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率更丞張文潛那封透著蹊蹺的名帖,在狄仁傑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京西,落雁坡,盼獨晤,急。”短短數字,卻蘊含著極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李元芳第一個反對:“大人,萬萬不可!深夜荒郊,對方身份雖自稱太子府屬官,但真假難辨,若是陷阱……”
曾泰也憂心忡忡:“恩師,如今神都形勢不明,崔湜、鄭愔之輩方才試探未果,難保這不是他們設下的圈套,意在加害恩師,或構陷您與太子私下勾結!”
如燕則道:“叔父,至少讓元芳帶人暗中護衛,以防不測。”
狄仁傑沉吟良久,燭火映照著他沉靜的麵容。他緩緩開口:“太子雖非雄主,但素來仁厚,若非真有十萬火急、關乎重大之事,其府中屬官斷不敢行此冒險之舉。此行雖有風險,但或許能窺見神都亂局之一角。若因畏懼而拒之,恐誤大事。”
他看向李元芳:“元芳,你帶兩名好手,遠遠跟隨,非到萬不得已,絕不可現身。若情況有異,以響箭為號。”
“是!大人務必小心!”李元芳深知狄仁傑一旦決定,便難以更改,隻能領命,暗自決定拚死也要護得大人周全。
子時將近,狄仁傑隻身一人,乘著一匹快馬,悄然離開翠微驛,向著京西的落雁坡而去。秋夜寒涼,月光被薄雲遮掩,四下裡一片朦朧,唯有馬蹄聲在寂靜的官道上格外清晰。
落雁坡位於神都西郊,是一處頗為荒涼的土坡,因秋季常有南飛大雁在此歇腳而得名,白日都少有人至,更遑論深夜。狄仁傑按轡徐行,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周圍。坡上枯草過膝,在夜風中發出沙沙聲響。
行至坡頂,隻見一棵老槐樹下,已有一人牽馬而立,正焦急地踱步。見狄仁傑到來,那人連忙迎上,借著微弱的月光,狄仁傑看清對方是一名四十歲上下、麵容儒雅卻帶著深深憂色的文官,正是太子府率更丞張文潛。
“下官張文潛,參見狄公!冒昧相邀,實乃情非得已,望狄公恕罪!”張文潛壓低聲音,急忙行禮,語氣中充滿了急切與不安。
“張大人不必多禮,何事如此緊急?”狄仁傑下馬,開門見山。
張文潛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湊近幾步,聲音壓得更低:“狄公,太子殿下……殿下他如今處境堪憂啊!”
“哦?細細道來。”
“自狄公北行後,朝中以崔湜、鄭愔為首的一乾新進官員,便屢屢在陛下麵前進言,或明或暗地指責太子殿下結交外臣、乾預政事,甚至……甚至影射殿下有不安於位之心。陛下雖未全然聽信,但近來對太子殿下確已不如往日親厚,東宮屬官亦有多人遭申飭或調離。”
狄仁傑眉頭微蹙,這與他之前的判斷相符。
張文潛繼續道:“這還罷了。更要命的是,三日前,東宮掌藏管理東宮典籍物資的官員)被發現暴斃於府邸,現場留有……留有與北疆突厥往來之密信殘片,內容語焉不詳,卻隱隱指向太子殿下曾私下與阿史那匐俱有所聯絡!”
狄仁傑眼中精光一閃:“竟有此事?信在何處?可曾查驗真偽?”
“信已被鸞台指鄭愔所在部門)的人取走,說是要詳加勘驗。太子殿下得知後,又驚又怒,深知此事若被坐實,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殿下深知狄公剛正不阿,智謀深遠,如今唯有狄公或能查明真相,還殿下清白!故而命下官冒險前來,懇請狄公施以援手!”張文潛說著,竟要屈膝下拜。
狄仁傑伸手托住他,沉聲道:“張大人不必如此。若太子殿下果真蒙冤,老夫豈能坐視?隻是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你可知那掌藏因何暴斃?現場還有何疑點?”
“據仵作初驗,乃是心悸突發而亡。但下官總覺得此事太過巧合。那掌藏雖職位不高,但為人謹慎,身體素來康健,何以突然暴斃?而且,他死後不過一個時辰,鸞台的人便好似未卜先知般趕到,迅速接管了現場和證物……”張文潛語氣中充滿了懷疑。
狄仁傑心中了然,這分明是有人做局,栽贓陷害太子。手段雖不算十分高明,但在陛下對太子已生疑慮的背景下,卻極為毒辣。
“此事老夫已知曉。”狄仁傑頷首,“你回複太子殿下,請他稍安勿躁,謹言慎行,切勿自亂陣腳。老夫既已返京,必當查個水落石出。”
“多謝狄公!多謝狄公!”張文潛連連作揖,感激涕零。
就在這時,遠處黑暗中突然傳來一聲極輕微的弓弦震動之聲!
“大人小心!”隱藏在暗處的李元芳反應極快,一聲暴喝,同時一道黑影如電般射出,直撲狄仁傑側前方!
“噗!”一支弩箭幾乎是擦著狄仁傑的袍袖,深深釘入他身後的槐樹乾上,箭尾兀自顫抖不休!
幾乎在弩箭射出的同時,李元芳也已趕到,將狄仁傑護在身後,目光如鷹隼般掃向弩箭來處。隻見遠處草叢晃動,一道黑影迅速向坡下遁去。
“追!”李元芳對隨後趕到的兩名護衛下令,自己則寸步不離狄仁傑左右。
張文潛嚇得麵無人色,渾身發抖:“狄……狄公……這……”
狄仁傑麵色沉靜,走到槐樹前,仔細看了看那支弩箭。箭杆普通,並無特殊標記,但做工精良,絕非尋常匪類所用。
“殺人滅口,還是警告?”狄仁傑心中冷笑,“看來,有人並不希望我與太子的人接觸,或者,是想坐實太子‘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罪名?”
片刻後,追蹤的護衛返回,稟報道:“將軍,那人身手極為了得,對地形頗為熟悉,借著夜色遁入山林,未能擒獲。”
李元芳臉色難看:“大人,此地不宜久留!”
狄仁傑對驚魂未定的張文潛道:“張大人,你也速速離去,一路小心。今日之事,除太子殿下外,切勿對他人提及。”
“是,是,下官明白!”張文潛連忙上馬,倉惶離去。
狄仁傑在李元芳的護衛下,也迅速離開了落雁坡。回驛館的路上,他沉默不語,心中已然明了。這神都的漩渦,遠比他想象的更深、更險。對手不僅限於崔湜、鄭愔這等弄權之臣,其背後恐怕還有更陰狠、更隱蔽的黑手。而太子這樁“勾結突厥”的冤案,便是這盤大棋的開局。
一場圍繞儲位、關乎朝局走向的驚濤駭浪,已撲麵而來。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