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並沒打亂青禾村緊湊的工作節奏。
整個村子在劉書記的帶領下忙的是熱火朝天。
第二天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儘,一輛蒙著防塵帆布的藍色貨車就碾過村口的石橋,慢悠悠的往村裡鑽。
車子不大,卻是村莊裡顯眼的存在。
村內道路狹窄,車開的不快,偶遇行人,還要避讓才能勉強通過。路途顛簸,車鬥裡不時傳來細碎的“哼哼”聲,混著車輪壓過土路的“咯吱”的調子,攪擾了山色的一場美夢。
司機師傅將車速放的極慢,帆布邊角被風掀起,能瞥見連粉嘟嘟的二十來隻小家夥,有的正支棱著耳朵聽外麵的動靜,有的則用濕漉漉的鼻子蹭著同伴,偶爾發出幾聲嘹亮的叫喚。
車子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連趴在牆根的老黃狗都支起身子,尾巴有一下沒一下的掃著地麵。
車一路開到了畜牧場,在場子門口停穩,帆布被掀開的瞬間,更熱鬨的豬哼聲湧了出來。
陽光斜照進車鬥,把豬仔們的絨毛染上了暖色,它們一個擠一個,小蹄子把車皮子踏的噠噠作響。
司機師傅跟前來對接的人員稍作溝通,就手腳麻利的,用竹編的小筐一隻一隻將小豬接送下車,筐子晃得厲害,裡麵的豬仔就順著晃動扭著身子,看著圓滾可愛。惹得圍觀的孩子們直笑。
豬仔們被直接送進院裡一塊開闊整潔的空場中,簡單的圍著柵欄。田翠翠將摻了消毒粉的水,一潑潑的往新進的豬仔身上澆。
許是涼著了,豬仔們抖著毛,躥的格外歡實。
有的甚至就地打起了滾兒,挺著肚皮鬨著脾氣。
一切頗為順利,司機拿出個單子問了問:“你們清點檢查下,如果沒有問題,負責人在單子上簽個字,我這邊就算交接完成。”
何媽全程觀察的仔細。這次來的豬都挺健康,換欄過程還算穩妥,沒有因為打架、驚嚇等有損傷。
除了個彆兩隻耳朵上有點刮傷外,沒什麼大問題。
何媽爽快的在單子上簽字,算做了交接。
豬仔是從其他場勻過來的,為保證既定成活率,廠子裡總會多繁殖一些,但一般村裡場子規模就那麼大,想全養活,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次算撿了便宜,這麼多仔,用一隻出欄豬就能換。豬仔們才斷了奶,後麵仔細著些也好養活。
何文的飼料方子裡有專門應對的方案,大體的養殖方法跟注意事項都有,可具體操作細則,還需要再行摸索,積累經驗,完善數據。
所以何媽打算將這批豬分兩撥,對照著養。
能更直觀的區分優劣,總結經驗,等自家的豬仔繁育出來,直接就能拿來用,也算一舉兩得。
豬仔消毒完成後,空場的一端開了個小門,先是朝左分流一批,再者朝右分流一批。一個豬群控製在1015頭,密度正合適。
圈內新鋪的乾草,溫暖舒適,豬仔們一擁而上,鬨成一團。
豬仔安頓好後,熱鬨還沒散。一波人又著急忙慌的跑到另一側的豬舍忙著給豬配種。
留育的母豬正在發情期,村內自留的公豬在一旁躍躍欲試。
一通乾柴烈火,豬聲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