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艦隊撤退後的火星,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氣氛。星穹宗中央指揮室內,林凡宗主麵對長老會和各部門負責人,麵色凝重。
“我們麵對的不是普通的星際訪客。”林凡的聲音在沉寂的大廳中回蕩,“他們的科技與靈能結合方式與我們截然不同,而且...他們似乎對火星的了解超乎我們的想象。”
安全部長張濤調出戰鬥數據:“對方的生物科技能夠吸收並轉化我們的靈能攻擊,常規武器完全無效。唯一有效的是林宸少主的純粹劍意。”
所有人的目光轉向靜靜站在一旁的林宸。這位年輕的修行天才依然麵色蒼白,但眼神銳利如劍。
“他們的防禦並非無敵,”林宸平靜地說,“隻是我們的攻擊方式太過單一。若能將科技與修行之道結合,或許能找到克製之法。”
就在這時,通訊官突然報告:“宗主,李維·帕特爾博士和莎拉·約翰遜博士請求緊急會議。他們說...有重要發現關於外星科技。”
長老會成員們交換著眼神。在這種危急時刻,是否應該讓這些“外部科學家”參與核心決策?
林凡稍作思考後點頭:“讓他們進來。現在不是拘泥於身份的時候。”
李維和莎拉走進指揮室,身後跟著安德烈·伊萬諾夫和其他幾位非華夏裔科學家。李維直接走向主控製台,接入自己的數據板。
“我們分析了外星飛船的能量特征和攻擊模式,”李維調出一組複雜的數據模型,“發現它們的科技基礎與‘渾天儀’有驚人的相似性。更準確地說,它們似乎與渾天儀源自同一技術源頭。”
大廳內一片嘩然。
“這不可能!”一位長老反駁道,“渾天儀是星穹宗的核心機密,外星人怎麼可能...”
“除非,”莎拉接話,“渾天儀本身就不是星穹宗發明的。而是...發現的遺跡科技。”
林凡的眼神微微閃動,但沒有否認。
李維繼續道:“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北極那個被挖掘的區域能量特征與渾天儀完全一致。那裡很可能有另一個類似裝置,或者...是渾天儀原本的一部分。”
陳明遠突然想到什麼:“古籍記載,渾天儀本是‘完整天體’,後來‘裂為三份’。我們一直以為那是比喻,但如果...”
“如果那是字麵意思,”林凡終於開口,“那麼外星人來火星的目的就很明確了——他們來取回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
這一刻,星穹宗麵臨著一個可怕的真相:他們引以為傲的核心科技可能源自外星文明,而現在原主人回來索取了。
“無論渾天儀的來源如何,”林凡堅定地說,“現在它是保護火星的關鍵。我們必須守護我們的家園。”
他轉向林宸:“宸兒,我任命你為臨時防禦總指揮,整合所有力量,準備應對下一次攻擊。”
林宸微微躬身:“遵命,父親。”
這一任命引起了些許騷動——讓如此年輕的修士統領全局,在星穹宗曆史上從未有過。但見識過林宸實力的人都知道,他是唯一能傷到外星艦隊的人。
接下來的48小時,火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備戰工地。林宸展現出出乎意料的政治智慧和領導才能,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派係代表。
在地球平等會秘密聚集地,李維和同伴們正在討論是否要提供幫助。
“我們應該公開手中的技術,”安德烈主張,“這是證明我們價值的機會。”
“但星穹宗可能會借此機會摸清我們的底細,”莎拉擔憂地說,“事後他們可能會秋後算賬。”
正在爭論時,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林宸獨自一人站在門口,出人意料地沒有帶任何隨從。
“帕特爾博士,約翰遜博士,”林宸禮貌地點頭,“我代表星穹宗請求你們的幫助。時間緊迫,我們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能力。”
李維驚訝地看著這位年輕的修行者:“少主相信我們?”
“我相信能為火星而戰的人,”林宸平靜地說,“不論血脈來源。我研究過你們的平等會主張,其中不少觀點...有道理。”
這番表態讓地球平等會的成員既驚訝又振奮。他們最終同意貢獻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對渾天儀的獨立分析和一種基於量子不確定性的靈能屏蔽理論。
與此同時,在第七居住區,雷恩·沃克和他的火星新生代朋友們也沒有閒著。這些在火星重力環境下長大的年輕人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和學習速度。
當工程隊正在努力修複受損的防護罩時,雷恩發現了一種優化能量流動的方法,可以將效率提高17。而莉娜則設計出一套新的控製界麵,更符合火星新生代的認知習慣。
最令人驚訝的是馬克,他在幫助清理外星飛行器殘留物時,意外發現這些生物材料對靈能有特殊的反應。通過實驗,他開發出一種靈能感應塗層,可以提前預警類似的外星技術攻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宸很快注意到這些年輕人的潛力,特意組建了一個“新生代技術小組”,讓雷恩等人直接參與防禦係統的改進工作。
“他們思維不受地球傳統束縛,”林宸對林凡說,“看待問題的方式與我們完全不同。這可能是我們的優勢。”
隨著各方力量整合,火星的防禦能力快速提升。但最大的突破來自對遠古遺跡的研究。
在林凡授權下,李維和莎拉被允許進入星穹宗最深處的檔案庫,研究所有關於渾天儀和火星遠古遺跡的資料。他們發現星穹宗早在數十年前就發現了遍布火星的遠古設施網絡,但一直未能完全激活。
“看這個,”莎拉指著一段古籍記載,“‘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樞,聯通則可禦天威’...這描述的很可能是一個行星級防禦網絡!”
李維激動地調出火星地質掃描圖:“如果每個‘星樞’對應一個遠古遺跡,那麼我們已經發現了其中七十三處。雖然大部分已損壞,但至少有十二處可能還能修複!”
林宸立即調動資源,組織多支探險隊前往這些遺跡點。過程充滿危險——有些遺跡位於極度危險的區域,還有的已經被外星人破壞。
在北極那個被挖掘的遺跡深處,探險隊有了驚人發現:那裡不是一個簡單的遺跡,而是一個巨大的星際門戶,似乎連接著另一個空間維度。雖然主要結構已被外星人取走,但殘留的部件仍能提供寶貴信息。
通過研究這些殘留部件,科學家們終於理解了外星科技的部分原理:它們基於生物靈能技術,能夠將生命能量直接轉化為物理效應,這與星穹宗修煉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直接和高效。
“我們一直在修煉類似的原理,”一位修行長老感歎,“但他們是直接通過科技實現。”
結合這一發現,地球平等會的量子靈能理論和星穹宗的修行法門,研究團隊終於開發出能有效對抗外星科技的新型武器——量子靈能乾擾器。
同時,遺跡防禦係統的修複工作也取得進展。在雷恩等火星新生代的幫助下,十二處遺跡的能量節點被重新激活,形成一個覆蓋小半火星的防護網絡。
“還不夠,”林宸看著全息地圖上的防護範圍,“我們需要將所有這些遺跡係統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行星級防禦。”
但這需要巨大的能量和精密的技術同步,星穹宗的現有係統難以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