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神都的第一場雪尚未落下,連綿的冬雨卻已籠罩了洛陽城數日。雨水敲打著狄府書房外的芭蕉葉,發出淅淅瀝瀝的聲響,更襯得室內一片寧靜。狄仁傑正於燈下批閱公文,李元芳抱劍立於門側,目光偶爾掃過雨幕籠罩的庭院,保持著慣有的警惕。
“這雨下了三日,仍未有停歇之意。”狄仁傑放下筆,揉了揉眉心,望向窗外,“坊間道路恐已泥濘難行,不知多少貧苦人家屋漏牆濕,生計維艱。”
李元芳道:“大人心係百姓,隻是天公不作美,也非人力可及。京兆尹已派人巡視各坊,若有險情,當會及時處置。”
狄仁傑點了點頭,正欲再言,忽聞府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喧嘩,夾雜著雨聲,顯得格外突兀。
“何事喧嘩?”李元芳立刻警覺,沉聲問道。
一名仆役匆匆跑至書房外廊下,隔著門稟報:“老爺,李將軍,坊正帶著幾名武侯,押著一個渾身濕透、神色驚惶的男子在門外,說是有命案發生,情況……情況甚是蹊蹺,特來請老爺示下!”
命案?狄仁傑與李元芳對視一眼。
“讓他們去前廳等候。”狄仁傑起身,披上一件外袍。
前廳之中,燈火通明。坊正和幾名披著油衣的武侯押著一個瑟瑟發抖、約莫三十多歲的布衣男子。那男子麵色慘白,嘴唇發紫,不知是冷的還是嚇的,眼神渙散,口中不住地喃喃:“鬼……有鬼……血……全是血……”
“怎麼回事?”狄仁傑步入廳中,沉聲問道。李元芳緊隨其後,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
坊正連忙上前行禮,語氣帶著惶恐:“啟稟狄閣老,驚擾您老了。是這麼回事,約莫半個時辰前,這劉三兒冒雨跑來坊署報案,說他……說他租住的陋室裡死了人,血流了滿地!下官不敢怠慢,立刻帶人前去查看,果然……果然在城西歸義坊的一處陋室內,發現一具男屍,死狀……頗為怪異。下官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又知閣老您……”他後麵的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尋常命案他們自會處理,但這案子透著邪性,他不敢擅專。
“歸義坊?何處陋室?死者何人?如何怪異法?”狄仁傑連續發問。
“就在歸義坊最西頭,靠近廢棄的舊漕渠那段,獨門獨院的一處破舊小屋,是這劉三兒租住的。”坊正指著那發抖的男子,“死者……身份尚未查明,看穿著似是尋常百姓,但……但他臉上,戴著一個……一個頗為猙獰的青銅麵具!我們沒敢亂動,那麵具看著就邪門!而且,屋內並無搏鬥痕跡,死者就那麼直挺挺地躺在屋子正中,胸口插著一柄短刀,血流了一地,可……可門窗都是從內閂著的!”
密室?青銅麵具?
狄仁傑的眉頭微微蹙起。他走到那報案人劉三兒麵前,放緩了語氣:“劉三兒,你不要怕,將你看到的情形,細細道來。”
劉三兒抬起驚恐的雙眼,看到狄仁傑溫和而威嚴的目光,情緒似乎穩定了些,結結巴巴地說道:“小……小人今日在外幫工,因雨大,東家讓早些回來。小人回到那住處,推開屋門……就……就看到那人躺在那兒,臉上戴著那嚇人的鬼麵具,滿地的血……小人嚇得魂都沒了,轉身就跑出來,一路跑去坊署報案……”
“你出門時,可曾鎖門?”狄仁傑問。
“鎖……鎖了,小人習慣出門落鎖。”劉三兒肯定道。
“你租住那陋室,可有他人同住?或者,近期可有陌生人尋你?”
“沒……沒有,就小人一個光棍漢住著。也沒什麼人來找……”
狄仁傑沉吟片刻,對李元芳道:“元芳,你隨我去現場看看。曾泰今日休沐,就不必驚擾他了。讓張環、李朗帶上勘查箱籠,一同前往。”
“是!”
雨夜之中,一行人提著燈籠,踩著泥濘,來到了歸義坊西頭那處僻靜的陋室。此處遠離坊間主道,周圍住戶稀少,在淒風苦雨中更顯荒涼破敗。
陋室院門虛掩,推開時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院內雜草叢生,僅有的三間土坯房黑黢黢地立在那裡。正中那間房門緊閉,門口站著兩名看守的武侯,臉上都帶著一絲不安。
狄仁傑示意打開房門。一股混合著血腥、潮濕和塵埃的怪異氣味撲麵而來。燈籠的光暈有限,勉強照亮屋內。
隻見屋子中央的地麵上,仰麵躺著一具男屍,身著粗布衣衫,胸口赫然插著一柄樣式普通的短刀,身下大片血跡已然凝固發黑,在昏暗光線下如同潑墨。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死者臉上覆蓋著的那張青銅麵具!麵具造型古樸,卻又透著一股邪氣,雙目圓睜,嘴角咧開,似笑非笑,在跳動的燈火下,顯得格外陰森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