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收割者主力艦隊抵達還剩六十七小時。全球抵抗聯盟進入了緊張的最終戰備階段,但表麵的團結之下,暗流洶湧。林宸坐在“祝融號”的指揮椅上,麵前的全息屏幕上同時顯示著數十個監控畫麵——從格陵蘭冰原上的聯合防禦工事,到太平洋深處的淵族前哨站,再到各大陸正在加緊生產的武器工廠。
“北美第三區請求額外資源配額,聲稱防禦工事進度落後。”一名事務官報告道。“歐洲騎士團質疑資源分配方案,認為他們獲得了不公平的少量份額。”“非洲代表要求獲得更多先進武器,否則威脅退出協同防禦計劃。”
各種要求、質疑、甚至威脅如雪片般飛來。林宸揉著太陽穴,感到一種與麵對收割者時不同的疲憊——這種來自內部的拉扯和算計往往更耗心神。
“按既定方案分配,不做特殊調整。”林宸最終決定,“通知各方,三小時後召開資源分配透明化會議,所有數據公開討論。”
事務官離去後,趙向東的全息影像出現:“林宸,這樣強硬會不會適得其反?現在需要的是團結,不是進一步分裂。”
“正因為需要團結,才不能姑息這些自私行為,”林宸語氣堅定,“每個人都想多要資源,少承擔風險,但這不可能。”
趙向東歎息:“我理解,但政治需要靈活性。有些代表隻是需要麵子上的讓步。”
“沒有時間玩政治遊戲了,將軍。”林宸看向地球的全息投影,“要麼共同生存,要麼一起滅亡,沒有中間道路。”
通訊結束不久,安全主管緊急報告:“艦隊長,檢測到異常通訊信號,從華夏西南山區發出,指向...收割者艦隊預計抵達的空域!”
林宸眼神一凜:“追蹤源頭,準備攔截小組。”
兩小時後,一組星穹戰士突襲了那個信號源——一個偽裝成氣象監測站的小型設施,裡麵發現三名技術人員正在試圖與收割者建立通訊。
“他們聲稱隻是想‘談判’,爭取‘有利條件’。”審訊官報告時麵帶鄙夷。
林宸麵無表情:“處理掉。消息封鎖。”
這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起。隨著決戰臨近,各種投降派、投機分子開始活躍起來。有人想保存實力,有人想私下談判,甚至有人天真地認為可以與收割者“共存”。
更令人擔憂的是技術泄露的風險。星穹宗分享的部分科技已經開始被各方研究,有些勢力顯然想借此機會獲取更多技術細節。
“東南亞聯合體的一支科研團隊試圖破解我們提供的能量護盾發生器,”技術安全官報告,“聲稱是為了‘更好地整合’到他們的防禦係統中。”
林宸冷笑:“暫停對他們的一切技術支援,直到給出合理解釋。”
這些瑣碎卻重要的事務消耗著林宸大量精力。每一起事件都需要謹慎處理:過於強硬會加劇分裂,過於寬容會鼓勵更多越界行為。
在這種壓力下,林宸與蘇宛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一次關於難民安置方案的爭論成為了導火索。蘇宛主張優先保護老弱婦孺,林宸則堅持戰鬥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優先保障。
“你怎麼變得如此冷血?”蘇宛難以置信地看著他,“那些老人和孩子就應該被放棄嗎?”
“不是放棄,是理性分配有限資源!”林宸難得地提高了聲音,“如果防禦崩潰,所有人都活不了!首先必須確保防禦力量!”
“所以你就要犧牲弱勢群體?這就是星穹宗的理念?”蘇宛眼中滿是失望。
林宸深吸一口氣:“蘇宛,這不是理想主義的時刻。這是生存之戰,需要做出艱難選擇。”
“總有更好的方法!”蘇宛堅持道,“我們可以抽簽,可以...”
“沒有時間了!”林宸打斷她,“我是總指揮,我的決定是最終決定。”
蘇宛瞪著他,最終轉身離去:“你變了,林宸。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看著她的背影,林宸感到一陣刺痛。他知道蘇宛的立場出於人道主義關懷,但他肩負的是整個人類的存亡,不能感情用事。
當晚,林宸獨自在艦橋旁的觀察艙,通過超距通訊與星顏聯係。火星的影像出現在空中,星顏的笑容如同紅色星球上的一縷陽光。
“你的能量簽名很紊亂,”星顏關切地說,“壓力很大?”
林宸苦笑:“地球上的事比星際戰爭還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難以形成真正統一的力量。”
星顏理解地點頭:“火星早期也經曆過類似階段。記住,變革總會遭遇阻力,但方向是正確的。”
她分享火星初期的故事:不同背景的殖民者如何從互相猜疑到逐漸信任,最終形成共同的“火星認同”。
“關鍵在於找到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星顏說,“不是強求一致,而是在多樣性中找到統一。”
林宸沉思片刻:“有時我覺得地球與火星已經走向不同的未來。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守護故鄉,還是在將一個陌生的未來強加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