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希望的鋼鐵洪流正以驚人的速度注入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
最先抵達震中核心區域的,是當地公安乾警、政府工作人員和民兵隊伍。
他們從縣城過來,
途徑了大大小小二十幾個村莊。
已經將紅柳樹村通往外界所有救生通道全部打通。
他們熟悉地形,了解人口分布,在通訊尚未完全恢複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承擔起最危險區域的初步勘察、秩序維持和幸存者引導任務。
沙啞的呼喊聲、指揮聲在廢墟間回蕩,為後續專業力量的精準投放鋪平了道路。
信息,如同生命線,疾速彙向迅速組建的抗震救災聯合指揮中心。
災情就是命令!
指揮中心如同精密運轉的大腦,高效統籌各方資源,一道道指令化作馳援的力量:
應急管理局的專家團隊帶來了風險評估和綜合協調;
地震局的技術人員攜帶專業設備,嚴密監控餘震活動,評估次生災害風險;
雄鷹救援隊的隊員們憑借豐富的廢墟救援經驗和犬隻、生命探測儀等專業裝備,衝向最危險、最深層的被困點;
安平縣消防大隊的橙色身影是破拆攻堅的主力,液壓剪、擴張器、切割機在鋼筋水泥的囚籠中開辟生命通道;
安平縣政府機關人員深入各個臨時安置點,組織人員登記、物資分發和心理安撫;
安平縣路政部門則爭分奪秒,大型機械轟鳴,疏通被落石、塌方阻斷的生命線,確保後續救援人員和物資的順利通行。
震後兩個半小時,一個展現了驚人動員力的時間節點。
這些來自不同係統、肩負不同使命的“精兵強將”,克服了最初的混亂與道路的嚴重損毀,終於彙流至此次地震的毀滅核心:紅柳樹村。
救援行動的專業度與效率瞬間提升了一個量級。
然而,在他們抵達之前,這一支年輕的隊伍在這裡與死神鏖戰了整整兩個半小時!!
當專業救援力量的目光投向這群年輕人時,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他們早已筋疲力竭,許多人身上的迷彩服被撕扯開一道道口子,露出下麵被碎石、鋼筋劃破的皮肉,血跡混合著泥土和汗水,凝固成暗褐色。
手掌血肉模糊,膝蓋磨破,肩膀被落石砸得淤青腫脹……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傷。
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蟻,在餘震的威脅下,硬是用血肉之軀,
配合著公安和民兵,將紅柳樹村及周邊區域所有能找到的幸存村民,成功轉移到了地勢更高、更安全的臨時安置點!
在新兵們力所能及的、小心翼翼的保護和護送下,林白被安全地送上了駛往外界的直升機。
天空中,直20直升機仍在盤旋。
它們已不僅僅是運輸工具,更是高懸於災區上空的“天眼”。
通過機載的高分辨率攝像頭和實時數據鏈,受災最嚴重的區域、各處道路的損毀細節、山體滑坡的風險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關鍵信息被源源不斷地傳回指揮中心,再迅速分發給地麵救援隊伍。
讓專業的人,在第一時間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做最有效率的事!
信息壁壘被打破,救援資源得以最優配置。
此時此刻,安平縣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電視、網絡平台上,滾動播放著來自指揮部的權威信息。
受災情況、傷亡人數、救援進展、物資需求……
一切都力求公開、透明。
這份透明,是責任的體現,也是凝聚人心的力量。
當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麵通過電視信號傳遍全國時,無數人的眼眶濕潤了——
那是鋼刀團新兵連的年輕戰士們,作為震後第一批先遣部隊,人均不到二十歲!
在自己還是孩子的年紀時,在紅柳樹村坍塌的廢墟上,用滿是血汙、幾乎露骨的雙手,徒手搬開沉重的鋼筋水泥預製板,將一個個被困的群眾從狹小的縫隙中艱難地抱出來的場景!
他們的動作或許不夠專業,他們的臉上混雜著泥土、汗水和淚水,
但那份不顧一切、舍生忘死的赤誠,穿透了冰冷的屏幕,重重地撞擊在每一個觀眾的心上。
一時間,
“安平加油!”、
“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為安平祈福!”
的彈幕和留言刷爆了網絡。
無數人自發捐款捐物,無數誌願者整裝待發。
這場災難,將千裡之外的陌生人與這片飽受蹂躪的土地緊緊連接在一起,彙聚成一股支撐著廢墟中人們堅持下去的磅礴暖流。
專業力量的到來,為新兵連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分擔了最沉重的擔子。
但紅柳樹村的戰鬥遠未結束,廢墟之下,或許還有微弱的生命在等待。
新兵連的戰士們短暫地獲得了喘息之機,處理著身上的傷口,補充著水分。
他們望向遠處專業救援隊高效作業的身影,望向天空中盤旋的直升機,再低頭看看自己仍在顫抖、布滿傷痕的雙手,
眼神中充滿了疲憊,更有一種“我們守住了第一步”的複雜慰藉,以及對接下來的救援行動更堅定的信念。
新的力量已經抵達,
這意味著屬於他們的戰鬥,即將終結。
————————
下集預告:
“同誌們!”
他目光掃過身後同樣被這場景震撼、眼眶濕潤、胸膛劇烈起伏的新兵隊伍。
“敬禮——!!!”
喜歡離譜!天才少年去新兵連報到了?請大家收藏:()離譜!天才少年去新兵連報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