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光號”在遭遇戰後,迅速撤離了交戰空域,開啟了最高級彆的隱匿模式,如同一粒塵埃般漂浮在虛空之中。艦內的損傷管製小組在緊張地修複著戰鬥造成的創傷,而另一項更為重要的工作,則在高度隔離的分析室內同步進行——對那唯一被捕獲的陰影探測器進行拆解分析。
分析室外,林宸、蘇慕雪、孫毅、趙玥等戰鬥核心成員,通過高強度觀察窗,密切關注著內部的進程。陳銘帶領著技術團隊,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操作著各種精密儀器,正小心翼翼地嘗試拆解那團被能量網束縛、依舊散發著不祥波動的暗影。
過程並不順利。探測器的外殼並非實體金屬,而是一種介於能量與物質之間的詭異狀態,常規的物理切割工具幾乎無效,強行使用高能激光又恐引發不可控的能量湮滅。
“嘗試用反向靈能頻率進行共振分解。”陳銘通過內部通訊器指揮,聲音透過麵罩顯得有些沉悶。
技術員們調整著設備,發出特定波段的靈能波紋。起初,暗影外殼劇烈波動,仿佛要掙脫束縛,但隨著頻率的精確調整,外殼開始如同遇到沸油的冰塊般,緩慢地、被動地消融、剝離。
技術層麵帶來的壓迫感從一開始就籠罩著整個分析過程。這絕非他們認知中的任何一種技術路線。
當外殼被成功剝離,露出內部結構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沒有常規的電路板、引擎或能源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不斷緩慢旋轉、由無數細密黑色晶格構成的複雜多麵體,其中心包裹著一團不斷坍縮又膨脹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線的“虛無之點”。無數如同神經索般的暗影能量線,從這個核心蔓延至探測器的各個“功能”末端。
“能量讀數……是負值!”一名技術員的聲音帶著驚駭,“它在持續散發負能量場!驅動它的,是一種……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虛空能’!與我們已知的、基於物質與能量轉化的所有正向能量體係……截然相反!”
認知體係被顛覆的衝擊,讓觀察窗外的眾人都感到一陣心悸。這就像生活在陽光下的生物,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絕對黑暗”的概念。
“結構掃描顯示,其材質……在微觀層麵,呈現出一種‘有序的混沌’。”陳銘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它似乎在不斷地從周圍空間中‘抽取’某種我們無法感知的基底能量,並通過其核心轉化為這種負能量或虛空能。其攻擊方式,也並非釋放能量,而是……‘注入’負能量,引發目標物質與能量的結構性崩壞和‘被吞噬’。”
他調出之前戰鬥的數據,指著被陰影攻擊侵蝕的護盾區域:“看這裡,不是被擊穿,而是護盾能量被‘中和’、‘抹除’了,連帶著物質結構也發生了類似那片殘骸的‘老化’現象。”
線索串聯起來,指向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結論。
“它們……以‘吞噬’為生。”蘇慕雪清冷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分析室內外的死寂,“吞噬能量,吞噬物質,甚至……吞噬文明。那片殘骸所屬的文明,很可能就是被這種力量徹底‘消化’掉了。這些探測器,不過是其延伸出來的……‘觸須’,或者‘覓食的工具’。”
這個推測,讓所有人脊背發涼。一個以“吞噬”其他文明為生存方式的恐怖存在?這完全超出了他們對生命、對文明形態的理解範疇。揭開冰山一角的恐懼,遠比麵對一個強大的、但可以理解的敵人更加深邃。
然而,恐懼之中,也孕育著找到研究方向的興奮。
“至少,我們現在知道敵人使用的是什麼性質的力量了。”林宸沉聲道,目光銳利地盯著那詭異的探測器核心,“負能量,虛空能……既然存在,就必然有與之對抗、甚至利用的方法。啟明族或許留下了相關的信息。”
“我們需要立刻分析這種能量的具體屬性,尋找其弱點或乾擾方式。”陳銘接口道,技術人員的本能讓他迅速從震驚中恢複,投入到對未知技術的破解中,“這或許是我們在未來對抗中,唯一可能取得優勢的突破口。”
團結結合在此刻體現得淋漓儘致。戰鬥團隊提供了第一手的實戰數據和被捕獲的樣本,技術團隊則憑借其專業知識進行深度解析,共享信息,共同分析威脅。沒有指責,沒有推諉,隻有為了生存而凝聚在一起的智慧與力量。
分析室內外,雖然氣氛依舊凝重,但一種目標明確的堅定,正在逐漸取代最初的茫然與恐懼。他們窺見了敵人龐大身影的一斑,雖然可怕,但不再是完全的未知。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將是為了在那吞噬一切的黑暗麵前,爭取一線生機。
喜歡星穹修煉者請大家收藏:()星穹修煉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