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褚氏抽空去了趟劉文炳的中醫堂,把男人的情況說了。劉文炳沉吟半響,告訴他,男人那是腹帶的病,目前情況下不適宜吃藥,至於那個心病,倒不如換個法子醫治,最後的建議是給過壽衝喜。
苗褚氏回去的路上就覺得腳步輕飄飄的,劉老中醫的法子頗對她的心思。男人的生日就在夏至那天,那時麥子已經入倉,她可以從容地給男人大辦一場壽宴,而不至於手忙腳亂。她唯一發愁的是要不要讓兒子永昶回來。兩個人就這一個寶貝疙瘩,娘家嫂子曾說她心狠,咋舍得把一個獨苗苗放那麼遠去求學。她隻好解釋說,不遠,不遠,坐火車一天就到了。算來,自年後兒子歸校,他們已經足足三個月沒見到兒子了,說不想純粹是瞎話,也是騙自己,那就讓兒子回來吧,反正三天時間足夠。於是,她又折返回去,到劉文炳中醫堂借了紙筆,給兒子永昶修書一封,簡明扼要說了家裡的情況,並告知了他父親過壽的具體日期,投遞了出去。
男人的生日,每年都過。這也是她跟娘家哥哥學來的。在台兒莊開了幾家店鋪的大哥不知從什麼時候學來的洋玩意,總喜歡標新立異,城裡時興什麼,家裡會很快跟著模仿,以至於街坊鄰居都說褚家大公子洋氣。當然,不無揶揄的意味。倒是大哥頗為不在乎,說搞什麼搞,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礙他們什麼事,純粹吃飽了撐的。再說,中國人憋屈了這麼多年,不為自己活著才是虛偽。你們沒見到,東三省已經不是中國的了,到嘴的肥肉日本人能甘心看著不吃?說給鬼鬼都不相信。信我的吧,該吃吃,該喝喝,說不定哪天命就沒了,到時候後悔就晚了。
一家人很不讚同大哥的觀點,那是什麼邏輯呀,簡直是敗家子行為。可是,大哥的話又不無道理,而且他不是一個單純的隻顧自己不顧家的主,雖然那樣說那樣做,可大哥一點沒耽誤生意,南來北往的跑,生意反倒越做越大,派頭也越來越足,五十多的人了,大背頭纖塵不染,哪裡還有莊戶人的影子啊。
男人過生日沒有大哥排場,對於大舅哥的做派,他沒有絲毫的反感,隻說人和人不一樣。然後讓她加兩個菜,下一碗自家手擀麵,算作長壽麵。永昶沒去濟南府之前,一碗麵基本上都讓他吃了,男人喝點麵水,看著兒子嗬嗬笑。倒不是吃不起,主要考慮是他的生日,具有特彆的意義。
苗家親戚少,能數得上數的都湊不夠一桌,加上憨柱一家子,再加上娘家人一家子,滿打滿算才三桌。苗褚氏有點犯愁,三桌,實在算不上氣勢,可是這事又不好隨便安人家。小門小戶的人家安了也不寬心,難免為禮金犯愁,多了拿不出,少了拿不出門,白吃白喝,也有人不好意思,畢竟還有個臉麵問題。不收禮吧,人家就會覺得虧欠,收了又難免落下孬種的壞名聲,何況家裡也不差這點禮錢。思來想去,她決定請全村苗姓的人來,白吃白喝,算是幫忙,外姓的也不好多說什麼。另外,又請了前幾日操持遷墳的那一幫執事,幫忙照應局麵,畢竟苗姓的人家也能坐夠二十桌,出來進去不少人呢。
郭修謀被苗褚氏嚇了一大跳,隨即一個念頭,這娘們真能折騰。前幾日遷墳弄個半刺啦,這沒過幾天,又出什麼幺蛾子,給男人過壽。有病真的能是所謂衝喜能衝好的?郭修謀持懷疑態度,人的命天注定,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天明?真是應了那句老俗語,女人當家,牆倒屋塌。郭修謀剛剛賣了蜂蠟的喜悅就這麼一下子被苗褚氏給擊了個粉碎。他不動聲色地笑著,儘力保持著一種得體的微笑,可是自己心裡卻不停地罵著,他媽的,有錢就是燒包。
男人對於過壽不以為然,聽之任之的態度。苗褚氏不做他想,隻奔著衝喜這個目標而去,哪管你什麼折騰不折騰,花錢不花錢。錢就是花的,不花要它乾嘛。想起山南那家舍命不舍財被點了天燈的土老財,苗褚氏就心生不屑,會過不是那種過法,命都沒了,錢財再多又有什麼用。老古語,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多少人走不出這個迷目,到死了還是不開竅,隻落得人財兩空。
她苗褚氏不是這樣的人,自小,老爹就給他們兄妹灌輸一個觀念,錢都是掙來的,不是省來的,一分錢掙不來,省也無處可省,當然,有錢也不能浪費。這是浪費麼?她不這麼認為。為了男人生命,花在醫院是花,花在過壽也是花,無甚差彆。一個目標,隻要對男人好,花錢無所謂,有人就有錢,沒人了要錢何用。苗褚氏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了給男人過壽的場麵排場。
夏至前一天早飯後,苗褚氏邁進了憨柱家。憨柱的女人正坐在地上摔撿來的麥穗。這個勤勞的女人,收割完自家的麥子後,挎著籃子撿拾了幾近半畝的產量。地裡的麥子,男人掙的麥子,都被她換成了銀錢,積攢著給兒子娶媳婦用。撿拾來的麥子掏乾洗淨,碾成白麵,留著待客,偶爾給男人和兒子打打牙祭。苗褚氏推開她家的大門時,她頭都沒抬一下,以為又是一陣風。待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苗褚氏吟吟的笑臉時,她忙不迭地起身,卻因為起的過猛,眼一黑差點栽倒。所幸被苗褚氏一把扶住。她不好意思地一笑,繼而忙不迭地跑進屋裡,搬了板凳出來,又用袖子擦擦,讓苗褚氏趕緊坐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苗褚氏坐在院子裡,四下打量這個乾淨緊湊的院落,心下由衷地歡喜。年近五十的憨柱頭前三個閨女,都已嫁作他人婦,膝前隻有一個剛滿十八的兒子大滿。大滿不屑於種地,像他爹一樣做長工,而是去了棗莊北窯做了礦工。起初,憨柱兩口子死活不同意,認為那是個要命的營生,無奈兒子死心塌地,尋死覓活非得去,憨柱兩口子隻好同意。誰知道兒子乾了不到十五天,就逃回家裡了,還說真不是人乾的活,要是死裡麵連骨頭渣子都找不到,這才害了怕逃回來。憨柱兩口子無限歡喜,征得東家同意,到苗家的窯廠做了學徒,跟著羅鍋大爺打毛坯。
苗褚氏簡單把要給男人過壽的事說了,並鄭重邀請憨柱一家做客。憨柱的女人驚喜地不知說什麼才好,團團轉了幾圈後,連連說,那哪行呢,那哪行呢。苗褚氏看著眼前這個淳樸能乾的女人,握住她的手說,有什麼不行的,又不是外人,外人我還不請呢。
苗褚氏走後,送出老遠的憨柱的女人回來後長長出了一口氣,她強忍著心頭的激動,裡裡外外把事情想了一遍,才想起來忘了給東家倒水喝。我這腦子,她拍拍自己的額頭,一天到晚想什麼呢。
晚上憨柱回來,女人把苗褚氏安客的事說了,憨柱指指女人說,你咋不早說呢。
女人一愣,這說也不晚呀。
憨柱說你個榆木腦袋,明天就過壽了,空手去?怎麼著得備點禮物吧?
女人恍然大悟,隨即埋怨自己,又說,這都快二半夜了,弄什麼都晚了,可咋辦呀。
憨柱默默坐了一會,抽了半袋煙,隨後煙袋往腰裡一掖,開門走了出去。
女人一驚,黑天半夜你乾麼去?
憨柱看看女人,說給我拿點錢,人說吃鯉魚躥三躥,明天東家過壽,咱也沒啥好送的,我想買條鯉魚送禮,花錢不多麵子還好看,再說,東家待咱不薄,空手去吃大席人家不得笑話死咱?
女人點頭稱是,回屋拿了二十塊銅板交給男人。末了,忍不住問,這麼晚了你去哪裡買?
憨柱忍不住笑了,我是急糊塗了,這錢你先放著,我明早起來去青石集買,早起會回來不耽誤乾活。
兩人睡下後,又絮絮叨叨聊了好多,最後無不為東家病情的好轉寬慰,更為東家的仁義慶幸。
第二日,天剛攏明,憨柱就起身去了陰平街。去之前,他喝了一碗女人衝的雞蛋茶。這是他一個人獨享的特殊待遇,幾十年了從未間斷。雖然一碗雞蛋茶,但在普遍貧窮的苗家莊的莊戶人家裡麵,也是蠍子屎獨一份。為此,贏得許多人的羨慕,或者不屑,認為他是窮燒包,一個給人做長工的還天天一碗雞蛋茶,那不是燒包是什麼?跟東家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那碗雞蛋茶。
憨柱喝雞蛋茶由來已久,那還是剛成親的第二天早上,女人端來熱騰騰香噴噴的的雞蛋茶讓他喝,看著黃黃的汪著點點油花的雞蛋茶,他大吃一驚,老娘還沒有如此待遇呢,就生氣不喝,覺得新進門的媳婦偏向,這是恪守孝道的他尤其不能容忍的。新媳婦笑著告訴他,就是老娘讓單門給他衝的雞蛋茶,又低了頭微紅著臉說,昨晚上淌了那麼多,得補補。想起夜晚的瘋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接過碗,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然後又順手摸了一下老婆纖細的腰肢。以後,早上的雞蛋茶成了習慣,起初他不好意思,不願意多吃多占,可女人的話讓他無話可說又倍感甜蜜。女人說,男人出大力,飯力必須跟上,否則哪有力氣出力乾活呢。
憨柱唯恐自己回來晚了耽誤乾活,就讓女人早飯後務必給東家支應一聲,問就說有點私事,萬不可說去街上買魚去了。女人應著,心裡卻在想著中午穿什麼衣服去苗家赴宴了。
到了集上,憨柱笑了,小販都還沒出攤呢。看看天色尚早,憨柱溜到孫家包子鋪,買了一屜包子,打算帶回去給女人嘗嘗。想起女人,憨柱總有些羞愧,這個給自己生養了四個兒女的親人,一點福都沒享過,吃穿用度也都儘著他和兒女,寧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吭不咽,保持著一個莊戶人的本分。至於為人處世那更是沒得說,頗得親戚鄰裡誇讚。要說缺點,就是有時候對自己太算計,一年到頭難得見她給自己置辦一絲新布絲,所穿衣物都是女兒剩下的。三個出嫁的女兒看不過,就扯些新布送來讓她做衣裳,她也是櫃子裡放了又放,遇到人情來往,拿了隨禮,省下了一份錢。
憨柱在街上買魚的時候,馬一勺帶著徒弟早早來到了苗家,開始砌爐壘灶,準備著上午的壽宴。黃方山套裡十三個村子,馬一勺是唯一帶了一幫徒弟的大廚。散布山南的廚師哪個若說不認識馬一勺,那一定是野路子,上不得台麵的二把刀。馬一勺和大三毛唯一的大三毛不熬爛菜,就是所謂的大鍋菜,主打精雕細刻,講究菜係傳承,色香味俱全。馬一勺卻不是,莊戶人家哪有那麼多講究,哪有那麼多排場,他們隻認實惠,解饞,而馬一勺拿手的就是熬爛菜,一燉一鍋,大盆盛了,連吃加喝,端的那個解饞,過癮。這也是馬一勺享名山套裡的主要原因。苗褚氏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因為所請的人都是本家戶族,沒必要弄那些中看不中吃的洋玩意。大碗的肉大碗的酒,才符合莊戶人的胃口,其餘的都是花架子。
臨近晌午,二十多桌席地的菜基本準備妥當,全是乾頭實碗的八大碗,豎尖豎尖的像折子圈起來的麥囤。馬一勺正為上次苗家沒請他掌勺憋了一口氣,這次使出渾身解數,煎炒烹炸,愣是整出了交口稱讚的口碑。
苗褚氏和男人苗肇慶坐在廳堂上,接受了一波又一波拜壽的人群。苗褚氏臉上笑意盈盈,內心裡卻焦灼不安,按照估算,兒子永昶昨日應該到家,而今壽宴馬上就要開始了,卻連兒子的人影都沒見著。世道不甚太平,兒子會不會有了意外?苗褚氏不敢往壞處想,盯著進出的人群不停地安慰自己,濟南到臨城一路火車沒有問題,臨城到山南官道直通,應該也沒有問題,山南到苗家莊六裡地,應該也沒問題。
喜歡一個家族的斷代史請大家收藏:()一個家族的斷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