端,意圖挑起衝突。”
如燕也開口道:“叔父,我今日在城中市集,聽到一些來自關外的商人議論,說拔汗那可汗似乎對阿史那匐俱的舉動有些……力不從心,王庭內部爭吵不休。有些部落已經暗中向阿史那匐俱示好。”
張環、李朗對視一眼,齊聲道:“大人,我等已做好應對任何突發狀況的準備!定護得使團周全!”
狄春在一旁為眾人添上熱茶,臉上也滿是關切。
狄仁傑聽完眾人的彙報,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沉吟道:“嗯……情況果然不容樂觀。阿史那匐俱這是在玩火,既想挑釁我朝,又想借此壓服拔汗那。我們此去,無異於踏入龍潭虎穴。”
他看向李元芳:“元芳,傳令下去,明日出關後,全員提高警惕,護衛隊形收縮,斥候放出二十裡,一有異動,立刻來報。非必要,不得與突厥人發生衝突,但若有人主動攻擊,則堅決反擊,不必留情!”
“是!”李元芳凜然遵命。
“曾泰,將我們攜帶的國書、禮物再清點一遍,確保無誤。見到拔汗那,禮數需周全。”
“學生明白。”
“如燕,繼續留意各類信息,尤其是關於突厥內部各部落態度的。”
“是,叔父。”
“張環、李朗,約束好部下,不得滋擾地方,亦不得墜了我天朝威儀。”
“遵命!”二人抱拳。
安排妥當後,眾人各自離去準備。狄仁傑獨自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股帶著沙土氣息的冷風撲麵而來。遠處,黑暗中仿佛有狼嚎聲隱隱傳來。關外的世界,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他知道,真正的考驗,從明天踏出邊關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使團中的每一個人,都將麵臨嚴峻的挑戰。而他,必須帶領這支隊伍,在這危機四伏的草原上,找到一條通往和平的道路,至少,也要為大周爭取到應對的時間與有利的局麵。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