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為深沉,寒意也最是刺骨。狄仁傑、李元芳、曾泰三人,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沿著乾涸的河床,深一腳淺一腳地向下遊跋涉。每一聲夜梟的啼叫,每一次風吹草動,都讓他們的心弦緊繃。雖然追兵因緊急軍情暫時退去,但誰也不敢保證阿史那匐俱不會在穩定局勢後,派出更精銳的人馬進行拉網式搜索。
狄仁傑的官袍早已破損不堪,沾滿泥土,發髻散亂,多年的養尊處優讓他此刻倍感艱辛,但他目光依舊堅定,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力支撐著。李元芳肩頭的傷口因持續的活動再次滲出血跡,他卻恍若未覺,始終保持著最高警惕,如同護犢的雄獅,守護在狄仁傑身側。曾泰更是氣喘籲籲,書生體弱,這一夜的奔逃幾乎耗儘了他的體力,全憑一股信念在支撐。
“元芳,確定是這個方向嗎?”狄仁傑喘息著問道,聲音帶著沙啞。
“大人放心,”李元芳肯定地點頭,儘管他自己也因為失血和疲憊而臉色蒼白,“根據地圖和事先約定,沿著這條河床下遊約十裡,有一處廢棄的烽燧台,那裡是我們預設的備用彙合點之一。周大人若見到信號,定會派人前往接應。”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微光,支撐著三人繼續前行。天色漸漸由墨黑轉為灰蒙,遠方的天際線泛起一絲魚肚白。當第一縷晨曦勉強穿透薄霧,照亮荒涼的大地時,一座矗立在小山丘上的、殘破的黃土夯築的烽燧台輪廓,終於出現在視野儘頭。
“到了!”曾泰激動地低呼一聲,幾乎要癱軟在地。
李元芳卻並未放鬆,示意兩人隱蔽在河床邊緣的灌木後,低聲道:“稍等,我先去探查一番,以防有詐。”
他如同靈貓般悄無聲息地靠近烽燧台,利用殘垣斷壁掩護,仔細觀察四周。確認並無伏兵跡象後,他才發出約定的鳥鳴信號。
片刻沉寂,就在李元芳心中微沉之時,烽燧台後方也傳來了回應信號!緊接著,幾名穿著周軍服飾的矯健身影迅速出現,為首一人,正是使團護衛中的一名隊正!
“李將軍!是李將軍!”那隊正見到李元芳,激動地迎了上來,“還有狄閣老、曾大人!你們終於來了!周大人和我們都快急死了!”
見到自己人,李元芳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身體晃了晃,被那隊正連忙扶住。“將軍,你受傷了?”
“無礙,皮外傷。”李元芳擺擺手,急切地問道,“周大人何在?使團情況如何?阿貴他們可有消息?”
隊正一邊示意手下上前攙扶狄仁傑和曾泰,一邊快速回道:“周大人仍在白水戍驛館坐鎮,一麵穩定使團,一麵與朔州方麵保持聯絡。我等是奉命在此接應。阿貴校尉……尚未有消息傳回。”
李元芳眼中閃過一絲痛色,但知道現在不是傷感的時候。眾人迅速進入烽燧台殘破的基座內暫避,隊員拿出乾糧和清水給三人補充體力。
稍事休息,恢複了些許精神後,狄仁傑立刻問道:“邊境情況如何?鷹嘴峽那邊有何動靜?”
隊正神色一肅,稟報道:“回閣老,昨日收到您和李將軍傳回的情報後,周大人立刻以六百裡加急上報朝廷和朔州都督府。朔州都督府反應迅速,已派遣精銳斥候重點偵查鷹嘴峽,同時秘密向幾個關鍵隘口增兵。據最新傳回的消息,昨夜子時左右,鷹嘴峽附近確實發現有大規模人馬調動跡象,疑似阿史那匐俱的主力正在向峽穀兩側高地秘密運動,其意圖很可能是伏擊途經此地的拔汗那王庭隊伍,或是攔截我大周可能的援軍!”
果然!阿史那匐俱的目標就是鷹嘴峽!他想在此地製造一場足以改變突厥格局的襲擊或決戰!
“拔汗那可汗知道了嗎?”曾泰急忙問。
“消息應該已經通過其他渠道設法透露給王庭了,但拔汗那能否及時反應,或者是否願意相信,尚未可知。”
狄仁傑沉吟道:“阿史那匐俱昨夜緊急召回追兵,定是發現了我們的軍事調動,或者拔汗那那邊有了防備,打亂了他的突襲計劃。此刻,他恐怕是進退維穀。”
李元芳冷笑道:“他想伏擊彆人,卻可能反被我大軍與拔汗那夾擊!這是他的報應!”
狄仁傑卻緩緩搖頭,目光深邃:“未必。阿史那匐俱狡詐凶悍,既然計劃可能暴露,他或許會改變策略,行險一搏。邊境局勢,此刻恐怕已是千鈞一發。”
他站起身,雖然疲憊,但腰杆依舊挺直:“我們必須立刻返回白水戍!元芳,你的傷……”
“大人放心,我能堅持!”李元芳毫不猶豫。
“好!”狄仁傑決然道,“立刻出發!我們要儘快了解全局態勢,或許……我們這把鑰匙,還能插進最後那把鎖眼裡!”
一行人不敢再做停留,在接應小隊的護衛下,離開廢棄烽燧台,朝著白水戍方向疾行。隨著天色大亮,遠處的山巒和草原輪廓逐漸清晰,但彌漫在邊境上空的戰爭陰雲,卻愈發濃重。狄仁傑知道,他們雖然暫時脫離了險境,但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風暴,正在鷹嘴峽上空急速彙聚。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