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了令人心神俱疲的時間碎片沼澤,團隊還未來得及從那些沉重而不祥的未來幻影中完全平複,法則之廊的試煉已然翻開了更加詭異莫測的一頁。
周圍的景象再次變換。那些流淌的時間流與扭曲的空間褶皺如同退潮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抽象卻又令人極度不安的環境。
他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純粹邏輯與因果構成的透明囚籠之中。
眼前不再有直觀的能量或物質形態,隻有無數條清晰可見、卻錯綜複雜到令人頭皮發麻的金色因果線。這些絲線並非靜止,它們如同活物般不斷蠕動、連接、斷裂、重組,編織著一張覆蓋一切、貫穿始終的巨大網絡。每一條絲線都代表著一種“因”與“果”的聯係。
而啟明號,以及船上的每一個人,都無比清晰地感受到自身被無數這樣的因果線纏繞著,與過去、現在、未來的無數事件相連,也與這座神殿、甚至與遙遠的“終末之影”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試煉,就此開始。
邏輯困境:
他們遇到的第一個悖論是“觀測者效應”的極端放大。
·每當艾西亞試圖計算出一條安全路徑,她的計算行為本身就成了新的“因”,立刻會導致前方的因果線網絡發生劇烈重組,使得她剛剛計算出的路徑瞬間失效,甚至變成死路。
·每當林宸試圖用核心之力去“定義”某處因果線較為稀疏的區域,他的定義行為本身就成為了最強的“因”,反而引來了更多、更複雜的因果線纏繞向該區域,使其變得更加混亂和危險。
·每當蘇慕雪試圖用劍氣感知因果的“流向”,她的感知本身就乾擾了流向,使得結果變得完全不可預測。
他們的任何“觀察”和“乾預”行為,本身就成了導致結果惡化的“因”。不做任何事,被困死;做任何事,加速困境。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姬月嘗試用月華之力去“淨化”那些看似充滿惡意糾纏的因果線,但因果本身並無善惡,淨化之力如同泥牛入海,甚至可能無意中斬斷了一些未知的、可能至關重要的良性因果。
熊羆試圖爆發力量,強行撕裂眼前的因果網,但力量越大,引發的因果反噬就越強,無數代表“力量反噬”、“能量失控”、“結構損傷”的因果線瞬間變得粗壯明亮,嚇得艾西亞立刻讓他停手。
以力破巧,在此處完全行不通。純粹的力量成了最糟糕的選擇。
思維僵局籠罩了所有人。他們仿佛陷入了世界上最複雜的棋局,而每一步落子,甚至每一次思考,都會立刻改變棋盤本身規則。
挫敗感前所未有地強烈。這是一種智力上的絕對碾壓,讓人產生深深的無力感。
“不行!所有計算模型都無法收斂!任何主動行為都會引入不可控變量!”艾西亞的聲音帶著罕見的焦躁,她的邏輯處理器幾乎要因為無窮遞歸而宕機。
“感知被嚴重乾擾,無法判斷真假流向。”蘇慕雪秀眉緊蹙,她的靈覺在此地受到了極大壓製。
姬月和熊羆更是束手無策,他們的能力特性與此地格格不入。
林宸死死盯著那不斷變幻的因果網絡,大腦飛速運轉。常規的、邏輯的、線性的思維模式顯然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元星廷這是在考驗什麼?難道僅僅是讓他們知難而退?
不,試煉必然有一線生機。
他閉上眼睛,不再去看那令人頭暈目眩的因果線,而是將意識沉入核心,努力去感受,而非計算。
“艾西亞,慕雪,”他沉聲道,聲音異常平靜,“我們可能想錯了方向。這裡考驗的或許不是計算或力量,而是……選擇,或者信念。”
他開始提出一種完全非邏輯的假設:“如果我們放棄‘最優解’的尋找,而是基於某種……‘核心信念’去行動呢?不考慮後果,隻問初心。”
“這不符合邏輯!基於不完整信息和非理性信念的行動,成功率將低於隨機選擇!”艾西亞立刻反駁。
“但邏輯已經失效。”蘇慕雪輕聲道,她似乎抓住了什麼,“林宸的意思是,或許有些‘果’,不需要複雜的‘因’,隻需要一個足夠純粹、足夠堅定的‘念’作為起點?”
一場激烈的討論在三人之間展開。林宸提出天馬行空的猜想,蘇慕雪從修行和靈覺角度進行詮釋和補充,艾西亞則拚命嘗試用數據模型去模擬和驗證儘管大部分失敗),並指出其中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