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龍世界這邊,得到一個消息:金國皇室已被覆滅,高麗國也遭重創,據說折損了幾支主力力量。
“五年多來,各類農產物皆收獲頗豐,加之風調雨順,整個大宋麵貌煥然一新,幾乎再無百姓餓死。”
豔妮當年所做的,可不止是提供糧食種子,還帶來了家禽養殖的法子。比如要想讓豬長肉快、還沒那股酸臭味,就得給牠們做閹割。
正因如此,如今的大宋已不缺肉吃,油鹽醬醋茶這些日用品也都走入正軌,再不複從前那般“高高在上”。
如今,一包鹽就能逼死一家人的事,是絕對不會發生了。誰要是敢頂風作案,定會被抓去勞改。
大宋眼下正大興建設,許多地方都缺人口、需大量勞力,故而即便各大府州的牢房都已空了,犯人也全被拉去乾活了。
這一切的變化,起初便是從學簡化文開始。如今大宋革新吏治,皆依照豔妮提供的現代書籍裡的現代知識來推行。
就算不能照本宣科,也會依著書上的邏輯來;縱使具體形式有彆,也要緊扣這邏輯的中心思想。
錯了可以再改,隻求一步一步向著那個中心思想靠近,力求做到最好。
但終歸有些現代物品,是這個時代模仿不來的。比如說用電的台燈,它能照亮大片地方,且亮如白晝。
這台燈的每一個零部件,都不是當下的時代能造出來的。不過沒關係,豔妮早有考慮,給他們準備了三種款式:
第一種是太陽能儲電池外加台燈。這兩樣東西都不便宜,買一次能用好幾年,尤其是台燈不算貴,也就太陽能儲電瓶稍貴些,剛好適合那些權貴和商戶。
第二種是用乾電池供電的台燈。這乾電池,1100文錢能買到24板,每板五節,足夠百姓用一年了。關鍵是這東西比燈油便宜,照得又亮,還沒什麼危險。
第三種是小型太陽能充電板,適合獨居獨棟的人家使用。價錢雖比用電池貴上好幾倍,但買一次能用好幾年,常年算下來能省不少錢。
一開始百姓還不了解,等有人先邁出一步、嘗到了甜頭,立馬就興起了一股風潮。
富商權貴們會買最貴的太陽能充電板,配上大電瓶就像渣土車那種電瓶),再裝幾個大功率ed燈,拉上幾根電線和插線板,就能把整個宅院照得亮如白晝,甚至還能供小冰箱和電風扇運轉——這般生活,簡直愜意得不像話。
有個員外買了兩盞“小太陽”,放在宅院中央,一盞朝裡照、一盞朝外照,既照亮了自家宅院,也照亮了院外不少地方。
有些窮苦書生家裡沒錢,彆說買太陽能電燈,就連燈油都買不起。而商人們這麼一搞,反倒便宜了他們。
那些精於算計的商人,沒人會去趕書生走,反倒會讓下人給窮苦書生留一盞燈——這既不得罪人,還能博個好名聲。
家境中等的,會買小型太陽能充電板配一組小電瓶,也足夠家裡用了。
窮苦百姓就隻能買盞台燈,多半錢都花在買乾電池上。但即便如此,用台燈比起用油燈,還是要省錢不少。
而且電燈更安全,絕無引發火災的可能,也不用時時添燈油,真是省事、省錢又省力。
當然,大宋第一個用上電燈的,除了豔妮這個“供貨商”,最先享用到的自然是皇帝宋哲宗。
他買了好幾套大型太陽能充電板和大電瓶,還有各種大小的ed燈,外加幾隻“小太陽”,把大半個皇宮都照得亮堂堂的。
豔妮回來時,已有不少百姓乘船來島上購貨。四個劍婢和木婉清正在處理事務,旁邊還有無情、王語嫣等人幫忙。
對於豔妮的歸來,眾人並未像從前那般特意迎上來,隻是各自露出笑臉,便繼續忙著手頭的活計。
豔妮來到藥堂這邊,隻見三位神醫級的人物正在此處探討醫術。她走到門口時,三人正各持己見,爭得難分難解。
當然,他們隻針對醫術爭論,並非針對人。拋開醫術不談,三人之間毫無嫌隙,不討論醫理時,相處得都十分融洽。
“姑~姑娘?”薛慕華突然抬頭起身,看向門口的豔妮,恭敬地抱拳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