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都有!車下集合!”
班長張維洪亮而短促的口令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麵,瞬間打破了車廂內昏昏欲睡或緊張不安的沉寂。
新兵們條件反射般地彈起,動作迅捷得如同演練過千百遍,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嘩啦啦”的起身聲、腳步聲急促而有序地響成一片。
高大的運兵大巴車門洞開,年輕的士兵們魚貫而下,如同奔湧的溪流找到了統一的河道,迅速在車旁的空地上集結。
列隊,稍息,立正——整個過程快得驚人,顯示出新兵連訓練初步的成效。
幾十號人按照早已刻進骨子裡的編組順序,各班自動區分開來,站成了幾列橫隊。
塵土在陽光和腳步的攪動下微微揚起,映襯著那一張張年輕、緊繃、帶著稚氣又努力顯得沉穩的麵孔。
空氣裡彌漫著一種無聲的、被約束的緊張感。
值班班長手裡捏著一遝厚厚的文件,步履沉穩地走到隊列前方。
他目光如炬,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張臉,確保無人掉隊,無人懈怠。
隨後,他翻開手中的文件夾,清晰地點名:
聲音一個接一個響起,響亮乾脆。
點到名字的新兵小跑出列,快步上前,從值班班長手中接過一張折疊整齊的紙——那是他們的體檢表。
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印著項目名稱和對應的科室代碼: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透、b超……每一項後麵都留出了空白待填。
這薄薄一張紙,幾乎是決定他們能否留在軍營、能否開啟這份戎馬生涯的“生死簿”。
“拿到表的,自己看清上麵的流程圖!”值班班長提高音量,指著體檢表背麵印著的清晰指引,
“路線都給你們標得明明白白!哪個科室在幾樓幾區,箭頭指得清清楚楚!彆跟我說看不懂圖!”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幾個平時略顯木訥的新兵,“當然,真有那‘缺心眼’實在迷糊的,舉手報告!
沿線每個關鍵節點、樓層拐角都有咱們值班班長或者老兵站著,彆悶頭瞎撞!他們會給你指明方向!”
新兵們攥緊了手裡的體檢表,有人仔細研究著路線圖,有人則下意識地抬頭張望麵前那高大的體檢中心大樓。
大樓入口敞開著,像一張沉默的巨口,等待著吞噬他們所有的秘密——
無論是健康的體魄,還是可能存在的隱疾。
為了防止個彆心理承受能力弱或者一時衝動的新兵在體檢過程中萌生退意、試圖“開小差”,整個體檢流程被設計得如同一個嚴密的閉環。
進入大樓後,想中途溜走?
難於登天。
每個樓層的樓梯口、電梯間、消防通道附近,都肅立著佩戴臂章的值班班長,他們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警惕地掃視著過往的每一個身影。
這不僅是防止逃跑,也是一種無形的宣告:進了這裡,就沒有回頭路,隻能按照規矩走到底。
更細致的是,在每一個具體的檢查科室門外,走廊上,還活躍著各班自己的班長。
他們不像樓層守衛那樣固定在一點,而是在自己的“轄區”內來回踱步、巡邏。
他們的存在是多重的:一方麵是給這幫初次經曆如此嚴格體檢、內心可能七上八下的“崽子們”一顆定心丸——
遇到不懂的、害怕的、猶豫的,隨時可以找到熟悉的麵孔尋求解答和幫助;
另一方麵,班長們敏銳的眼睛也在時刻觀察著每一個兵的狀態——
哪個進去時臉色煞白,哪個出來時垂頭喪氣,哪個在門口焦躁地來回踱步……這些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他們需要在第一時間掌握新兵的身體和心理反饋,以便在後續分配或遇到突發情況時做出最及時、最準確的判斷。
“都聽清楚了沒有?”值班班長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拿到表,看清楚路線!按順序查!彆亂竄!找不到就問!動作快點!”
隨著最後一張體檢表被領走,新兵們深吸一口氣,攥緊了各自的“命運之卷”,跟隨人流,帶著忐忑與決心,踏進了那座決定去向的體檢大廳。
體檢大樓像是一個大型商超,一共上下四層,抬頭能看到體檢大樓的頂部有一顆鮮豔的五角星。
每一個樓層都相對應著不同的科室,大家也沒想到就是一個體檢中心竟然能有這麼大規模。
看來不管什麼性質的醫院真特麼是個掙錢的好單位啊!
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特有的凜冽氣味,廣播裡低沉的叫號聲此起彼伏,預示著這場關乎未來的“健康大考”正式拉開帷幕。
而班長們銳利的目光,則如同蛛網,無聲地覆蓋了整個流程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