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坡的冷箭,如同一聲刺耳的警鐘,宣告著神都的歡迎儀式並非鮮花與讚譽,而是隱藏在暗處的刀鋒。狄仁傑安然返回翠微驛,並未聲張此事,隻是令李元芳等人更加警惕。他心知肚明,對手已然出招,且肆無忌憚。
翌日清晨,使團隊伍正式啟程,前往最後一段路程。日上三竿之時,雄偉壯麗的神都洛陽城郭終於清晰地映入眼簾。城牆巍峨,闕樓高聳,護城河水光瀲灩,儘顯天朝上國的磅礴氣象。
按照規製,狄仁傑需先至皇城外的四方館驛暫歇,沐浴更衣,等待皇帝召見。然而,隊伍剛至明德門外,便見城門處旌旗招展,儀仗森嚴,一隊宮廷內侍與禁軍早已在此等候。
為首一名身著深緋色宦官服色、麵白無須的內常侍上前,展開一卷黃絹,朗聲道:“陛下有旨!狄卿安撫北疆,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賜直入神都苑覲見,不必拘於常禮。欽此!”
城門直入,苑中覲見!這可是極高的殊榮,通常隻有在皇帝極為欣喜或是有緊急大事時,才會如此破例。周圍迎接的官員、圍觀的百姓頓時發出一陣低低的驚歎,看向狄仁傑的目光充滿了敬畏與羨慕。
“臣狄仁傑,領旨謝恩!”狄仁傑麵色平靜,躬身接旨。心中卻如明鏡一般,陛下如此急切召見,絕不僅僅是褒獎功臣那麼簡單。北疆捷報早已傳回,何須急於一時?這更像是要在某些人反應過來之前,先與他這個剛剛返京、尚未被各方勢力完全沾染的“關鍵人物”定下基調。
隊伍在內侍的引導下,穿過熙攘的天街,直入皇家禁苑——神都苑。苑內亭台樓閣,掩映在秋日絢麗的林木之間,太液池水波光粼粼,景色美不勝收,但此刻卻無人有心欣賞。
在太液池畔的蓬萊殿外,狄仁傑命李元芳等人在殿外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紫袍玉帶,深吸一口氣,在內侍的唱名聲中,緩步踏入殿中。
殿內並非大朝會的格局,隻有武則天端坐於禦榻之上,身旁侍立著上官婉兒。此外,竟再無他人。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臣狄仁傑,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狄仁傑趨步上前,依足禮數,大禮參拜。
“懷英平身。”武則天的聲音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依舊威儀十足,“看座。”
“謝陛下。”狄仁傑起身,在內侍搬來的錦墩上欠身坐下。
武則天鳳目落在狄仁傑身上,仔細端詳了片刻,方緩緩開口:“懷英,你瘦了,也黑了。北疆風霜辛苦,朕都知道。”
“為國效力,分內之事,不敢言苦。”狄仁傑恭敬應答。
“嗯,”武則天微微頷首,“你此番出使,先破‘鎖龍釘’之患,後定突厥之內亂,締結盟約,使我北疆可保十數年安寧,功莫大焉。朕已命人擬旨,加封你為梁國公,實封八百戶,以示褒獎。”
梁國公!這可是極高的爵位,非殊勳不能得封。
狄仁傑連忙起身謝恩:“陛下隆恩,臣惶恐!此皆賴陛下天威浩蕩,將士用命,臣不過略儘綿薄,實不敢受此重賞!”
“誒,功是功,過是過,朕賞罰分明,你不必推辭。”武則天擺了擺手,語氣不容置疑。她話鋒隨即一轉,語氣變得深沉起來,“北疆之事已了,然則,神都之事,懷英可知?”
終於進入正題了。狄仁傑心念電轉,垂首道:“臣剛返神都,於朝中近事,尚未及詳細了解。”
武則天目光如炬,盯著狄仁傑:“朕聽聞,昨夜你入京前,於京西落雁坡,曾遇險情?”
狄仁傑心中一震,陛下消息竟如此靈通!他麵上不動聲色:“回陛下,確有此事。有宵小之輩暗中放了一支冷箭,幸得護衛機警,並未傷及臣之毫發。”
“可知是何人所為?”武則天追問。
“夜色深沉,賊人遁速極快,未能擒獲。其身份來曆,尚待查證。”狄仁傑謹慎地回答,並未提及太子府張文潛之事。
武則天沉默片刻,手指輕輕敲擊著禦榻扶手,發出篤篤的輕響,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懷英,你可知如今朝中,有多少人盯著你這梁國公的位子?又有多少人,想借你之手,或者……除你而後快?”
她不等狄仁傑回答,繼續道:“太子仁弱,朕心自知。然則,近日朝中頗多流言,更有甚者,竟構陷太子勾結外藩,其心可誅!朕雖不信,然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懷英,你乃國之柱石,朕要你持中守正,既要查清構陷太子之陰謀,揪出幕後黑手,亦要……穩住朝局,勿使宵小之輩趁機興風作浪!”
這番話,幾乎是將整個神都最棘手、最危險的擔子,直接壓在了狄仁傑的肩上。既要保太子清白,又要平衡朝局,還要對付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狄仁傑起身,肅然躬身:“陛下信賴,臣敢不竭儘全力,以報君恩!然此事千頭萬緒,牽涉甚廣,臣懇請陛下允臣便宜行事之權,並調閱相關卷宗人證。”
“準!”武則天毫不猶豫,“婉兒,傳朕口諭,著狄懷英全權審理東宮掌藏暴斃及突厥密信一案,三法司及內外各衙,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是,陛下。”上官婉兒躬身領命,看向狄仁傑的目光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與鼓勵。
“懷英,”武則天的語氣緩和了些,“朕知你剛回京,尚未歇息,便委此重任,實乃不得已。神都這潭水,太深,太渾,朕需要你這根定海神針。去吧,放手去做,朕,信你。”
“臣,遵旨!定不負陛下所托!”狄仁傑深深一揖,退出了蓬萊殿。
殿外,秋陽正烈,照在太液池上,泛起萬點金光。李元芳等人立刻圍了上來。
狄仁傑望著遠處巍峨的宮闕,目光堅定而深邃。梁國公的爵位,是全權的重任,更是燙手的山芋。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已徹底置身於神都權力風暴的最中心。
“元芳,曾泰,”他沉聲吩咐,“不回府了,直接去大理寺!調閱東宮掌藏暴斃一案所有卷宗!同時,以本閣名義,傳喚當日最早抵達現場的鸞台官員,以及負責驗屍的仵作!”
風暴,已至。而他,必須迎風而上。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