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維坐標的破解,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唯一的燈塔,但也清晰地照出了通往燈塔之路上的萬丈深淵。開啟那條不穩定的超空間航路,需要的能量和精度,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沒有任何現成的飛船能夠滿足如此苛刻的要求,即便是“守望者之心號”這樣的旗艦也力有未逮。
唯一的希望,落在了那艘屢次創造奇跡、與林宸和蘇慕雪命運緊密相連的飛船——“穹光號”之上。隻有它,經過特殊的改造和強化,並擁有與林宸那獨特星辰感知力深度契合的潛力,才有可能完成這史無前例的航行。
決議一旦下達,整個“烽火同盟”如同最精密的戰爭機器,開始為了這一個目標而全力運轉起來。埃爾德林簽署了最高優先級的資源調集令,塞拉夫人利用影響力協調各方物資,塔克斯將軍派出最精銳的艦隊護衛運輸線,索拉博士則帶領著她的科學團隊攜帶著“秘典星”最尖端的技術藍圖,第一時間趕到了“穹光號”停靠的隱蔽船塢。
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技術極限較量的超級工程,就此拉開序幕。
龐大的移動船塢內,“穹光號”被無數工程支架牢牢固定,如同一位正在接受換心手術的巨人。它外殼上那些猙獰的戰損痕跡尚未完全修複,新的、更加複雜的結構和高科技設備就已經開始加裝。
數以千計的各民族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微重力環境中如同工蟻般忙碌穿梭。焊接的火花如同永不熄滅的煙花,在各處閃爍;能量管線的鋪設如同編織一張發光的神經網絡;重型工程機械臂吊裝著巨大的新部件,精準地嵌入飛船預留的接口。
最主要的改造集中在兩處:
第一,能量係統。原有的聚變反應堆被整體移除,替換為由“秘典星”提供的、一台實驗性的“零點能量共鳴核心”。這台核心理論上可以從空間本身汲取能量,功率遠超傳統聚變,但極其不穩定,從未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實裝。同時,飛船外部加裝了數層額外的能量緩存矩陣和導流鰭片,使其看起來仿佛披上了一層水晶與金屬構成的厚重鎧甲,用以承受開啟超空間航路時那瞬間的、足以撕裂星辰的能量衝擊。
第二,導航與感知係統。莉亞的核心被升級並直接與新的導航計算機融合。一套基於“秘典星”“概率預演模型”的超維演算單元被加裝,它能以極高的頻率計算並預測航路前方可能出現的時空亂流。而最重要的,是在艦橋下方開辟了一個特殊的“共鳴腔”。這裡沒有複雜的儀器,隻有最純淨的能量導流介質和一個為林宸量身打造的意識連接座椅。他將在這裡,用自己的空間感知力,直接引導飛船穿越那最危險的航路。
工程師們日夜奮戰,克服了無數技術難題:零點核心的震蕩緩衝、新老係統的兼容性、超載能量的散熱問題、以及那聞所未聞的“意識導航”係統的接口穩定性……技術實現上的困難層出不窮,時間壓力更是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每多耽擱一秒,“終末之影”的威脅就增長一分,被俘同伴的情況就惡化一分。
整個船塢回蕩著工程的轟鳴,彌漫著焊接和臭氧的氣息,所有人都處在一種全力以赴的亢奮和疲憊交織的狀態中。
林宸和蘇慕雪也並未閒著。
林宸大部分時間仍需靜養對抗侵蝕,但他堅持每天花費數小時進入尚未完全建成的“共鳴腔”,嘗試與那新安裝的能量核心和導航係統建立初步的深度契合。這個過程極其痛苦,新核心的能量澎湃而陌生,navigationsyste的數據流龐雜無比,每一次嘗試連接都會引來虛無侵蝕的劇烈反噬和精神的巨大負荷。但他一次次地堅持,一點點地熟悉,如同盲人摸索著陌生的琴鍵,試圖找到能與自己殘存力量共鳴的頻率。
蘇慕雪則成為了整個工程的實際監督者和協調者。她穿梭於各個工程區域,憑借對“穹光號”的熟悉和卓越的領導能力,解決著各部門之間的衝突,優化著施工流程,並將工程師們遇到的技術難題及時反饋給索拉博士的團隊。同時,她也在適應飛船的新係統,特彆是武器和防禦係統的升級,並開始模擬駕駛這艘脫胎換骨的飛船可能遇到的情況。
兩人都清楚,這次航行,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他們將真正地闖入未知,將整艘飛船、整個團隊的命運,都係於林宸那並不穩定的感知和飛船這未經全麵測試的新係統之上。
一種沉甸甸的期待,以及對未知的敬畏,彌漫在心頭。
隨著工程接近尾聲,“穹光號”的外觀和內部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變得更加厚重,更加複雜,流線型的船體上布滿了新的能量紋路和傳感器陣列,仿佛一頭經過徹底改造、即將擇人而噬的星空巨獸。
告彆的時刻,也越來越近。
所有人都明白,當“穹光號”再次啟航時,它帶走的將是同盟最後的、也是最熾熱的希望。而留下的人,將繼續在正麵戰場承受巨大的壓力,為他們爭取時間和空間。
這是一種無聲的告彆前的準備,沉重,卻充滿決意。
終於,在同盟資源不計代價的投入和無數人日夜不休的奮戰下,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嶄新的“穹光號”靜靜地懸浮在船塢中央,所有工程支架已然撤離。它煥然一新,沉默著,積蓄著磅礴的力量,等待著最後一次檢驗,等待著那通往超維的征程。
集眾之力,星舟再鑄。
隻待一聲令下,便將刺破已知宇宙的帷幕,駛向那命運的終焉之路。
喜歡星穹修煉者請大家收藏:()星穹修煉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