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後。
昆侖山,雲蒸霞蔚,仙鶴清啼。
論法大會的鐘聲悠揚回蕩在昆侖主峰之間,衝散了記憶深處那日荒山妖襲的驚悸與洞穴中的曖昧氤氳。七十二宗門代表依次入座,衣袂飄飄,氣勢非凡。高台之上,昆侖宗主玄明真人端坐中央,兩側分彆是蜀山劍派掌門清虛真人與南海普陀寺方丈慧覺大師。
那日的驚險與之後的種種,似乎都已遙遠。至少表麵如此。
林宸坐在青雲觀席位中,身處於這片祥和的盛會氛圍裡,目光卻不由自主飄向對麵寒玉宮的方向。蘇慕雪一襲白衣如雪,清冷麵容在晨光中仿佛鍍上一層柔和光暈。似是感應到他的視線,她微微側首,兩人目光在空中短暫相接,又迅速分開,仿佛什麼都沒發生。……
論法大會第一場,道心之辯,現在開始!玄明真人聲如洪鐘,回蕩在山穀間。
首先上台的是蜀山劍派大弟子蕭逸風,他拱手行禮後朗聲道:劍道即心道,心誠則劍直。我蜀山以為,修行當以劍明心,以心證道...
林宸聽著各派論述,心思卻不時飄向蘇慕雪。三個月前的秘境之行曆曆在目,那雙在危難時刻始終堅定的明眸,那在生死關頭毫不猶豫擋在他身前的背影...
下一場,青雲觀林宸,對寒玉宮蘇慕雪。
主持人的宣告讓林宸猛然回神,他深吸一口氣,穩步走上論法台。蘇慕雪也已就位,兩人相對而立,行禮如儀。
蘇仙子請。林宸做出邀請手勢。
林道友請。蘇慕雪聲音清冷,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波動。
論法開始,二人就無情道與有情道孰為至上展開辯論。蘇慕雪秉承寒玉宮宗旨,闡述無情之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修行者當時刻保持心境澄明,不為外物所擾,方能窺見大道本源。
林宸略作思考,回應道:天地固然不仁,卻孕育萬物生長。道法自然,情感亦屬自然一部分。若完全摒棄情感,與頑石何異?修行非是要絕情絕性,而是通達人情而不為人情所困。
台下響起細微議論聲,這番言論在傳統修道觀念中可謂大膽。
蘇慕雪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追問:依林道友之見,情感不會成為修行障礙嗎?
情感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林宸目光不經意掃過蘇慕雪,關鍵在於如何駕馭而非逃避。真正的道心堅定,不是在隔絕中體現,而是在經曆中升華。
二人你來我往,辯得難分高下。台下眾人聽得入神,就連幾位掌門也頻頻點頭。
辯至高潮處,林宸突然問道:敢問蘇仙子,若修無情道,為何要救蒼生?若心中無情,眾生疾苦與己何乾?
蘇慕雪微微一怔,這個問題直指寒玉宮道法核心矛盾。她沉默片刻,眼中閃過掙紮,最終輕聲道:無情非無義,天道無私卻哺育萬物。我等修行,是為順應天道,護佑蒼生,非為私情。
這番回答雖合乎教義,但林宸敏銳地捕捉到她瞬間的遲疑。他微微一笑,不再窮追猛打,轉而以謙和態度總結自己的觀點。
論法結束,台下掌聲雷動。玄明真人撫須稱讚:後生可畏,兩位道友對道法理解精深,實乃修真界之幸。
返回座位時,林宸與蘇慕雪擦肩而過,他輕聲道:仙子的回答很精彩。
蘇慕雪腳步微頓,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回應:道友的問題才是一針見血。
論法大會繼續進行,各派精英輪番上陣,展示各自對修行的理解。但林宸與蘇慕雪的那場辯論,已然成為當日最精彩的交鋒。
傍晚時分,首日論法結束,眾人陸續散去。林宸正欲返回青雲觀駐地,忽見一抹白色身影獨立於遠處懸崖邊,眺望著雲海翻騰。
他猶豫片刻,還是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