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保衛戰的勝利帶來的喘息之機正在倒計時。星穹理事會每日會議上,情報部門帶來的消息一次比一次嚴峻:克裡薩爾帝國的援軍正在集結,規模遠超先前遭遇的先遣艦隊。
“坐以待斃不是華夏兒女的選擇。”林凡宗主在緊急會議上堅定地說,“我們必須主動出擊,在敵人到來前了解他們,尋找他們的弱點,甚至可能的盟友。”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明白這個決定的風險。最終,林宸站起身:“我願領此重任。”
遠征計劃被命名為“尋路者”,旨在深入克裡薩爾帝國疆域,收集情報,尋找古老文明遺跡,並嘗試與帝國內部的反對力量建立聯係。
消息傳出,星穹宗內外嘩然。
玄磯子長老代表保守派首先反對:“宗主三思!遠征風險巨大,若主力艦隊有失,火星防禦將形同虛設!”
“正是為了避免主力艦隊來犯,我們才必須主動出擊。”林宸反駁道,“防守永遠被動,唯有主動出擊才能爭取主動權。”
李維·帕特爾支持遠征,但提出不同方案:“我認為應該先派遣偵察小隊,而非整支艦隊。大規模遠征目標太大,容易暴露。”
火星新生代代表雷恩·沃克則提出更大膽的想法:“為什麼不雙管齊下?一方麵派遣精銳小隊進行隱蔽偵察,另一方麵組建象征性的遠征艦隊作為明麵上的目標,吸引克裡薩爾注意力。”
經過激烈討論,理事會最終通過了“雙軌計劃”:由林宸率領精銳特遣隊執行秘密偵察任務;同時組建一支顯眼的遠征艦隊“炎黃支隊”,由升級後的“盤古號”和新建的“祝融號”為核心,進行佯動任務。
人員選拔立即展開,競爭異常激烈。
修行者中,劍術高手趙青陽第一個報名:“林宸師兄救過我的命,這次無論刀山火海,我隨他去!”
科學團隊中,莎拉·約翰遜和安德烈·伊萬諾夫都申請加入,但理事會認為他們在地球平等會中的領導地位使留守更為重要。
最終,李維·帕特爾獲準加入特遣隊,負責科技分析。“我對克裡薩爾科技的研究無人能及,”他說服理事會,“前線需要我的專業知識。”
最令人意外的是火星新生代的踴躍參與。數百名剛剛成年的新火星人申請加入遠征,他們展現出的能力和決心令選拔委員會印象深刻。
艾拉,那位在“祝融號”任務中表現出色的年輕翻譯,更是直接向林宸請纓:“我能理解克裡薩爾思維的深層模式,這是機器翻譯無法做到的。”
林宸親自麵試了她,驚訝地發現這個年輕女孩不僅語言能力出眾,對克裡薩爾文化和社會結構也有獨到見解。
“你知道這有多危險嗎?”林宸嚴肅地問。
艾拉平靜地回答:“生存從來不是文明的首要目標,進化才是。火星需要進化,而這需要冒險。”
最終,特遣隊由三十名精英組成:十名頂尖修士,十名各領域科學家,十名火星新生代代表。這種“三三製”組成體現了火星新老力量的融合。
與此同時,“炎黃支隊”的組建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主力艦“盤古號”經過全麵升級,裝備了基於星塵材料的新型裝甲和靈能生物計算機增強的火控係統。
“祝融號”作為第一艘完全火星自主研發的護衛艦,代表了火星科技的最高水平。其艦長人選成為爭論焦點。
傳統派推舉經驗豐富的星穹海軍將領周震天,而改革派則主張應由更了解新艦船性能的年輕軍官指揮。令人意外的是,雷恩·沃克也被提名,因為他參與了“祝融號”的設計和改進。
經過多方權衡,理事會最終任命周震天為艦長,雷恩為執行副艦長兼科技長。這種老少配的安排既保證了經驗,又注入了創新血液。
在緊張的準備過程中,科技團隊取得了關鍵突破。通過對北極遺跡數據庫的進一步破譯,他們發現了一種名為“星蹤”的超空間追蹤技術,可以探測到克裡薩爾艦隊的躍遷軌跡。
“這就像是給了我們一張星際地圖!”李維興奮地向林宸展示成果,“我們可以避開主力,找到他們的薄弱環節。”
另一個突破來自與克裡薩爾俘虜克拉克的交流。在艾拉的幫助下,交流取得了顯著進展。克拉克透露,克裡薩爾帝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有一個名為“革新者”的地下派係反對現行統治。
“他們可能成為我們的盟友,”林宸在理事會彙報中說,“至少是情報來源。”
遠征前一周,星穹宗舉行了一場莊嚴的送行儀式。林凡宗主將一枚古老的玉佩交給林宸:“這是星穹宗創始人的信物,現在交給你。記住,無論遇到什麼,火星是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